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卤族元素

2024-06-055

卤族元素(通用7篇)

卤族元素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性质变化规律

  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

  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4.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教学方法

  1.      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实验对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加以验证。

  3.      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4.      新课前收集氟、碘元素与人类健康的有关材料,课上交流讨论。例如:含氟牙膏使用过量好吗?人缺少碘会得病,碘的摄取是越多越好吗?最后得出结论:适量对人体有利,过量反而有害。

  5.      对于选学内容海水资源的利用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共同探讨我国利用海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阅读,质疑,探究,实验验证,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

  引入:前面已经学习过金属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卤素的性质。

  展示:氟、氯、溴、碘、砹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点。再根据结构的特点推测性质的特点。

  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特点。

  板书:第二节

  [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的特点

  1.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2. 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同。

  展示:氟、氯、溴、碘、砹单质的图片或者部分单质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阅读:教材中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图表,得出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把物理性质和结构联系起来,不同单质的分子吸收带不同(即吸收谱线的区域不同)。

  观察:关于溴的颜色和状态要让学生观察,存放在试剂瓶中水封保存。

  演示实验:碘的升华——让学生认识到碘可以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利用这个性质可以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碘。

  X2

  常温下

  水中

  苯

  四氯化碳

  汽油

  酒精

  F2

  浅黄绿色

  强烈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Cl2

  黄绿色

  浅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

  Br2

  深红棕色

  黄→橙

  橙→橙红

  橙→橙红

  橙→橙红

  橙→橙红

  I2

  紫黑色

  深黄→褐

  浅紫→紫

  紫→深紫

  浅紫红→紫红

  棕→深棕

  讲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碘酒,此处还可以讲解一些生活常识:碘酒与红药水不能混用。

  板书:二、物理性质(F2 I2)

  状态:气态   固态

  颜色:浅  深

  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

  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由氯气出发从相似性和递变性两个方面把氯气的化学性质推向全族。

  讨论:得出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板书:三、化学性质(F2 I2)

  1.相似性:

  (1)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氢气反应:H2 + X2 =2HX (特殊:H2 + I2  2HI)

  (2)Cl2、Br2、I2均可与水反应:X2 + H2O=HX+ HXO

  讲述:卤族氢化物均为无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冒白雾的气体。

  明确:由于前面分析了原子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在性质上一定也有所不同。

  注意:对比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物的稳定性等。

  板书:2. 递变性

  (1)与氢气反应:

  (2)与水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3)与金属反应:

  回顾:氯气和水的反应,讲述其它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情况。

  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决定了性质上的相似和递变,通过对比卤素单质与氢气、与水、与金属的反应,氧化性的强弱顺序:

  引入:卤素单质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呢?我们来看看

  实验:可以分成三组:

  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CCl4,

  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2.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NaCl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

  察现象。

  3. 将少量碘水注入盛有NaCl溶液和NaBr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

  观察现象。(说明:每次完成一组实验后,要求学生记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

  程式,分析电子得失的情况,指明氧化剂和还原剂。)

  讲解:氟气不能从卤化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氯、溴、碘。因为氟会首先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但是若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F2 + 2NaCl(熔融)=2NaF + Cl2,说明氟的氧化性强于氯。

  总结:单质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和离子还原性的强弱顺序。

  板书:(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l2 + 2Br- = 2Cl- + Br2   氧化性:Cl2 > Br2  还原性: Br- > Cl-

  Cl2 + 2I- = 2Cl- + I2   氧化性:Cl2 > I2   还原性: I- > Cl-

  Br2 + 2I- = 2Br- + I2    氧化性:Br2 > I2  还原性: I- > Br-

  结论:单质氧化性:

  离子还原性:

  提问:请你从卤素原子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随着氟、氯、溴、碘的顺序,它们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老师总结

  过渡:卤素性质上有相似性和递变性,同时也有特殊性。

  例如:氟无正价;氟气与水等溶剂剧烈反应;HF为弱酸,其它氢卤酸都是强酸;单质碘能使淀粉变蓝;溴在常温下是液态(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等。

  演示实验:在装有少量淀粉的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碘水。然后在装有少量淀粉的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碘化钾溶液。对比现象。

  板书:3. 碘遇淀粉变蓝

  提问:为什么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呢?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使之变蓝?

