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带班》读书心得
《一线带班》读书心得(精选15篇)
《一线带班》读书心得 篇1
工作室下发的《一线带班》这本书已有数月,零零散散看了一大半。寒假期间,有大量的闲暇时光,于是,从头至尾细细地读了一遍。读大学期间,曾拜读过管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当时觉得这个男老师,真是有耐心、有细心、有妙招。时隔多年,再读他的《一线带班》,除了“有耐心”“有细心”“有妙招”,“神通广大”这个词一下便钻进了心头,不得不令人叹服!
作为一线班主任,管老师将班级管理中的“邪魔妖怪”一一“铲除”,学生听话了,家长配合了,成绩自然就突出了。翻开扉页,目录便清晰可见:“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这些不就是我们一线教师终日忙碌之事吗?《一线带班》从“整体”到“局部,从“学生”到“家长”,从“作业”到“考试”,从“优生”到“后进生”......面面俱到,一招比一招“厉害”。
招数一: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形形色色的都有,听话的,调皮捣蛋的;成绩优异的,成绩落后的;勤奋刻苦的,养尊处优的.....要让这些学生听你的,和你同一条心,就必须对他们了如指掌。管老师在第一章中就支了妙招——了解特殊学生:教师子女有几个?语文学习最放心的是哪些同学?学习好又能管理的学生是谁?最有问题的是哪几个?这样一来,能力强、有责任心、成绩优异的同学,各显其能,帮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能“见招拆招”,将其“收拾”得服服贴贴。
想起20xx年刚工作那会儿,接手的是一个二年级班级,98人的超大班额。由于缺少经验,事先又没有向前任老师了解班级情况,结果吃了一堆的“亏”。万事开头难,开头工作没有做到位,接下来应付的,全是麻烦事,堵心的事。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智力低于常人,二年级了还不会写一个字,连阿拉伯数字也不会写。最恼人的是,他有“多动症”,管不住自己的手脚。科任老师上课,他总在教室里乱窜,活像一只猴子。有时甚至跑到讲台上,向同学们做鬼脸,引得哄堂大笑,让人哭笑不得。一下课,他无论逮着谁,就欺负谁,不是抓伤这个同学的脸,就是咬了那个同学的手,要么就是偷同学的东西。学校举行集体活动,站在操场上几秒钟的功夫,就会有别班的学生哭着来告状.......整天除了上课,我就是在处理这样的矛盾,不停地和家长解释,请求他们的谅解。有不明事理的家长,甚至觉得是我初出茅庐,没有足够的经验管理班级,以至于总是发生这样的矛盾,满腹牢骚.....每天下班时,已精疲力尽,感觉刚刚“打了一场硬仗”,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躺在沙发上,不想起身,常常连晚饭都不想吃。如果在接管班级之前,我就做足了功课,了解了班级中的特殊孩子,也不至于不知所措,身心俱疲。
招数二:俘获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一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这是他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早期曙光。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教学当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教师在学校做再多的努力,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就会事倍功半,教师要和家长积极联系、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实际操作上达成共识,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何跟家长搞好关系呢?管老师第一招:照片“一对一”传家长,每个月每个学生发一张。无论何时何地,家长看到照片,孩子正在教室认真地读书、写作业、看课外书......欣喜之情,可想而知。通过照片,家长看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积极、老师的真心,一定欢喜,一定温暖,有了情感的基础,又怎会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呢?
可每个班,总有那么一个或者几个后进生,做什么事都要拖后腿,面对这样的家长,又如何与之沟通呢?管老师说,99.99%的`家长希望听到孩子的亮点,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是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自己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希望与未来。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一开学,我就将这招用上了。为了化解大班额,六年级全年级的学生打乱重组,我接管了六9班,班上有个孩子叫贺阳,智力低于常人的99.99%。之前他在班上,老师从不要求他写字,六年级上学期报名时,连名字也不会写。我的语文课上,要求他抄课文,多写字,一学期下来,字能组合到一块儿,写得有模有样了,期末考试居然考了20多分。这学期,奶奶带他来报名,我说贺阳有进步了,奶奶很高兴。我检查他的寒假作业,一个字都没写,他奶奶马上接话,他的孙子不傻,就是懒。我要他奶奶在家督促他,平时抄抄生字和课文,奶奶答应得很爽快。我每天检查家校联系本,抄在黑板上的作业,他都能一字不落地抄下,家长也每天给他签字。詹姆斯艾伦曾经在《人的思想》中写道:“一个人会发现,当他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引向光明,他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我想,之所以贺阳5年以来,连名字都不会写,是因为从一开始他的家长就放弃了教育他,认为他学不会。有了这次“正面暗示”,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校携手,才能共建美好的蓝图。
招数三:管理时间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急速推进,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成为了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时间管理的能力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学会管理时间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素养,学校新增了许多课程,提高小学生时间管理的效率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管老师抽丝剥茧,将上课外的零碎的时间合理利用,分成六段,就在我们常常忽视的这些零碎的时间当中,管老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了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力,辅导了后进生,总结了班级情况。除此之外,他还锻炼了身体,备注了当天没来得及做的、明天首先要做的事,记录了当天的教育事迹。就在这一段一段的时间当中,孩子们在发生改变,教师自己也在发上改变,奇迹在一点一滴的酝酿当中发生。
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可每个人的24小时的有效使用长度却完全不一样。对照一下自己,每天都在奔忙,可是一天下来,总觉得有处理不完的事,不是这件事情忘记了,就是那件事遗漏了,一天到晚在“查漏补缺”中度过,班级事情一大堆,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件都没做。总想着回家再做,可一到家,坐到沙发上便不想再动,今天拖明天做,明天想着后天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拖延症”便是这样养成的。时间久了,便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图难。管老师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从今天起,我也要做个善于管理的人,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线带班》中“妙招”信手拈来,管老师真是神通广大!
