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最新征集启事

2024-06-061

2024最新征集启事(精选33篇)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1

  x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诞生于。60年来,对这一文化的传承创新不曾间断。为繁荣少年儿童音乐创作,向少年儿童提供更多优秀原创音乐作品,音乐组委会面向广大音乐爱好者、词曲作者发出作品征集,期待社会各界参与原创少儿音乐创作、推广,讲好音乐好故事,做大做强“音乐”品牌及影响力,为举办会晤、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贡献力量。

  一、作品要求:

  1.投稿歌曲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表达真情实感,生动活泼,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地域特色于一体,易传唱,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形象,适应各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演唱特点、审美情趣。

  2.投稿歌曲风格形式不限,独唱、重唱、小合唱等各种组合形式均可。

  二、作品征集时间:

  x年4月10日——x年 6月10日

  三、征集形式:

  应征者将作品制作成音频小样(DEMO),纯伴奏和演唱各一份,并附词曲谱(A4格式),投稿时请注明应征者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络电话等。

  四、评选方式:

  征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邀请国内知名音乐人组成评审团,对来稿作品进行精选。最终选出一批优秀原创少儿歌曲,向社会推广,给予适当奖励。

  五、奖励办法:

  被评为优秀原创少儿歌曲的作品,每首奖励5000元——10000元人民币(含税)。

  六、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凡参与本次征歌活动者,即视为接受主办方的委托创作。原作者享有著作权,主办方对获奖作品享有三年的免费使用权,享有作品的使用、修改、复制、传播、分发等权利,包括应征者在内,在未获得主办方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授权使用该作品,作品可在词曲作者本人的作品展示中使用。本次征集活动配套版权代理登记服务,本着自愿有偿的登记原则,应征者可通过主办方进行申请版权代理登记。应征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向主办方咨询版权相关的其他有偿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版权评估、版权融资、版权交易等,具体服务内容另行商定。

  七、其他事项:

  应征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歌曲须是为本次活动创作、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如出现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和经济纠纷,应征者自负。作品一律不予退还。

  八、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或

  联系地址:xx市北路号广电中心10楼音乐广播“音乐”—城市之歌原创作品大赛办公室

  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付,

  版权登记咨询电话:

  音乐组委会

  x年4月10日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2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大会暨香山旅游峰会”定于今年9月18日—22日在xx市召开,为切实做好“峰会”的宣传推广工作,营造“喜迎旅游峰会、唱响山水”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展示xx城市形象,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参与,进一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xx市文化委、xx市旅游局、xx市文联等单位,从即日起面向全国开展“山水之都•美丽”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作品主题

  山水之都、美丽

  二、主办承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xx市文化委员会

  xx市旅游局

  xx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二)承办单位。

  xx市音乐家协会

  xx市艺术创作中心

  网集团有限公司

  三、征集评审时间

  作品征集时间为x年6月上旬至7月31日;8月上旬进行初评和网上投票;8月中旬进行作品终评。

  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须为x年1月1日以后新创作,未经公开发表、播映,未曾获得市级以上等次奖的作品。

  (二)作品应重点围绕“山水”、“温泉之都”、“长江三峡”、“世外桃源渝东南”、“火锅之都”、“桥梁之都”、“巴渝古都”、“不夜之城”、“渝西走廊”等选题创作。

  (三)作品形式、风格不限,力求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五、奖项设置

  (一)特等奖1名,奖金50000元。

  (二)一等奖1名,奖金20xx0元。

  (三)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0元。

  (四)三等奖6名,奖金各20xx元。

  (五)入围奖10名,奖金各500元。

  依据作品质量,特等奖可以空缺。获奖歌曲词曲按4:6分配,奖励补贴均为税前,若因奖金所产生的相关税费由获奖者自行缴纳。

  六、评选方式

  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遴选出20件作品在网上进行网上投票,根据网上投票得票情况,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作品获奖等次。