  板书:四、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 卤化银

  实验:分别生成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的沉淀。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提示AgF是可溶的。此法可以用来检验卤离子。

  讨论:检验卤离子的方法(结合前面的知识)。

  教师小结:方法一:根据卤化银的不同颜色,使硝酸银与卤化物反应,从而检验。方法二:利用卤离子的不同还原性和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加入少量有机溶剂加以检验。

  讲述:不溶性卤化银见光分解的性质及其用途。

  学生交流:碘与人体健康以及预防碘缺乏病。

  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一、原子结构的特点

  1.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2. 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同。

  二、物理性质

  状态:气态 固态

  颜色:浅 深

  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

  三、化学性质

  1.相似性:

  (1)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氢气反应:H2 + X2 =2HX (特殊:H2 + I2  2HI)

  (2)Cl2、Br2、I2均可与水反应:X2 + H2O=HX+ HXO

  2. 递变性

  (1)与金属反应:氟(F2)可以与所有的金属反应;氯(Cl2)可以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溴、碘也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例如:2Fe+3Cl2   2FeCl3 而2Fe+3I2   2FeI2

  (2)与氢气反应:反应条件由易到难;反应程度由剧烈变为缓慢;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与水反应:氟特殊,氯、溴、碘相似。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l2 + 2Br- = 2Cl- + Br2   

  氧化性:Cl2 > Br2 还原性: Br-> Cl-

  Cl2 + 2I- = 2Cl- + I2

  氧化性:Cl2 > I2 还原性: I-  > Cl-

  Br2 + 2I- = 2Br- + I2

  氧化性:Br2 > I2 还原性: I- > Br-

  结论:单质氧化性:

  离子还原性:

  3. 碘遇淀粉变蓝

  四、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 卤化银 X- + Ag =AgX↓(X为Cl、Br、I)具有感光性、人工降雨。

  卤离子检验: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2. 碘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卤族元素 篇2

  目的要求】: 1.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掌握溴碘氟的重要性质

  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2.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并

  通过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

  3.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根据

  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

  【重、难点】: 1.卤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旧知识引导,自学阅读,比较异同,进行归纳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物理性质及有关实验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第二节时完成学性质的递变性及特性和卤素的几种化合物。

  【教学过程 】:

  引言:卤素名称的由来和族的意思。

  学生阅读:结合投影思考题阅读课本22-26页内容。

  投影:思考题

  1.1.卤素包括哪些元素?(名称  符号  原子结构)

  2.2.看24页表比较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3.溴单质和碘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何?

  4.4.什么叫萃取?萃取剂应具备什么条件?

  5.5.碘单质具有什么物理特性?

  师生活动:边讲解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板书,解决以上思考题内容。

  1.1.卤素的原子结构--------讲解

  2.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提问

  3.3.溴和碘单质的溶解性(萃取和萃取的条件)---演示

  学生阅读:课本页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师生活动:以氯气性质引导,边讲解边总结卤素单质的化学相似性。

  (1) + 金属        金属氯化物   

  1.相似性    (2) + H2          HCl         将“氯“改为“卤“

  (3) + H2O         HCl + HClO    “Cl“改为“X”

  (4) + OH          Cl + ClO     

  【板书设计 】:

  一.一.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单质的物理性质

  1.原子结构                          2.单质的递变规律

  色状熔沸点密度水溶性

  氟 F  +9  2 7             浅    气       小        小        大

  氯 Cl  +17 2 8 7                气

  溴 Br  +35 2 8 18 7             液

  碘 I +53  2 8 18 18 7     深    固        高        大       小

  3.溴和碘单质的溶解性

  (1)(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

  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2) 萃取的条件:  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发生反应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比原溶剂的溶解能力强

  (3)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生成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

