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怎么写 支教故事心得体会(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不仅是支教期间的这二十天,为支教准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支教后期的种种努力都将被铭记,所有的这些日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湘西义务支教,我们将永远铭记。
前期准备
早在支教行前数月我们就开始了支教的准备工作,3月份即完成了全部策划工作,策划周密详细,确保了支教的顺利进行。随即开始了宣传工作,使我校广大师生更多的了解支教、了解湘西。并迅速开始联系边城爱心网、联系田嫂,确保今年能有合适的支教点。虽然期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因为准备的时间较早,有了充足的时间将这些状况一一解决。
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
支教活动是一项相对长期的、艰苦的志愿服务。它要求志愿者有顽强的意志,有深刻的志愿者觉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否则不但达不到支教的目的而且还会在当地、在社会上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给志愿者精神的传播、人们爱心的培养造成巨大阻碍。所以我们采取了十分严格的选拔机制,以确保所有的支教队员都拥有较高的素质。
我们的报名点在学校内设立了两天,共有九十余名同学报名。第一轮面试共通过了五十名同学,然后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选拔中确定了最终的三十名志愿者。
我们对于志愿者活动是有着深刻认识的,它并不是对弱者的施舍与怜悯,它是一个相互的行为,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高自己。 助人自助 才是志愿者活动的精髓所在。所以我们立志打造一支 学习型志愿者团队 。使志愿者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能更好的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服务中不断学习成长,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志愿者事业有一个健康、长久的发展。
为此,我们组织了四次培训: 志愿者自我认知培训 ,使队员们对于自身特征有更多了解,明确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规范自己的行为; 湘西风情简介 使队员们对于即将要前往的湘西有更全面、真实的了解; 急救技能培训 ,加强队员们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急救技能,提高队员外出的安全系数; 志愿者精神认知培训 ,使队员们对于志愿者的内涵、志愿者精神的理解提升一个档次。
爱心书社
目前湘西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现状仍不容乐观。虽然有漂亮的教学楼,但很是缺乏拓展眼界、知识的课外读物等软件设施。当地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读书环境,没有书店,更没有图书馆,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课外读物。如果我们能在当地建立一个书社,相信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意识、学习环境肯定有很积极的意义。
因此,我们决定尽己所能在长沙各小学为湘西的孩子们募捐书籍。从四月份开始我们就在长沙市联系和平小学、先锋小学、金峰小学、黄土岭小学、长沙理工大学子弟小学、新开铺小学、洞井铺小学、桂花坪小学等八所小学,最终有长沙理工大学子弟小学和新开铺小学募捐成功,共募集所得了近三千本图书。
支教时一并带往了湘西,其中一千本图书留在了吉卫镇排达坝村村部,供当地的孩子随时取阅。另外两千本图书捐赠给了补抽乡中心小学,并建立了 长沙理工大学 心星图书角 。所有募集的图书均落到了实处,实现了他们的价值,为丰富当地孩子的课余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爱心运动大本营
六月份,我们联合校羽毛球协会、李宁运动有限公司计划在校组织爱心义卖活动,为湘西的孩子筹建 爱心运动大本营 。如果义卖顺利,李宁公司将提供一笔资金为孩子们购置体育用具,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平台。但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团委的干预,我们三方协商的不顺利,工作任务的相互推诿导致活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为湘西孩子构建 运动大本营 的梦想破灭了,最终只能是我们自己拿出一部分支教的经费为孩子们购买了为数不多的体育用品,难以达到 运动大本营 的效果。
此次活动本是我协会第一次联系到如此大的赞助商,并有着一个非常好的构想,但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其中的经验教训应当好好总结,学会和校团委、和其他兄弟社团、和商家更好的的协商合作,以致不再错失这种良机。
朝气蓬勃,整装待发
xx年7月12日七点,28名队员准时在校南大门集合准备出发。长沙理工大学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20xx年湘西义务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出发前,所有队员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并为自己打气加油。所有队员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对于此次支教充满了信心。
突发其来的困难
