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23篇)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在20__年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爆发了一场突然袭来的新型肺炎,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是谁挺身而出?用血肉筑起最前沿的铜墙铁壁!是你们勇敢的英雄。
也许你们前往武汉时,家人也曾再三的阻止你们。但是你们拒绝了;也许你们想要是自己再也回不来了,家人们该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他们呢?但是你们没有放弃目标,而是做好了随时献出的决心。
你们在医院里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如同“战袍”一样;写下来的病历像写下了“战书”一样。当我们在温馨而舒适的家静心睡觉时。你却在病房里与恶魔斗争;当我们在整洁的环境里活动时,您却要面临生死的考验。谁也不知道,你们从死神手里抢来了多少人?你们为了少浪费一套隔离服,可以不去喝水;你们为了珍惜时间,甚至不去厕所,因为对你们而言,去一次厕所的时间可以挽救一条生命。你们为了减少病毒机率,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剪去。你们是人类的灵魂,康复的灵魂。
你们像天使一样守护着我们;你们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你们向清风,把疫情吹散。我在心里默默祈祷,虎年,属你们医生医术高明。祝所有的患者早日康复。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英雄是什么?在20__年未到来时,“英雄”这个字眼,在我眼中是拿着大刀、手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战火中英勇杀敌的人。20__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也来了。疫情的到来人们无比恐慌,不只是如何是好。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卫我们的安全,给了我们安慰,他们就是医护人员,白衣天使,他们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
20__年,非典肆虐,钟南山院士就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当时67岁的他毅然决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同时他顶住压力,夜以继日的与疫情作斗争。20__年,新冠肺炎席卷全国,84岁高龄的他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奔赴抗‘疫’一线,他对公众说“尽量不要去武汉”,但自己却成了逆行者。他是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
还有多少个白衣天使,不论春夏秋冬,他们总穿着白褂。不管老弱病残,他们都细心照顾。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待在医院。他们使人快乐,使人健康。多少个白昼,他们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多少个夜晚,他们与病魔和死神抗争。治疗时是医生的臂膀,巡视时是患者的朋友,抢救时是生命的卫士。你们微笑服务,真情爱意,救死扶伤,燃起生命之火。你们,就是你们!白衣天使!他们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
当然,在抗‘疫’的背后,定少不了一群默默奉献的群众。在山东,一位头戴环卫帽的爷爷,来到派出所,放下一个纸包就离开,当民警打开纸包,里面竟有120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急转武汉,为白衣天使加油,我的一点心意,东港环卫。”这是佝偻的身躯,伟大的背影,高尚的心灵。还有湖北随州退伍老兵张长新,无电梯连续20天背着30多斤的消毒桶,为小区消毒。低保老人卖牛捐款万元不留名。奋战在最前线的张忠德,为抗‘疫’瘦脱形……他们都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
疫情就是命令,军医们成为危险战场上的逆行者。17年前,他们是抗击非典的主力军。17年后,他们一个个义无反顾的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抹去白衣,他们是家中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穿上白衣,他们就是随时听从国家派遣,逆行而上的先锋战士,也是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向我们的抗疫英雄致敬!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面对严重的疫情,医护人员们主动请战,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用他们的行动,让我看到了白衣天使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用他们的生命,守护大众的生命,让我们致敬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
搭载医护人员的飞机一到武汉,他们就紧急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新冠状病毒肺炎会传染,医护人员必须要穿好几层专用隔离防护服,一穿就是三四小时,换班休息时汗水几乎湿透了衣衫,但是他们并没有叫苦喊累,因为他们是白衣天使,他要给疫区病人带来战胜疾病的希望。
几天前有一位记者问抗疫一线的一名白衣战士“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你有自己的顾虑吗?”那位医护人员说“顾虑肯定有。”记者又问“但你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抗疫一线?”她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们是医生,穿上白大褂,我们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听到她的回答,一刹那间,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他们要冒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一线,因为他们是医生,他们心中有“治病为民”的信念,这种信念深深地扎根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
愿疫情能早曰控制,愿武汉及全国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日康复,愿在抗疫工作中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平安归来,愿东升的太阳再一次普照祖国大地……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时代大考,也是一堂思政大课。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既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举措,对于青年大学生和民主党派厚植家国情怀,激发职责担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讲好战“疫”故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基因传承,是推动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应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广大教师要充分挖掘战“疫”中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把这些鲜活的教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体此刻社会实践中,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从思想深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行动深处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在祖国危难时刻共同汇聚起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美“交响曲”。
