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精选28篇)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1
近日,我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天网追逃》,《天网追逃》中揭示贪官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和深刻的教育。
近年来,职务腐败问题已成为一个损害党的形象、疏远党群关系、危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了几十年,也作出了一定成绩,但在临近退休时却走上了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现象已经很现实地警示着人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辈子都不能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不能忘记党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廉洁从政,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个人的理想追求真正融到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甘做为人民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毫不起眼的"螺丝钉"。要抵得住诱惑,始终筑牢思想防线,不做权力、金钱、美色的俘虏,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要管得住小节,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严防被钱权交易打开缺口而走向贪腐堕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防微杜渐。观看了这部廉政教育片,我认为要远离腐败,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和磨炼:
一是要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坚持经常性的深化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是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三是要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要用宪法和法律约束干部,也要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总之,党员干部要从警示教育片中汲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时刻不忘党的宗旨,时刻牢记《廉政准则》,依法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2
今天我看了《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感到深深的震撼。记得中央纪委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近日公布了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的红色通缉令。百名红色通缉名单中近半数曾为“一把手”,逃亡时间最长的达20xx年,包括外逃巨贪、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等。
红色通缉令是全球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性通缉令,是“天网”行动中最为凌厉的手段。红色通缉令由经办国国际刑警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各国中心局据此应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拘捕。一旦捕获后,经国际刑警组织简化程序可以快速引渡到请求国。要获得这样的通缉令,请求国就得先行作好详尽的证据基础工作,并得到国际刑警总秘书处的认可。此次一口气就公布了百名名单,有具体的出逃时间,有明确的犯罪指控,并指向有可能潜逃的目的国,说明中国作了最为充分的准备并展示了坚定的追逃决心。
自联合国达成了“反腐败框架协议”以来,国际刑警组织的注意力,从传统的跨国毒品贩卖等暴力犯罪领域延展到职务经济犯罪领域成为可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署国,中国应利用好这一渠道,多多动用红色通缉令这一震慑手段。
“天网”行动是“猎狐”行动的升级版,除通过国际刑警的红色通缉令之外,还有依照双边引渡协议的引渡追逃、非法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劝返等多种手段。从行动主体上看,“猎狐”行动由公安部牵头,而“天网”行动由多个专项行动组成,分别由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央行等单位牵头开展。多个单位的强力牵头驱动,使专项行动变得更有效率和针对性。如央行的牵头,使众多商业银行与金融单位对外逃腐败分子的洗钱、转移非法资产、隐匿资产等可以展开针对性的行动,能协调与沟通外国金融部门的配合。
而从国内网络上看,“天网”还应建立起严密的防逃机制。配合追逃与防逃双重工作的,就是展开大规模的清理和比对证照工作,以证管人,一证一人,保证让犯罪分子有翅难飞。经验表明,职务犯罪分子轻易外逃或成功潜伏于外国,就是因为他们持有多重证照,如多个身份证、护照。他们所持的多个身份证与护照,并不是粗制滥造的街头仿制品,而是真实的证照。
针对经济犯罪嫌疑人的追逃,包括“追人”和“追赃”两大内容都不能手软,“追赃”有时比“追人”更难。如何把流入海外的赃款最大程度追回,应开动多种智慧手段,如相互分成协议等。
相对于强势的红色通缉令,一些软性的劝返手段,也应加强。劝返和回国自首工作的展开,很大程度上涉及外交渠道畅通与否,所以打好外交牌也是追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由于很多外逃人员,多选择藏身在一些与中国未建立引渡协议或警务合作有多种前置障碍的国家里,在短期内不可能与当事国完成引渡协议谈判的前景下,我们必须得绕过一些制度障碍,多用已有渠道,如通过国家间司法合作,或异地起诉。有时为了完成这一工作,加强国内的缺席审判,也有利于通过法务手段来展开相关工作。总之,应打出各种措施的“组合拳”,强力推进“天网”行动,追逃不休。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3
看了反腐警示教育片《天网追逃》,真的发人警省,令人深思,感触很深。片中的贪腐分子,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步一步地蜕变为权钱交易、胆大妄为的腐败犯罪分子,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看了纪实的天网追逃,我想该片给广大党员干部留下了很深刻的警示: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永葆清廉本色。
贪欲是腐败祸害之源。老子曾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毋庸置疑,人都是有欲望的,一个人有些合理的欲望是正常的,但必须知可得与不可得,明辨是非,知足常乐。如果欲望过度,人就必然会背弃法律、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地去追求本不属于他自己的利益,这种过于崇尚利益的行为其结果注定是要玩火自焚的。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对消极低俗的欲望特别是对待公权、金钱、美色的追逐不加以克制,不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深渊,还将会葬送自已的前途,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甚至是沉重的生命代价,成为人民之害、国家之祸。
纵观近年来查处的那些贪官腐败分子,虽然其级别高低不同,犯罪手段各异,但归根到底,无一例外都是栽倒在贪欲上。这些被贪欲冲昏了头脑的腐败分子最终自毁前程,造成的危害也是令人感到十分惨痛的。他们既害已、害家,又害人、害国和害党。贪欲引发的腐败最容易侵害党的肌体、最容易败坏党风政风,也最容易影响和偕社会的推进。一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提高每一个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必修课。
