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精选26篇)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1
环保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教师、家长、亲爱的小朋友: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积累养成。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向全体小朋友、家长及教职员工发出倡议:
1、不乱丢果皮纸屑及废弃物,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废纸和易拉罐等可利用的物品,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2、节约用纸、用水、用电,爱惜粮食、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杜绝浪费。
3、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护每一片绿地,做到不踏绿地、不攀折花木。
4、认识“环境标志”,选购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5、主动捡拾垃圾,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
6、亲近大自然,与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亲爱的家长、老师、小朋友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宜人环境而共同努力。
环保小知识
1、顺手关水龙头
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不要开着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洗衣服。看见漏水的龙头一定要拧紧它。
2、一水多用
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多淋浴,沐浴节水且更卫生。
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
如果您家冲水马桶的容量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你的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4、少用洗洁精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待机状态指的是,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
6、用温水煮饭
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电饭锅的内锅与电热盘要及时清洗。电饭锅用完立即拔下插头,既能省电,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7、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
多利用公车、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既可节约汽油,又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还可以缓解交通堵塞。有私家车的人尽量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
8、选购绿色食品
很多蔬菜水果都喷洒过农药、化肥,还有很多食品使用了添加剂。这样的食品会危害健康和智力。所以,要选购不施农药、化肥的新鲜果蔬,少吃含防腐剂的方便快餐食品、有色素的饮料和添加剂的香脆零食。或者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食品也行。
9、选无磷洗衣粉
含磷洗衣粉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10、买充电电池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用完的干电池攒到30公斤后,可联系当地垃圾回收中心回收。
11、拒绝过度包装
不少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12、自带菜篮买菜
买东西时少领取塑料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带上布袋子或菜篮子。
13、少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14、在家里设置三个分类垃圾筐
家庭垃圾通常可以分为:一、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二、不可回收物,包括灰土、菜叶、瓜果皮核等厨房余物;三、有害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在家里分设三个垃圾筐,就可以在产生垃圾的同时完成垃圾分装。
15、交换、捐赠、改造多余物品
你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你可曾想过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使它在别人那时得到再利用? 很多旧东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你不妨尝试着把一些原本无用的东西改成一些有用家居小摆设和用品。例如,用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相框,用布头或过时的衣服拼贴出床罩或壁挂,用塑料果汁瓶做成各种装饰品,用废纸做明信片、贺年卡等。只要稍动动脑筋就可以将很多无用之物变成自己的创作品,既消闲,又环保,一举两得。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2
广大市民们: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绿色是生命的基调,是文明的组成。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绿色环保、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向全区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做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广大市民要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大家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绿色时尚生活,努力营造节约能源、合理消费、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做节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广大市民要积极参与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等活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切实做好“家庭绿色、低碳生活十七件事”。内容是:
1.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2.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
3.少用空调多开窗;
4.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5.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6.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
7.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
8.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
9.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10.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11.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公交车;
12.坚持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
13.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
14.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15.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6.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保护森林;
17.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做节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志愿者。广大市民要积极向邻里、朋友宣传节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意义、介绍节能低碳知识、推广节能低碳技巧;要对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认真监督,推进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进社区、进家庭。
全区广大市民,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用行动肩负环保重任,同享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潘集区环保局
二0xx年九月十日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3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你、为了我、为了他,为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园,更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节电、节气、回收,过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为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时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源。
2、少用一次性制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3、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多爬楼梯,为节能减排出力。
4、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5、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为节能环保“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新家园!