二、在讲好育人故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越是在这个时候,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是要不断增进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审视。每当我想起郑邦山厅长在河南省疫情防控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对全省教育系统师生的寄语,都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分管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工作的副校长,责无旁贷带领广大教师充分发挥好科研育人的功能,对标科技前沿领域深入开展研究探索,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莘莘学子树立起“科技报国”的标尺,努力锻造一批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在讲好肝胆相照故事中勇于担当作为。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以实际行动诠释与党和人民携手同心、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作为洛阳市民盟主委,我号召全市民盟盟员进取行动起来,坚定信念、履职尽责,发挥优势、全力抗“疫”。盟员中的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职工义无反顾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民盟各基层组织和个人捐资捐物近13万元力疫情防控,并经过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进取建言献策,画好了民盟与中国共产党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同心圆”。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党外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利用战“疫”这个特殊教材,立足本职、立德树人。
特殊成长,立德树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壮丽凯歌,这是爱党爱国生动鲜活的实践教材,也是感人至深的实践思政大课。校党委书记寄语工大学子“愿归来时,你已成长”,对工大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完美祝愿;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引领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开展网络主题班会、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宣传典型等活动,将一线抗“疫”的生动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梦想信念、生命健康、科学知识、传统美德教育等等,真正开创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立足本职,化“疫”为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仅是对我们生命健康的冲击,更是对高校治理本事的一次重大考验。广大学生要“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高校更要化“疫情”为机遇,倒逼教学方式改革。我们坚持“四早四重”,践行“五高标准”,全力护航“不停教不停学”。搭建“空中课堂”,开展网络教学本事提升培训,组织校内外专家课程建设培训,700多门网络教学课程如期开课,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顺利开展,本专科学生网络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响应号召,同心战疫是作为党外人士在这个特殊阶段里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同心战疫,就是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应对这场“大战”“大考”,广大统一战线人士更加筑牢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发挥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力量,展现每个中华儿女的担当。在当前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攻坚时刻,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更应“把灾难当教材”,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与祖国风雨同舟、共同成长。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他们逆行而上,奔赴前线与病毒展开较量。
这群人就是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我眼中的英雄。
有记者问:“面对疫情你们怕吗?”他们的回答是:“怕,但我是一名医护人员。”我顿时热泪盈眶,因为你们也是人,面对灾难你们也会害怕,但穿上了白衣战袍,你们就是天使,你们就是英雄!
84岁的钟南山爷爷告诉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却不顾自己84的高龄去了武汉前线。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剃了光头。他们的脸上都有被口罩、防护面罩勒过的痕迹,严重的甚至已经留下了伤疤,他们脱下手套后的手,都像是一节又一节的枯树枝。
自从这种病毒出现以后,我和家人每天都能从新闻中看到白衣天使们工作时的场景,从手机中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就像一缕光,刺过黑压压的乌云,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希望。
每一位白衣天使也是血肉之躯,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也有着家人和牵挂,但他们为了能救治更多的患者,告别年幼的孩子,告别年迈的父母,舍小家,为大家,这种精神难道不宝贵吗?
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他们就是我眼中最伟大的英雄!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7
灾难面前,哪有什么个人情怀。初一开始,我就抛开小我,每天看新闻,关注疫情发展。
看着一天天叠加的数字,心情沉重又无奈,让人唯一感到欣喜的是,治愈人数也在慢慢增加。
今天,在头条刷新闻的时候又看到一则新闻: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他流泪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精神崩溃,也不是因为身体劳累,更不是因为畏惧疫情。而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同事们一刻不停的工作,没有时间上厕所,没有时间吃东西,没有时间喝水。他瞬间觉得他们已经奉献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所能奉献的一切!”
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十四亿的中国人民!
战胜疫情的路,艰辛又漫长,这是一场无声的战役,战疫中最值得讴歌的就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袭白衣,一份汗水,是他们,用无畏的精神,让一个个病患褪去疼痛,让一个个生命恢复生机。是他们,默默的肩负起责任与希望!是他们,用温暖的故事,书写出大爱的诗章,让温暖的阳光永远普照!
战胜疫情的路,艰辛又漫长,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诗,来为他们讴歌吧!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赞美他们!他们是最美的天使!
赞天使
一片真心不染尘,
慈航有愿渡凡人。
悬壶济世清平乐,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8
应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以往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必须,也以着将应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我担心,还是让自我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以往参加过20__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很多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此刻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