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坚守岗位心得体会 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心得(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公路养护坚守岗位心得体会一
一、基本情况
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紧紧抓住大力加强经济建设这个战略机遇,不仅加速了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步伐,而且发挥地缘优势争取到了岔河二级油路改造和一批农村公路建设新项目。着力加强交通发展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战略步骤的研究,大力建设公路主骨架,延伸通乡公路。使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延伸,经济干线、沿边口岸干线路面等级逐步提高、县乡公路油路化步伐在加快、村寨通达能力逐渐改善、县域客货运流量大幅度增长。截止xx年11月底,全县可通车里程达2791公里(其中,国道160、9公里、省道207、14公里、高速公路143、9公里、县道335、52公里、乡道1120、1公里、村(场)便道795、4公里、专用道28公里)。县域内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达34、07公里,全县7镇3乡和52个行政村,已基本实现了路面硬化。道路交通从量上看,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主干道,县乡道为主体,乡村道为基础,纵横交错贯穿南北东西,连接昆曼国际大通道的交通网络。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为基本建立符合我县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成立了由县交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地方公路管理段、路政所、财务室为成员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机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由于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长效养护机制
为切实加强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根据《××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及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组织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并按要求限期进行整改。xx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由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交通局局长任副组长,“推丘”办、××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路政人员为成员的考核组,对全县十个乡(镇)管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考核,考核按照日常养护、公路养护机构及体制建立、机制运行、规章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通过检查考核,各乡(镇)能按照《责任书》的要求逐一落实,群众对农村公路养护积极日益提高,养护质量较xx年度有明显改善。基本树立了“人民公路人民养、养好公路为人民”的思想,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升。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养护措施,从而较好的解决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失管失养问题,确保我县2279、2公里的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条条有人养。
四、加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
随着公路使用年限增长及车流量增大等众多因素,辖区农村公路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现象,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由交通局安排技术人员对需要大中修的农村公路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设计预算结果,报上级交通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xx年度我县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有:易勐公路k3200~k4000、k24000~k25000中修;易勐公路k30500~k33000大修;关累公路k0000~k21000中修。xx年度农村大中修工程已全部完工,xx年大中修工程正在上报。根据《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省补资金应全部用于养护工程,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之规定,我局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委托审计局对拨入的省补资金进行审计,省补资金没有发生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做到了专款专用。
五、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管养质量
管养好农村公路,提高路况质量,为道路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道路条件,是管理养护者的主要职责。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我局于4月27日及8月5日-6日对全县十个乡(镇)分管交通工作的党政领导及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人进行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培训,培训采取听讲座及实地观摩方式进行。通过培训,使参会人员得到感性认识,增强了业务知识,为指导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打下基础。
六、加强公路产权管理
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犯,路政执法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对占用、利用、破坏公路等行为依法处理,全年累计公路巡查3205公里,138人次,发放《公路法》、《路政管理条例》宣传材料300余份,立案查处路政案件7件,结案7件,索回公路赔、补偿费2880元,依法收取公路占用费9752元,签订开设岔口协议书13份,收取开设岔口赔、补偿费9800元,安装警示标志牌28块,有效维护了公路路容路貌及路产路权的完整。
七、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后,我局认真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州委、州人民政府、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指示精神,查缺补漏、规范完善、大胆创新,一步步地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推向深入,使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步入“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拨付”的良性轨道。尽管我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州的要求和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乡(镇)对道路的需求认识不一。山区迫切希望尽快将道路修建好,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养护积极性高,而坝区由于道路条件相对优越,养护积极性相对较差。二是由于农村公路战线长、等级低。每年雨季都有大量塌方、水毁等工程保通难度大,资金缺口大,资金难以筹措。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努力:一是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责任链。落实各级各方面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责任,特别是发挥好乡、村两级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作用。二是选好重点,以点带面;选择一个管养农村公路较为重视的乡(镇)进行试点,充分调动党、团、民兵、妇女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建立党、团、民兵、妇女管养示范及亮点路,再组织其它乡(镇)参观学习,起到以点带面,激励先进,鼓励后进的作用,以便农村公路取得实质性发展。
关于公路养护坚守岗位心得体会二
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185.6公里,其中:县道
69.8公里,乡道434公里,村道654.4公里,专用路27.4公里。全县农村公路二级公路60.8公里,占农村公路5%;三级公路172公里,占农村公路15%;四级公路942公里,占农村公路79%;等外公路10.8公里,占农村公路1%,农村公路四级路比重高,等级偏低,影响农村公路承载能力。
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主要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经费和养护经费;三是县财政列支的年度日常养护经费,按照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计算。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只局限于路面简单的清扫、路肩培护和排水沟疏通,对局部损坏严重的地段进行维修垫铺。造成养护水平不高的原因,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各乡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都是临时聘用地方群众进行日常保洁,乡镇地方道路管养所管理及养护人员频繁更换;三是养护人员对农村公路管养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的养护技能培训;四是由于资金原因,养护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养护水平低下。
农村公路尤其是乡、村级公路排水不畅、积水路段较多。造成农村公路的排水设施不完善的原因:一是农村道路排水设施设计标准不高,不能满足特殊天气下排水量需求。二是排水设施管养不到位,长时间无人管理造成排水设施的淤塞,遇到大的雨水无法及时排泄。三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缺乏排水设施规划,主要表现过村段、低洼段等,由于无排水设施,遇到大雨、急雨时,路面没入水中就成了必然。
我县是山区县,农村公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较多,近年来我县实施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对一些路段进行了治理,但山区危险路段较多,一些路段还存在安全设置不齐全的问题,影响通行安全。
农村公路建成后,一些道路两端路口缺少必要的限行标志及限高限宽设施,时有大型运输车辆驶入农村道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较低,不适合通行大型运输车辆,加重了对农村公路的损害。
关于公路养护坚守岗位心得体会三
托运方(甲方) 承运方(乙方)
地 址: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电 话:电 话:
甲方现委托乙方承运甲方的运输业务,乙方同时具备相应能力完成甲方的运输业务。根据国家的有关运输法律规定,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委托乙方运输的货物为:__________.甲方应保证委托承运的货物不含有任何违法物品,甲方委托运输货物属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易碎商品时,甲方应在委托单中明确注明。
第二条 货物起运地、到达地
乙方根据甲方委托单的指令将货物从甲方指定地点运送至甲方指定的目的地。若起运地和目的地有变更的,甲方应在货物起运前书面通知乙方。
(货运委托单见附件)
第三条 领取货物及验收方法
乙方承运货物到达目的地经甲方指定验收人验收后,乙方应要求收货人在甲方的货物验收单上注明验收完毕字样,加盖收货单位公章并签字,填写收货数量及收货日期。
乙方应将上述货物验收单提交给甲方,甲方凭乙方提交的货物验收单与乙方结算运费,如发生货物验收单丢失应及时补回,否则甲方除可以拒付运费外,并可以要求乙方赔偿货物损失。
第四条 运输费用
1.运输价格按整车计算,具体价格参见合同附件:公路货运价格表。该附件略,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或增减。
2.在合同有效期内如变动价格,需经双方协商确
公路养护坚守岗位心得体会 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