  七、报送要求

  (一)报送方式。

  由作者直接向xx市艺术创作中心提交申报材料,每位作者可申报作品1—2首。

  (二)申报材料。

  1.规范的作品曲谱纸质件一式10份(A4纸,五线谱简谱均可,乐谱上不得出现作者姓名等标记)。

  2.作品曲谱电子版(标注作者姓名)。

  3.作品音频小样(可同时提交作品视频)。

  4.《“山水之都•美丽”原创歌曲征集评选申报表》(详见附件1)1份。

  5.经作者签名的《作品授权书》(详见附件2)1份。

  资料不全者不予受理;主办单位不退还所交资料且不承担因作品落选等的任何补偿责任。相关表格可在网、艺术创作网下载。

  (三)资料递交时间。

  自作品征集启事发布之日起至x年7月31日18:00止(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

  (四)联系方式。

  1. 报送地址:xx市艺术创作中心(xx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

  2.联系人:

  3.联系电话:

  4.邮政编码:

  5. E—mail:

  八、著作权归属

  (一)作者须保证应征作品为本人原创,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应征作品在中国境内或境外没有且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若应征作品侵犯他人上述权益的,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所涉法律责任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二)作者同意提交的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均归本次活动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对提交的应征作品进行修改加工并使用于其他晚会演出、出版音像制品及通过电视、信息网络等各种传播方式向社会传播。

  (三)主办单位对包括征集启事在内的本次征集活动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

  点击下载附件:

  1. “山水之都•美丽”原创歌曲征集评选申报表

  2. 作品授权书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3

  为倡导文明上网,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好中国网民故事,展现积极健康的中国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由信息办公室指导,联合人民网等多家网站开展“中国好网民”流行语与故事征集活动。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信息办公室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二、活动时间及流程

  1、6月18—7月31日,作品征集阶段。开设活动专题和投稿平台,各协办单位共同参与作品的征集、展播及推荐。

  2、8月初,作品初评。活动组委会根据网民投稿作品,评出入围作品流行语和故事各50件。

  3、8月中旬,入围作品公示并投票,公示期一周,接受网民监督。

  4、9月上旬,公布最终获奖作品名单。

  5、9月底,制作印发“中国好网民”流行语与故事获奖作品宣传手册。

  三、作品要求

  1、征集作品需个人或集体原创,拥有独立的版权。

  2、本次征集活动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流行语,即当下网络中已经流行或者应当被多数人认可的话语,可以是词组、短语和句子。另一类是故事,曾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与网络相关的故事,须真实不杜撰。

  3、内容要求

  a)契合活动主题,倡导和赞美“四有”好网民。作品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调积极向上,传播社会正能量。表达对网络健康发展的关注和拥护,展现当前网络治理的建设成果,描绘网络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b)注重艺术性。流行语要言之有物,能引起他人共鸣;故事要真实质朴,情节完整,挖掘新角度,善于从小处着手,富有感染力。

  c)注重网络传播规律。挖掘网络热点,关心普通网民生活,不使用过于生僻的字词和奇异的创作手法,注重大众化传播的可接受性。注重标题的提炼,力戒空洞式的说教。

  4、格式要求

  a)流行语,包括字词、短语和句子,100字以内。

  b)故事,题材不限,20xx字以内。

  5、投稿入口投稿作品请通过本次活动专题页面上传。专题网址:

  四、评选表彰

  1、此次活动对“中国好网民”流行语和故事作品分别进行评选,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扶持经费。资助标准如下:

  一等推荐作品:5件,每件20xx元。

  二等推荐作品:10部,每件1000元。

  三等推荐作品:20部,每件500元。

  2、本次活动设置优秀组织奖10名,表彰各地网信办及网站,颁发荣誉证书。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4

  为了编纂出版《xx市志》,确保志书收录的人物资料的严肃性、完整性与丰富性,xx市地方志办公室特向海内外征集《xx市志 人物篇》相关资料。对征集到的人物资料,我办将按志书编纂原则进行取舍再撰编入书。

  一、征集范围

  凡籍人士(包括居住在xx区域以外的xx人)于19xx—20xx年时限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在征集之列。

  1、党政军界人士要求副处(副团)级以上或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2、学术界人士要求副高职称以上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以及文学艺术类国家级协会会员、体育运动类国家队队员和省级以上冠军获得者;

  3、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获得国家级荣誉奖励的专家学者;

  4、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其他英模人物;

  5、对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工商界人士,包括回乡投资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6、对公益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x、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授予称号或予以认定的发明创造者、优秀科技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杰出工匠等。

  (凡符合上述之一条件者,无论当事人现今是否健在,其资料信息均属征集范围)