商都县育苗小学
20xx年3月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遭受浩劫!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20xx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专家再次指出,一切根源在于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是“治本”之举。
应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气候系统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职责去拯救地球。为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关爱地球、践行低碳”的倡议,号召全体师生行动起来,为营造绿色环保的和谐校园,践行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
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教师要做到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办公室电脑、电灯、电扇等电源;学生要做到随手关掉教室、宿舍的电灯、电扇等电器设备。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断开电源。
二、尽量少用电梯。如果你登楼梯7层,就能够减碳近2千克,同时能够减少缺乏运动而带来的肥胖。即便我们不得不搭乘电梯,也不必在楼梯间内同时按下两部电梯,增加不必要的浪费。
三、用心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多养几盆花,保护公共绿色,争做绿色礼貌使者。
四、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爬楼梯,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购物时尽量自备环保袋,即使使用塑料袋,也应重复使用,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六、尽量不用一次性制品(木筷、饭盒、纸杯、纸巾等),尽量不吃快餐,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七、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
八、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不随手乱丢垃圾,保护环境。
九、自备水壶,灌水外出,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
十、洗漱时使用节水型浴头且间断放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尽量实现一水多用,洗衣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拖地等。
十一、主动检查水龙头,发现有滴水、漏水现象,应立即予以维修,从生活细微处节约水资源。
十二、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如果买,多选取棉质衣服,拒绝皮革和化纤衣服,不仅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十三、做好计划统计,尽量一物多用。学会旧物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增强应用再生能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期望大家共同努力,让“低碳生活”的概念传递到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的内心深处!让我们携起手来,以自己的行动拯救我们的地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行动起来吧!保护校园环境,争做低碳环保一族!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学习,为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着时,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渴望有一个干净的校园,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绿色,渴望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环境教育是提高我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这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中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了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校园、班级环境更加整洁靓丽,有利于创建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代表平梁小学少先队大队部恳切地向师生们提出如下倡议:
1、树立绿色文明观念,自觉关心环境状况,把个人环保行为视为个人文明修养的组成部分。
2、不乱扔垃圾,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随意采摘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共绿地。
3、爱护仪器、设备和公物,使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尽量减少损坏维修。
4、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减少水污染;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要开灯,避免“白昼灯”、“长明灯”的情况发生,微机室电脑用后及时关机。
5、节约用纸,尽量少用餐巾纸,草稿纸等尽量两面用。
6、生活节俭,不随意浪费粮食,不剩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7、尽量少用塑料袋,尽量少用一次性的纸杯、塑料杯。
8、从我做起,号召全校同学树立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和-谐校园出自己的一份力。
“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节约,父母老师也再三强调环境的保护。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各自的使命,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共建绿色家园而努力!
平梁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xx年10月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6
您是否正享受于校园共处的良辰美景?您是否正快乐于干净舒适的校园生活?您是否愉悦于宽敞明亮、整洁卫生的学习环境?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能留下永久令人痛心的踪迹,看看走廊白色围墙上跳动的足迹音符,看看绿色草地上悠闲躺着的废纸果皮,再看看身着厚厚灰尘的宣传栏……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不会目视校园环境被污染而无动于衷。自然万物的生长需要每个人的维持,我们的生活环境要靠大家,因此,电子工程系通信q0941班团支部、电子q1041班团支部、电子s1021班团支部向全校师生提议:
1.以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2.以节电为荣——省一度电,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贡献。
3.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垃圾。
4.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能源,维护环境整洁。
5.爱护一草一木——做绿色使者,保持空气清新。
6.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
让我们为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尽一份义务吧!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完善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的素质,展现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好大国民,从我们做起!从学子做起!
签名:
日期:年 月 日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这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低碳环保、从我做起”。低碳,指的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作为一个高能耗的国家,十分重视低碳。胡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推荐,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区别于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低碳经济能够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直接关联到我国的污染问题,对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有着很重要的好处。党中央规划推荐也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礼貌、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透过采取以上政策措施,来用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低碳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取。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够增强自我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做到“低碳”。例如:
1、节约用电,随手关好教室内的电灯、电扇、电脑和多媒体,节约每一度电。
2、节约用水,洗手时,水龙头不要开太大,并及时关上、关紧,节约每一滴水。
3、自带环保水杯,多饮用白开水,少喝瓶装饮料。
4、不乱丢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5、不随便浪费作业簿、作业纸,合理使用草稿纸,打印纸能够双面使用,节省耗材。
6、不用购买过多的学习用品。
关于低碳环保的倡议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