  溶剂

  溶质

  水

  苯

  汽 油

  四氯化碳

  Br2

  黄    橙

  橙     橙红

  橙    橙红

  橙    橙红

  I2

  深黄   褐

  淡紫   紫红

  淡紫   紫红

  紫    深紫

  密   度

  比 水 轻

  比 水 轻

  比 水 重

  二.二.卤素单质(X2)的化学性质

  (1) + 金属        金属氯化物  氧化性

  1.相似性    (2) + H2          HX        

  (3) + H2O         HX + HX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 + OH          X + XO         (F2除外)

  (第二节时)

  l        复习引入:卤素单质有哪些化学相似性?表现了卤素的什么化学性质?

  l        学生阅读:结合思考题阅读课本26-29页内容。

  l        投影:思考题

  1.1.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递变性?

  2.2.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比较,顺序如何?其离子还原性如何?

  3.3.从哪些事实可以说明F2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气体(氧化性最强)?

  4.4.碘有何特殊的化学性质?

  5.5.HF、 AgCl、 AgBr、AgI有何特性及应用?

  6.6.Cl 、Br 、I  如何鉴别?

  l        引言:学习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应抓住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性。

  l        讲解:从氧化性强弱和置换能力两个方面分析讲解递变性。

  (1) + 金属    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2.递变性                    还原性:I  > Br  > Cl  > F

  + H2      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

  (2)置换能力: Cl2 > Br2 > I2 (F2 除外)

  演示实验: ① I2 + 淀粉----介绍碘的特性

  KI + 淀粉

  ② KI溶液 + 氯水 + 淀粉(或CCl4) 

  KI溶液 + 溴水 + 淀粉(或CCl4)

  ③ NaBr + 氯水 + CCl4

  结论: X2 + 2X [陈静莉1] [陈静莉1][陈静莉2] [陈静莉2]=2X + X2

  l        讨论:非金属的置换和金属的置换反应有没有不同?举例说明。

  (非金属置换----夺电子    金属置换----给电子)

  l        提问:从哪些事实可以说明F2的活泼性很强?

  l        小结:F2和I2的特性。

  l        讲解: (1)HF、 AgCl、 AgBr、AgI的特性及应用;

  (2)Cl 、Br 、I  的鉴别方法。

  【板书设计 】:

  (1) + 金属    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2.递变性                    还原性:I  > Br  > Cl  > F

  + H2      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

  (2)置换能力: Cl2 > Br2 > I2 (F2 除外)

  (X2 + 2X [陈静莉3] [陈静莉3][陈静莉4] [陈静莉4]=2X + X2)

  3.特性:  (1)F2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I2 :遇淀粉变蓝色

  三.三.卤素的几种化合物

  1.1. HF和CaF2   存在:

  制取:CaF2 + H2SO4 ==CaSO4 + 2HF↑

  性质:4HF + SiO2 ==SiF4↑ + 2H2O

  用途:

  2.AgCl、 AgBr和AgI          NaCl

  制取:NaBr   + AgNO3

  NaI           光照

  特性:见光分解 2AgBr ==2Ag + Br2

  用途:

  3.Cl 、Br 、I  的鉴别方法

  Cl                            白色沉淀

  Br     + AgNO3 + HNO3          浅黄色沉淀

  I                             黄色沉淀

卤族元素 篇3

  一、             教材分析

  以卤素的制备和加碘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作为卤族元素复习的载体,本内容可以作为卤素知识综合应用的专题讲座。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卤素的化合物,从中可以提取食盐、卤素单质。食用加碘盐是实现我国政府1991年向全世界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范围消灭碘缺乏病”的重要举措,加碘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是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宜以“探究教学”作为本专题内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题),进行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最后获得知识和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课题),是一种学科内综合的课堂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从氯气的制法迁移应用设计溴的制取,并从氯气能将Br-、I-氧化为单质Br2、I2的性质设计溴和碘的制备。

  (2)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力目标

  (1)综合实验能力(溶解、蒸发、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气体制备、滴定)。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通用7篇)卤族元素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性质变化规律  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