  二、资料基本要求

  人物资料基本要素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属地(要求具体到镇场村墟)、出生地与现居住地、出生年月(已故者要注明逝世时间)、学历与学位、最高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现任或曾任)、军衔或警衔(退役者要注明时间),以及主要经历、学术成果、典型事迹、获奖项目的具体名称及颁奖单位和时间等。

  政界人士须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衔级任职证明(要求原件),学历与学位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须提供证书照片及复印件,获得荣誉奖励或授予称号者须提供相关证书照片及复印件。

  三、资料报送方式与时间要求

  关于《xx市志》人物资料征集事宜,市政府已于日前向各镇(场)发出通知开展工作。热忱欢迎国内外籍(裔)各界人士将您或您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亲属的有关材料于xx年1月5日前提供给您原籍所在镇政府或场部,镇(场)将资料集中后再送来我办。

  凡要求提供任职证明、证书照件及复印件的一律采用纸质版以特快专递或挂号信函形式邮寄,其他的可采用纸质信函邮寄,亦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送。务请广大乡亲积极配合,尽量避免志书出版之后有遗珠之憾。若因漏报而致资料空缺,成书后则恕不再补。

  《xx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

  (兼传真)

  xx市地方志办公室

  20xx年11月16日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5

  为营造图书馆人文阅读环境,展现我馆读者的精神风貌与艺术才华,xx市xx大学图书馆暨国际教育园图文信息中心现面向全体读者举行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征集主题:阅读

  作品体裁:书法、绘画、摄影

  作品要求:

  1、提交的各类作品都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或创意。每人可提交书法、绘画、摄影三类体裁的作品各一幅。

  2、书法绘画作品的尺寸要求如下,请按照要求提供原始作品,由图书馆集中进行装裱。

  (1)正方形作品:60cm*60cm

  (2)长方形作品:60cm*45cm

  (3)长条形作品:90cm*35cm

  3、摄影作品可在不改变作品原貌的情况下做必要的后期处理,但不得对原始图像进行添加、删除、合成等失真调整。

  4、摄影作品须为数码照片,彩色、黑白不限,格式要求为JPEG。照片要求大于10M。

  5、书法绘画作品请提交作品原件,并附纸写明作品名称、姓名、学校、学院、班级、联系电话等作者信息。摄影作品提交电子文档,通过电子邮件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并请在邮件中说明作品名称、姓名、学校、学院、班级、联系电话等作者信息。

  6、征集时间:.5.1-.6.30

  7、图书馆将在9月对本次征集的作品进行评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各若干,获奖作品将在图书馆内进行展示,并向作者颁发图书馆收藏证书及相应奖品一份。

  欢迎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xx市xx大学图书馆

  国际教育园图文信息中心

  .4.28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6

  目前,《合志》编纂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人物卷》(包括人物传记、人物简介、人物表)资料也正在陆续汇集,人物线索主要由全镇各单位(部门)等提供。为确保人物资料的完整性和丰富性,xx镇特向各界人士征集相关资料。

  一、征集范围

  凡在-xx年时限内,已故及在世的本籍人士(即籍贯、出生地在、)或在()工作时,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客籍人士,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在征集之列。对征集到的人物资料,将按照志书编纂要求,有所取舍后纳入编纂范围,其中部分人物报送区志办,列入《嘉定区志·人物卷》。

  (一)《人物传记》收入的为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逝世、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籍革命烈士;

  (2)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正高职称获得者;

  (3)副局(区)级、副师级及以上党政军领导;

  (4)本籍离休干部;

  (5)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

  (6)全国党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7)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医学家、实业家、企业家、教育家、科技英模、专家学者(获省、市及以上资质部门认可);

  (8)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属省、市及以上行业协会会员);

  (9)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10)获世界、国家级奖项或省、市前3名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

  (11)省、市及以上权威部门认可的,从事一、二、三产业著名人物、能工巧匠,如烹饪大师、园艺专家、养殖能手等;

  (12)在上海市、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的侨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籍人士;

  (13)具有省市及以上有关单位颁发的奖励证书或经省市及以上报刊杂志报道、刊载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

  (14)在省市及以上地区具有影响的其他社会名人;

