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篇1
盛夏7月,从导师手中接过记载着我5年寒窗博士毕业证书后,我带着对导师的尊敬与崇拜,走上了教师这个向往已久的光荣岗位。
为了更好的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熟悉业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安排了一系列的年轻教师培训活动。其中以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收益最甚。所谓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就是安排年轻教师观摩教学名师、学校礼聘的教师及经院系推荐的部分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授课,言传身教。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观摩的数学系施光燕老师、郑斯宁老师、卢玉峰老师、蒋志刚老师教学课,受益匪浅。卢老师和蒋老师是优秀中青年教师的代表,两位老师理论基础扎实,授课有条有理,通俗易懂。郑斯宁老师授课时声音洪亮,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理论分析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施光燕老师的《微积分》一直是我校的精品课程,施老师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感觉不到术语的晦涩难懂,而是沉浸在数学理论奇妙的世界中。通过观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就此,我有如下几点感想:
1.本身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表达艺术,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最深奥的理论。
人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创新,才能赶上时代潮流,才能同学生打成一片,实现互动。授课不仅要重视内容,也要重视形式。提高表达水平,加强沟通。否则传道授业解惑就成了误人子弟,就成了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
2.创设情景,让学生专心听,积极动脑,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课中遵循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是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直接告诉,而是根据内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本质是思维参与,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加大学生思维空间以及创造空间,使学生能更加深层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于以后的教学,我初步有以下计划:
1.记教学日记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教学得失可以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教学参与者看,可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反思,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适合性,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失,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教学进行的步骤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教学各环节的衔接;从教学内容看,可以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性,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等。
2.说课
说课是对备课的口头说明,但它不同于备课,说课讲备课的过程及其理由,而备课主要是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说课教学反思方面具体体现在:教师在备完课乃至讲完课之后,对自己处理教材内容的方式与理由做出说明,讲出这些过程,就是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种策略的说明,也正是教师对自己处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实上,说课总是讲给同行听的,同行听后要提出建议与评比,这是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并能形成反思群体,共同提高。
3.听课与评课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教师讲课时并不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学上的得失,但若课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特别是与同行、专家教师一起,边看边评,则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学中的长短。
4.征求学生意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层次好、中、差的学生会有他们不同的看法,学生的某些想法也许教师没想到。通过对他们意见的征询,结合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5.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6.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写再教设计
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发现新大陆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篇2
三月十日下午,当我和我的同伴们走进光亚的那一刻,我真真正正是热血澎湃。因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荣幸获得了这次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英语教学课、口语课、教材分析课、西方文化课、吉他课、美术课、舞蹈课等等,这些都不允许我们在学习期间有丝毫的放松。然而,这种紧张而忙碌一点也没有减轻洋溢在我心中的幸福和快乐。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快乐美好的大学时光。坐在熟悉的课桌前,经历相似,感受却更为深刻,我深深地被这种状态所吸引,所陶醉。陶醉之余,心里满是那种莫名的感动和感激——感谢培养我的x县xx中学,感谢培训并让我收获颇多的光亚学校。
在这接近一个月的学习里,给我感触最多的是校长的两次发言。第一次是在十一日上午的开学典礼上,第二次是专门与我们乡教老师们的一次面谈。卿校长是一个传奇人物,敢想敢做,教育思想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出生乱世,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失学了。整个童年时代,备尝因出身带来的歧视和艰辛。后来,只有三年学历的转向了艺术,他成了一个专业乐队的小提琴手,以后,他拍电视剧,作编剧,当导演。再后来,这个早年被那个残破的教育制度抛弃的孩子,现在却做了校长。所以在每次的开学典礼上他都会拉上一段小提琴。他说:“正是因为我学过,所以我一辈子都能拉。”因此,在我们乡教培训课程中有吉他这一课。虽然只是简单的入门,我相信我一辈子都会记得怎么弹。其实,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摸乐器,并且在毕业典礼的时候登台演出。那时的心情依旧记忆犹新。我庆幸,我来光亚学习过。如果我的'孩子,我的每个学生在学生时代也能轻易地享受这个过程,我想他们应该是幸福的。但,我却没能做到。
校长说:“我希望从光亚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应该比其他同龄孩子高出5公分,我的这个目标基本上达到了。” 在他的眼中,每个孩子首先应该做到身体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学吃饭,不挑食是文化的一部分;然后学锻炼,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第二,会学习,就是目标明确,讲方法和技巧。第三,知礼。现代社会,一个人做不成事,要学会与人合作和交往,这就要用到礼,就是群体性的规范。而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锻炼当成了一个口号,一种形式。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师生足球;中美学生英语演讲交流;形体艺术;喂狗;种菜等等。学校的活动场地没有橡胶跑道,只有一片片的绿草坪。在三月的阳光中更显美丽。
期间,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四节观摩课,三节是小学的英语课,一节是初三英语课。这两节课给我的触动很大。其实,工作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走进小学英语课堂。她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三年级的小朋友们能够如此整齐划一地完成老师的每个口令,师生之间能用全英语完成一节四十分钟的英语课。我们所有观摩老师都被上课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所吸引。课间,总能看见一个老师手挽着两三个孩子在轻声细语。所以,在光亚,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一句话:成功的老师光有奉献精神不够,还得有智慧,而智慧比什么都重要。
这不仅体现在此,在我们的外教老师身上更是如此。在面对自己所教学生也是一群老师时,他们即严肃又不缺乏智慧。有时,一个铃铛,有时,一句口令,有时,就是一个简单却让人回味的笑容。于是,我更加坚定,在以后的我的教学当中,鼓励绝对是优先!