为此,通过参加这次警示教育活动,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除了要自觉加强学习党风党纪和有关法规外,还要常思贪欲之祸。首先要做到常思。贪欲膨胀的腐败分子走向腐化随落的轨迹是一条条不归路,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引以为鉴,警钟长鸣,千万不能重蹈覆辙。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是在"为谁掌权、替谁执政、给谁服务"的问题,只有坚持常思,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要做到细思。要自觉抵制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诱惑,不要等到反省"一失足成千古恨"时才醒悟就为时太晚了。一个人抵制住一时一次的诱惑固然容易,但一生一世抵制住诱惑却是一件难事。
因此,党员干部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都要时刻牢记贪欲之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已,淡泊名利,始终做到心莫贪,手莫伸,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4
反腐,始终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也一直是某些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话题。
人们心里都明白,某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其实丝毫不会关心中国的公平正义、中国人的切身利益。拿腐败说事,不过是通过抢占所谓的“道义制高点”,借题发挥,捣乱滋事。我们查办了不少党员干部,它们说这是“只拍苍蝇不打老虎”;我们严惩上百名腐败高官,它们又改口说这是“权力斗争”;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向善向好,它们还不忘抛出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身问题的陈词滥调。
说辞永远在变,目的只有一个:搅中国发展之局,捣社会稳定之乱。这是遏制中国战略的组成部分。
坚定不移反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老百姓的共同愿望,绝不会为个人意志或某些外国舆论所左右。
这几年,中国反腐败取得的成绩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特别是“天网行动”启动以来,综合运用警务、检务、外交、金融等手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截至20xx年11月,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共追回863人,使得藏在海外的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人们注意到,前几年骂得最凶的一些西方媒体,这两年忽然蔫了;有些逢中必反的专家学者,改变了调门。因为,中国反腐让所谓“非西方式民主政治解决不了腐败”的说法不攻自破。人们发现,骂中国的国家,反倒是避罪天堂。
从一定意义上说,“天网行动”是反腐败工作合乎逻辑的延展,但其又有着特殊意涵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一,这些年,贪腐猖獗的一大原因,就是有些人看好外逃这条通道。较常见的是把非法所得悄悄转移国外,或者卷了钱就跑。可以说,外逃避罪,助长了贪腐行为。而“天网行动”正是对腐败分子强有力的震慑:别以为日子久就忘记了,跑得远就够不着了,把钱挥霍光了就没人管了!这事情没完,就是躲到天涯海角也得揪回来。
其二,过去,一些西方国家总想用反腐败问题拿捏我们,做出一副卫道士的样子,好像是正义化身。“天网行动”,使这些西方国家露出真面目,让人们看清了他们的用心。大多数腐败分子选择逃往那里,正是因为,在那里只要他们有钱并肯花钱,不论财产来源合不合法,都会被提供庇护。这些国家很虚伪,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也不讲什么道德正义,只要于己有利,颠倒黑白也无所谓。
其三,中国反腐败的态度令人信服。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20xx年4月22日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一时间,让人感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强大气场。
有句很著名的广告词,“没有消费,就没有杀戮”。就是说,如果我们拒用拒吃被保护动物的皮和肉,就可以挽救很多动物。同理,让已经潜逃的罪犯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罪犯别再幻想,这样的结局摆在那里,就会有力喝止犯罪。这同样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一招。
“天网行动”所传达的信息是明确无误的:反腐败不是一阵风,不要指望躲过风头就安全了;也不局限于境内,反腐败国际合作将遍及世界每个角落。
“天网行动”所追回的不只是外逃贪官和巨额赃款:我们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使我们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坚定了我们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5
10月17日晚,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第一集《人心向背》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井开区地税局发出通知,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收看,接受一次严肃的党风党纪警示教育。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在专题片第一集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收看完后,区局党员干部在微信群里讨论时纷纷表示,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既感受到了违纪人员的反思痛悟,也领会到了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以群众呼声为遵循、以人心向背为考量,紧密联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当前地税各项工作。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6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这些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党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次总结大会上,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定能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7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昨晚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多位落马“大老虎”现身镜头前忏悔反思。
落马官员庭审画面,对违规违法事件的忏悔和反思,反腐专题片披露的内容在观众中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反腐举措获外国官员称赞
据中纪委官方消息称,《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内容包括“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同时提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在已经播出的第一集《人心向背》中,专题片提到,中国的反腐力度在国际社会上也产生强烈反响。外国媒体报道中,时常引用“苍蝇老虎一起打”等比喻,借以形容中国反腐的力度。
记者注意到,在专题片中,美国财政部原部长亨利·鲍尔森提到,“我很赞赏主席的举措。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腐败更为严重的损失和隐患,所以反腐至关重要。我认为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此外,俄罗斯副德米特里·罗戈津也表示,“你们对腐败分子处理很严厉。但经常这些反腐的方法又能得到人们的好感,其中也包括我。”
党员干部学习反腐警示专题片
5天前,中纪委官方发布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预告片,全片时长近1分钟,各地党政机关纷纷要求党员干部收看学习。