  (15)补充前志(《志—》、《志—》)遗漏的上述人员。

  注:《人物传记》含()籍人士及其子女在外省市期间达到上述类似条件的人员;不包括驻镇单位人员(即驻、xx地区,非本镇管辖的企事业单位人员)。

  (二)《人物简介》收入的为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在世,且符合下列条件者:

  (1)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正高职称获得者;

  (2)副局(区)级、副师级及以上职务的党政军领导;

  (3)本籍离休干部;

  (4)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

  (5)全国党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6)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医学家、实业家、企业家、教育家、科技英模、专家学者(获省、市及以上资质部门认可);

  (7)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等(属省、市及以上行业协会会员);

  (8)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9)获世界、国家级奖项或省、直辖市级前3名成绩的卓著运动员、教练员;

  (10)省市及以上权威部门认可的,从事一、二、三产业的著名人物、能工巧匠,如烹饪大师、园艺专家、养殖能手等;

  (11)在上海市、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的侨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籍人士;

  (12)具有省市及以上有关单位颁发的奖励证书或经省市及以上报刊杂志报道、刊载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

  (13)在省市及以上地区具有影响的其他社会名人;

  (14)补充前志(《志—》、《志—》)遗漏的上述人员。

  注:《人物简介》含()籍人士及其子女在外省市期间达到上述类似条件的人员;不包括驻镇单位人员。

  (三)《人物表》收入的为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含在世和逝世):

  (1)驻镇单位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正高技术职称获得者;

  (2)驻镇单位任职的副局(区)级、副师级领导干部;

  (3)上海市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先进工作者、白玉兰奖和全国级条线荣誉获得者(包括工青妇等全国组织或国家各部委等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如全国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

  (4)历届上海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5)户口或工作在、非本籍离休干部;

  (6)()籍副处(副团)级及以上干部;

  (7)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获得者(含工作在、非本籍人士);

  (8)()籍部队三等功及以上获得者;

  (9)()籍港、澳、台及侨居海外人士;

  (10)补充前志(《xx乡志—》、《志x—x》)遗漏的上述人员。

  注:《人物表》含()籍人士及其子女在外省市期间达到上述类似条件的人员。

  二、资料基本要求

  (一)《人物传记》的基本写作要素:姓名(字、号、别名、笔名、艺名)、性别、民族、生卒年月、籍贯(本籍和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出生地(本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乡镇、村;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乡镇)、最高学历、最高职称、政治面貌(包括何时参加中国共产党或其他党派)、工作主要经历(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单位工作,任何职务等)、主要业绩、主要学术成果、重要发明创造以及逝世时间等。符合《人物传记》入选标准的需报送-xx字介绍材料(重点介绍其取得的业绩、成果和发明创造的项目名称、奖项、权威部门的认证以及取得成果时的工作单位、时间等),并附2寸免冠正面照片1张(照片后写上姓名)。

  (二)《人物简介》记述基本要素大体与《人物传记》相同,《简介》和《传记》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记》在突出成就基础上面面俱到,《简介》主要写成果、成就、业绩,不必详写简历,写明最高学历、最高职务、最高职称的名称和获得时的年月、单位即可。其中xx年后去世的人物可适当增加篇幅。符合《人物简介》入选标准的需报送400-500字介绍材料及2寸免冠正面照片1张(照片后写上姓名)。

  (三)符合《人物表》入选标准的需报送5x字介绍材料,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本籍和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出生地(本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乡镇、村;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出生年月、获得的奖项、最高职务、最高职称、记功等次的名称及获得的时间、其时的工作(服役)单位(部队)等。

  (四)以上人物报送时,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荣誉、职称、任职等证书或出版物(地方年鉴、地方志书、报刊杂志等)的记载材料以及档案资料,并标明出版物的名称,期刊号、发行时间,出版社或档案资料的存档单位、卷宗号,文件标题,发文单位等。

  三、同时收集涉及本籍居民的人物传略、人物介绍、人物志、人物照片、家谱、族谱,-xx年、-xx年期间活到1xx岁及以上的老人(包括户籍在、xx地区的客籍老人)及五代同堂等方面的资料。

  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物资料(或者线索)于2x15年x月前提供给我们,以得青史留名。感谢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联 系 人:

  通讯地址:xx镇x路x弄2号楼xx室、5xx室(《合志》编写组)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7