除此之外,还让我感动的就是我们参加培训的一些老师。无论是吉他课还是舞蹈课,他们都能一如既往地学习,并且无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龄稍大些的更或者是有些体态稍胖一些的教师都能认真地学习。其实学习就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将它一直延续下去。
这一个月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充实。我深切的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赋有的责任。这么多年以来我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自我,让自己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英语课堂,从事我所热爱的英语教学工作。我们从培训我们的老师身上不但学会了教学本领,而且也学到如何为人师。“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成为我们重新跋涉的新起点。我希望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都能带着这些感动,一路前行。
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篇3
我们学校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行了“师徒结对”的活动,搭建了“互相学习”这个平台。在活动中通过听课、评课、反思一系列安排,使我感受到成长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以下是我在本学年的一些认识和收获。
1、处理把握教材的能力。
新教师往往对于教学整体的设计构思、教学过程的调整、对教材的处理等,不完全具备设计课程的能力,课堂教学无法进展。通过和师傅的结对,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我逐步掌握正确、适当地处理教材的方法。
2、是良好的课堂管理技能。
开始时我一踏进课堂,一心只顾精心准备的教案,而忽视了观察:观察全体学生的反应,观察个体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等;缺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这些正是我要修炼的地方。通过听师傅的课,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师傅在实际课堂中怎样组织活动、转换衔接活动、培养群体学习行为,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
3、传授讲解的能力。
每个教师都是从做学生过来的。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做学生的时候,对知识只求理解掌握,如学习英语语法,只要求考试时会做就行。再如,阅读文章,只要自己懂得即可。但是一旦上了讲台,就会感觉原先自己觉得很简单的知识却很难让学生明白、理解。怎样深入浅出地讲解,的确是一门艺术。经常听张教师上课,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这样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
4、教学反思能力。
我经常从和师傅的交谈中得到启迪,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每听完师傅一节课以后主要有两点是我一定要反复思索的:一点就是师傅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她在讲解中如何解决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一点是师傅在课堂上是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注意力。我们常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讨论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课堂时做演示讲解,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很清楚明白了,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通过听课,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让我深深体会到我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感谢我的老师——夏贵老师。谢谢你!
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篇4
昨晚参加了年级召开的“青年教师座谈会”,感觉很有收获。
何为青年教师?就本次座谈会所限定的来说,指来实高三年(含三年)的教师。实际上我个人认为青年教师的范围还应更广一些,除了时间和年龄限定之外,还应包括在教学上尚未达到得心应手,未能掌握教学技巧,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师。
当然,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我都属于青年教师之列,因此对于参加座谈会颇有感触。
会议先是由z和z两位优秀班主任老师谈了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的经验。总体做法和我们较类似,就是都按照年级的统一要求,适时施行各项措施,但就具体细节方面,我感觉和他们比起来还稍有欠缺。比如:学生病了,老师要积极主动的去呵护;冬天冷了,检查宿舍时,给学生盖好被子等等,都是我未曾注意的。实际上,教育真的很需要这种严爱相加的方式,而并不只是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真的是为他好,也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逐步地走入学生的心中,从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赵主任和王主任针对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问题谈了许多,赵主任结合自身经历,给我们讲了他作为班主任、备课组长时的切身体会。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青年人,要有敢打敢拼的精神,要勇于去创造荣誉,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努力去做!
王主任讲了关于古之成大事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就关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谈及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教学过程中的积累和反思,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总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认为要时时刻刻怀有一种谦虚谨慎的美德,要明白自身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要积极地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同时要时时刻刻记着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听听课,以求快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通过这次座谈会,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
学校青年教师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