名队员平均分为两支队伍,一支前往吉卫镇排达坝村小,另一支原定前往补抽乡董哨村小。但到达董哨村时才发现村小规模太小了,我们14名队员全部在这里恐怕是会浪费相当的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得换到其他比较大的学校,以充分利用我们充足的人力资源。但更改支教点困难重重,虽然我们在不断地努力联系各方人员,但始终得不到明确答复。我们渐渐放弃了希望,准备更改支教计划,把工作的重心由教学转移到调研上来。但从补抽乡政府突然传来了好消息,我们顺利调换到了补抽中心小学。但第二天准备走访动员孩子来上课时,中心小学校长担心孩子安全不允许我们在中心小学进行教学活动。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我们又开始不断的联系乡政府、边城爱心网、学校校长,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化险为夷。
在这两次巨大的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要感谢补抽乡政府、边城爱心网和田嫂为我们做出的努力,没有他们我们很难顺利的进行后面的支教活动。同时也为我们自己面对问题的临危不惧和积极的态度而感到骄傲。
教学活动
月14日,我们前往了大哨村、补抽村、吉久村、董哨村动员孩子前来上课。其中大哨村、补抽村、吉久村的孩子前往中心小学,董哨村的孩子就在董哨村小。15日中心小学正式开学,16日董哨村小正式开学。中心小学作为我们的大本营,主要队员均留在中心小学,每天派出两名队员前往董哨村和当地高三毕业生龙慧一起教授董哨村孩子的课程。中心小学设了三个班,登记在册孩子105人;董哨村开设两个班,登记在册孩子35人,共计140人。一共进行了三个教学周期,每个教学周期为三或五天,共进行了13天的教学活动。教授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心理辅导、爱国主义教育、常识、寓言童话、美术、音乐、体育、魔术、趣味智力课等十余门。上午九点半上课,下午三点放学,上、下午各三节课,每节课四十分钟。
总体来说教学是取得了成功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教授了孩子们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方法上给与了一定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复习了很多功课、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第一个教学周期实行的是连堂课,每门课程连续上两节课。本以为连堂课是可以多传授些知识给孩子们的,但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因为孩子们和队员都不适应连堂课,导致孩子们不但没有多学到知识,反而打击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得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再来上课了。第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我们立即作出调整,撤销连堂课,并将下午的最后两节课确定为带娱乐性质的课程,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期间还不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孩子对上课不感兴趣、需要有奖励才积极、很多孩子在不熟悉的老师的课上很是沉默、一些孩子来不来上课完全随性、队员备课不合适、队员上课的技巧不强、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在想办法解决,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被渐渐化解。但一直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人数过少。中心小学每天的人数稳定在五十人左右,而董哨村则是不到二十人。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进行了很多的动员,但人数一直没有大幅的提高。认真分析出了不少原因:支教时正值农家最重要的烤烟时节,很多孩子都要在家帮忙;当地有两户人家办丧事、很多孩子都得去帮忙;刚开始的连堂课造成了不少孩子的 厌学 ;队员和孩子在课后的交流太少;不少队员的课堂对于孩子确实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当地因为经济的落后,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一般的农村还要低。其中一些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很多是我们团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在以后的支教活动中必须引起高度的注意。
调查走访
贫困走访最是让队员们伤心的工作,每次走访都有让人伤心的情景。有的孩子失去了双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的女孩子因为家里孩子太多了而被抛弃;有的因为家境的贫寒而面临辍学。
有关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转眼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近三个月来的支教生活,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得到支教学校的肯定,对于我们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有辛苦的付出,就有幸福的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们生命的精彩。
下面将工作总结归纳如下:
一、听课教研
刚到学校,奇台县教育局就组织安排了语文,数学的教材培训和名课观摩!让初为教师的我们心中顿觉踏实很多、紧接着学校有安排了本校教师的观摩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譬如俞海燕老师的课虽然没有花哨的教具来相衬,但是却很受学生的欢迎,她可以用积极的状态去感染学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学生也在活动中学会了新知,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评课教研
在支教生活中,我们也参加了由校长组织的小组的评课活动,校长说的几点使我印象深刻:
1、加强组织教学。教师应注意有效的吸引生的注意力,为教学的进行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2、课堂教学也要多关注后进生。多给后进生展示的机会,才能使各个水平段的学生均衡发展。
