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2024-06-053

课题2 燃料和热量(精选3篇)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1

  《燃料和热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了解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③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所以,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本节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

  课时:2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

  2.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关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

  4.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

  系

  生

  活

  引

  入

  课

  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象,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创

  设

  情

  景

  知

  识

  拓

  展

  1、煤是怎样形成的呢?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煤的利用: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4、煤的应用

  播放录象: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其次h、n、s、o

  3、干馏: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4、工业的粮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石油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石油的利用: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4、石油的应用

  播放录象: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h、其次n、s

  3、分馏: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4、工业的血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2 燃料和热量(精选3篇)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1  《燃料和热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