《一线带班》读书心得 篇2
第一次翻开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是就被他满满的“负责”所感动,一直以来总觉得管老师是作文教学很出色,但是没想到他的班级管理也是这样让我佩服。今年暑假,再次翻开《一线带班》,更多的还是感动,感动着他在班级管理上的细致,这也犹如一道光,让我在新学期接手新班级不至于那么慌张。
班级管理是让学生家长放心。一直以来家校沟通是一个难题,家长的质疑,不放心都让许多教师焦头乱额。管建刚老师在《一线带班》中的“抓家长”这样提到:“一对一”传照片给家长。照片的传送让家长感受学生的在校情况,我很惭愧,虽然有经常给孩子们拍照,但却少有“一对一”,家长们没有相对应的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变化,这其实是我班级管理上的一个漏洞。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还提到“尽量争取每一个家长”。因为我身处珠海最西边的学校,家长们的文化素质不高,我时常会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跟自己怄气,也就放弃对家长的沟通,少了一位家长的沟通就少了一位家长的支持,这给我工作带来的是困扰。反思自己的做法,是没有足够取得家长的信任,没有让家长真正的放心。
班级管理是让学生一天的校内学习时间有规律。“抓时间”,管建刚老师从学生进校早上7:30——17:45,每个阶段时间该让学生做什么,都安排的满满的,这就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分配,学生有了时间的规律,充实了校内生活,而教师就轻易管理。同样作为班主任的我却没有这样细化,总是一把胡子一把抓,时常乱糟糟,对班干部的沟通和指导还不是很细化,对后进生的管理也没有规定的时间,管老师将每个时间细化,这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班级的管理是抓学生全面的学习。管建刚老师在书中提到“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四大抓,从“问”“抓”“点”“条”展现了管老师在班级管理上的细致与积极。管老师提供的这些妙招,是与我们的教学工作是一样的'模式,而管老师的全面铺开,无疑是一面春风,吹拂着常规教育下学生管理的全面性,引导着许多像我一般的一线教师努力前行,也让我们从点到面的引导学生学习,引领他们前进。
《一线带班》让我们领略了大师的朴实和睿智。如果能把管老师的金点子用到我们的带班中,那更是一比巨大的财富。作为一名一线带班老师,看到这本书,感到格外的亲切,接地气儿。我会将书中内容相对应的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
《一线带班》读书心得 篇3
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七个板块中的第五板块抓基础是我最感兴趣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基础有听说读写,管老师关于这四个方面的见解非常细致独到。
第一抓:桌兜和书包。 桌兜允许放一本常用的字典,其他东西必须全部带回家。有专人进行检查,没有带走的东西全部放到讲台,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前无人取走的,全部扔掉。坚持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养成习惯。
第二抓:作业的书写。干净、工整、美观。开学第一个月的每一节语文课,上课铃一响,描红5分钟。写字也要抓后进生,交给写字能手。
第三抓:默写正确率。抄写词语和背诵内容,默写词语和背诵内容,管老师都有很多办法。
第四抓:课文朗读。管老师非常关注抓预习读课文,分为几步:第一步,当堂预习,第二步,不好好预习读课文的学生,第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预习朗读,当天在家里预习了,第二天早上读给老师听。第三步,QQ语音朗读、手机朗读录音,当天晚上发给老师听。第四步,朗读的分层要求。
第五抓:课文背诵。提高认识,提前背课文,开展快背活动,抓后进生的背诵。
第六抓:课外阅读。第一,培养学生对书的尊重心。第二,每个月开展“班级阅读之星评比”。第三,用好早上的阅读时间。第四,晚上的枕边书达人活动。
管老师每个方面的内容都谈得很细,很有示范性与实践参考性,在此我不一一赘述,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一线带班》读书心得 篇4
被这本书吸引,首先缘于作者管建刚老师,他的作文教学系列的书籍小学语文老师都非常熟悉;其次缘于书名——《一线带班》,没有高深的理论,“一线”就是实战经验的积累。翻开这本书,果然像期待的那样实用、接地气。
一、班级管理抓得“全”
看到目录时,我就很震惊了,管老师的班级管理抓得真全面。书中介绍了“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学霸到学困生,从学生到家长,从课堂
《一线带班》读书心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