3、及时沟通。教师不单是教学生,更是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讲课有感
作为一名从未走上真正的讲台的我们来说,开始甚至不敢走进教室,不知道站上讲台应该怎么给学生讲课!随着连续的锻炼,讲课,评课,一步步改进自己的教学,现在已经觉得自己完全胜任了教师这个角色!并且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发挥了年轻大学生的特长,展现了我们的青春与活力!同时也在老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向一名人民教师成长。
四、支教乐趣
几个月的支教生活让我开始期待早日工作,支教的生活远比在学校的生活充实,有趣、每天都会是不一样的,只是学生就能给我带来不少乐趣!学校的教师基本都是老教师,所以显得格外亲切,平易近人,对我们也十分关心!休息日还带着我们去新疆的风景区玩乐,吃民族特色小吃,体会别样的边疆风情!
五、小结
两个多月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想想自己即将离开这里,心中还有些许不舍!而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教学之路。最后感谢在这两个月来支教学校的教师和领导以及带队老师蔡老师,谢谢他们在各个方面给与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转眼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近三个月来的支教生活,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得到支教学校的肯定,对于我们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有辛苦的付出,就有幸福的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们生命的精彩。
有关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当我站在国旗下
夏天你好,圈湾小学你好,国旗你好。
仔细想来,从去年国庆节之后,我再也没有站在五星红旗下,没有注视着那面让我热血沸腾的国旗缓缓升至高空,随风飘扬。以前,我行的是军礼,这一次,我只能默默地行注目礼。
2019年8月3日,支教活动正式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升旗仪式即将举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准备演讲稿的时候,收集了很多资料,感觉自己已经身临那个艰苦抗战的年代。以前听到的耳熟能详的故事,现在轮到自己是主角,站在国旗下讲述给孩子们听,一种新的感悟油然而生。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xx周年,支教队的课程设计得更多的是“海洋强国”、“军事讲堂”等。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认识到祖国的强大。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南京大屠杀,再到今天的钓鱼屿事件,历史不该被遗忘,当今世界的和平固然要珍惜,但同时也要居安思危。印象中有一堂课,教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当时我给同学们播放了2019年国庆阅兵的视频,看见如此壮观庞大的中国军队,孩子们的惊叹声不绝于耳。“花花姐姐,我想到了,长大了我要当空军,开着飞机游遍祖国各地……”一个学前班的小朋友激动地对我说。随后的几天,我常常看见几个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操场上排成一排,嘴里还喊着“一二一”……那认真的模样让人都不敢打扰他们……
孩子的世界是纯洁的,也是极其容易受到影响的。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恰同学少年》,深刻体会到“少年强则国强”的内涵,如今我有机会暂为人师,站在讲台上,站在国旗下,向孩子们讲述着抗战的辉煌历史,在生活中传播着社会正能量,我深深感觉到,这才是90后该有的姿态,将来的他们,一定会比现在的我们更加优秀。
“……为祖国增光,为国旗添彩!2019年8月3日”。
生活是一首诗,虽然已经做足了准备,但还是会感受到很多惊喜……
有关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能够说受益匪浅!我敬佩三家子老师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三家子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我并没有因为支教就有了“光环”。自从我踏进三家子校园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群众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在学校食堂里就餐,并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平时与老师交谈中,从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一律按学校的要求去办事;第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三家子小学”这个角度去思考,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三家子教师”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心眼里高兴,为她们能够理解、理解我而高兴,为我能够融入三家子小学这个群众而高兴。
我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听了青年教师多节随堂课后,我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推荐,并悉心指导授课教师,使青年
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怎么写 支教故事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