昨晚,在专题片正式播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河南省开封市纪委康青选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时表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同样怀着激动心情收看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中央党校党建部叶子鹏看完专题片就感觉特别震撼。他对《中国纪检监察报》的记者表示,党的以来,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
“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叶子鹏说道。
中纪委反腐警示举措良多
中纪委官方介绍称,《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反映了党的以来,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
同时,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纪委首次制作反腐专题片。记者查阅以往的反腐题材专题片发现,此前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也曾联合制作过反腐题材专题片。
20xx年12月15日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播出,该片以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网站常设举报专栏、微信直接提供线索、纪录片讲座频繁开展,多年来中纪委多项利器直击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同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8
一起起关于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触目惊心。为了彻底整治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作风不实问题,我省各地正在采取有力举措,集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
据了解,此次“集中整治”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处事不公:重点整治在社会保障、项目扶持的申报、审批、发放等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优亲厚友、与民争利;在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和物质分配过程中不及时、不规范、不公平;在基层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选择性执法、野蛮执法、乱收乱罚等突出问题。二是以权谋私:重点整治在扶贫领域等惠民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雁过拔毛、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挥霍浪费;在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中强占掠夺、侵占挪用、损公肥私以及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搞权力“寻租”;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巧立名目吃拿卡要以及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物等突出问题。三是作风不实:重点整治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见困难就退、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回避;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接待群众态度生硬,对待群众合理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政务、村务不公开,群众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在基层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是“苍蝇”所为,影响却十分恶劣。他们的所作所为,犹如蚊子苍蝇四处飞舞,即使没被其叮咬,也会让人感到极不舒服。但要消灭蚊子苍蝇,光靠喷洒杀虫剂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下真功夫把脏乱差的环境搞干净整洁,从而让其失去孳生的环境。现在一些地方或单位存在的不良作风,损害了群众利益,群众则深感无奈。比如,有的群众到乡镇去办事,却因工作人员时常脱岗,让群众来回跑个三五趟冤枉路。这也是侵害群众利益的具体表现。
大多数群众对党和政府形象优劣的评价,都源于他们的直观印象。而从县乡到村组,都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在这些层级工作的人员若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作风不实,侵害的是群众利益,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形象。而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把肆意侵害群众利益的“苍蝇”拍掉,彻底解决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风清气正的便民惠民局面。因此,各地要把“集中整治”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向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微腐败”亮剑,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升人民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凝心聚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9
1.从小处、细处着手
所谓从小处细处着手即是从具体问题抓起,从小事情、具体的事情上切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来,中央纪委抓从从小处、实处抓起, 循序渐进。通过从小处、细处入手,积小赢为大胜,有效遏制了贪污腐败之风,树立了党的威信,赢得了党心民心。
2.反腐倡廉重在“常”、“长”二字
“ 常”、“长”二字,深刻揭示了反腐倡廉、治理腐败的内在客观规律。“常”字强调的是要将反腐倡廉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常态,“长”字强调的是对于腐败问题要持久抓、反复抓、长期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抓长、长抓,持之以恒,使腐败治理长效化。
3.抓早抓小、严管厚爱
过去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贪污腐败的邪路上越走越远,在贪腐的泥沼中愈陷愈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党组织提醒不够、教育不力,对党员干部从小问题上、细节处从严要求,早发现、早提醒,既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爱和负责任的表现。
4.“老虎”、“苍蝇”一起打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方面要大力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另一方面又要切实解决普通民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有助于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效和长效。
总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三年来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当然,当下腐败问题依然存在,从全面从严治党依然在路上。但是,我们有理由坚信所言,“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斗争。”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篇10
从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到xx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中央紧紧围绕“责任”二字,不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外交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