  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市委宣传部将于x年2月9日(正月初二)在华侨公园举办“侨·筑梦”迎春文化广场展演。本次展演为综艺表演活动,既有我市专业团体和演员的表演,也将邀请部分群众节目参加演出,为市民群众和民间业余团体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现面向社会征集群众节目,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健康向上,体现华侨文化和潮汕文化特色。

  2.表演形式:演唱、演奏、舞蹈、曲艺等。

  3.节目时间:8分钟以内。

  4.演出人数:个人或集体,集体节目原则不超过40人。

  5.报名方式:报名时须填写报名表格x,并提供相关资料。请将报名表格等相关资料发送至电子邮箱:,或直接送到市委宣传部文艺科(路8号市委大楼xx室)。

  6.报名时间:即日起接受报名,截止时间为1月20日。

  7.其他事项:主办单位经挑选确定应邀节目后,直接通知报名者,不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咨询电话:

  中共xx市委宣传部

  x年1月7日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8

  为弘扬时代精神,不断探索,传承中华民族艺术精品做出贡献。依托征歌活动为平台,歌曲创作为媒介,弘扬正能量,充分展现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推出一批群众喜爱的宣传歌曲,充分体现文化在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中具有独树一帜的价值和意义。中共xx市委宣传部决定从即日起至x7年3月20日,开展面向全国专业和业余爱好创作的词、曲作者(含歌手、音乐人)征集“中国梦•放歌”优秀原创词、曲作品的征歌活动。

  一、征集歌曲作品要求

  1.歌曲内容反映人文精神、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及文化积淀,对地域文化有着深刻的体验与独特的表达。

  2.作品内容充分体现文化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歌颂xx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就,展望美好发展前景。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之情,在建设、发展、繁荣、保护新征程中,进一步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征集歌曲作品形式

  独唱歌曲、重唱歌曲、小组唱歌曲、合唱歌曲均可。

  三、征集歌曲其它事项

  1.每位词、曲作者作品限定3首以内(含3首),歌曲须有录音小样,每首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

  2.词、曲作品须提交歌谱1式8份,录音CD一份。歌谱以简谱形式提供(统一用A4纸打印),要求谱写清晰,1份署名7份隐去作者姓名。

  3.为避免符合主题的好歌词流失,(不具备录音的)词作者可先交词稿参评,主办方甄选后统一预约作曲家谱曲创作。

  4.歌曲力求歌词生动,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做到“好听、好唱、好学、好记”。

  5.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新作,不包括改编曲和曾经在其他全国性比赛中获奖的作品。

  6.参评作品不得有侵犯第三方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等侵权行为,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均由作品提供者承担。

  7.作品一经参选,主办方拥有组织获奖作品的出版、录制、举办音乐会等非商业性质的使用权和永久的播放权,作者享有著作权和署名权。

  8.评选结果将在新闻综合门户网站(网)公布,对优秀作品按评选等级给予一次性奖励。

  9.所有参评作品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10.本启事解释权属于征集方。

  四、征集歌曲投寄方式

  1.网邮方式:征集歌曲电子文本发电子邮箱。

  2.邮寄方式:寄至xx省xx市xx区xx大道号xx市委宣传部宣传科《“中国梦•放歌”》原创歌曲征集办公室,邮编:

  3.参赛作品尾页应附词曲作者个人简历及详细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传真):

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9

  东线一期工程自x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经过x人十年的辛勤建设,x年干线工程全面竣工,8月15日通过全线通水验收,11月15日正式通水。通水以来,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有效提升了沿线城市的供水保证率,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其战略作用正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东线工程社会效益,展现工程与社会大众共建绿色生态和谐氛围,“我与东线”文艺作品有奖大赛正式启动,请把你与东线的故事,关于东线的创想和论述,用影像、艺术和文字作品记录下来,期待您投来的文艺作品。

  一、征集作品内容

  征集作品以表现东线工程为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与社会大众和东线运管单位普通职工身边具有正能量的感人故事为创作内容。

  1.反映东线工程良好形象的影像作品,用影像作品反映东线工程给你周边环境带来的绿色生态的变化以及你与工程共同和谐发展历程,作品形式包括摄影、摄像、微视频等。

  

2024最新征集启事

2024最新征集启事(精选33篇)2024最新征集启事 篇1  x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诞生于。60年来,对这一文化的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