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2024-06-074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通用9篇)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篇1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启示,深刻阐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备感自豪,更对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充满信心;将继续坚定信仰,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力量。

  3、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七月一日举行一系列活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9周年。

  4、国台办主任张志军7月1日在出席“第二届两岸大学生创客营”开营仪式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中国台湾军方飞弹误射事件作出回应。他指出,在大陆方面再三强调要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态,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需要中国台湾方面作出负责任说明。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篇2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年度经济评估报告,将20xx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从先前的2.4%调低到2.2%。报告认为,美国经济形势不错,通胀温和,同时警告称美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经济“逆风”和“有害”趋势,比如不断缩减的中产阶层可能令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放缓。

  2、据阿联酋国家通讯社7月3日报道,阿联酋两大银行阿布扎比国民银行和第一海湾银行同意合并,合并后的新银行总资产将达6420亿迪拉姆(约合1750亿美元),将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资产量最大的银行。

  3、自7月1日起,法国超市全面禁止使用厚度小于50微米的一次性塑料袋。超市能够提供的是厚度超50微米、可重新使用的塑料袋,以及用纸、布或可降解材料等做成的购物袋。而从20xx年1月1日起,一次性塑料袋的禁令将扩大到法国国内所有销售网点,其中包括用于水果、蔬菜以及奶酪包装的不同厚度的塑料袋。到20xx年,除了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外,所有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具都将被禁止使用。

  4、《日本经济新闻》7月4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洗衣机、冰箱等8项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5、7月4日凌晨,20xx年欧洲杯1/4决赛全部结束。在以5∶2大比分淘汰本届赛事的“黑马”冰岛队之后,东道主法国队成为继葡萄牙队、威尔士队和德国队之后,最后一支晋级四强的球队。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篇3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的理论 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③改革开放的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 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内容: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⑴毛泽东思想: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⑵邓小平理论: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使统筹兼顾。(每一点做适当解释)

  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 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史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号的答案为下述五点内容,第二个问号的答案为后四点的内容)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⑷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⑸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篇4

  1.试述建立广泛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关键在于能否团结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能否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等中间阶级、阶层的关系,并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2)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了全国人口的多数,革命要求强烈,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但又缺乏革命的彻底性,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中某一个集团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也可能成为统一战线中的暂时的同盟者。 因此,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2.试述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1)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在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内部,由于共产党犯了右的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了统一战线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由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5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确定,促成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正确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坚持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最基本的政治条件。

  3.简述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原则。

  (1)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3)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简速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1)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3)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5.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

  首先,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革命,是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上述革命所需要的,自然只能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其次,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全体劳动者和一切爱国者团结在自己周围,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实现革命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第三,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发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地位。

  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基本条件是:①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②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斗争水平;③率领同盟者进行坚决的对敌斗争并取得胜利;④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为什么说工农联盟是统一战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通用9篇)2024年党课考试重点 篇1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