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024-06-073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在我们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很多抱怨,于丹说,“什么是抱怨?也有的人说它是一种宣泄,一种平衡,它能把觉得不如意的事情发泄出来。我们常常会给抱怨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这一切是在我们生活中不自觉发生的,并不完全见得是在你怒火中烧或者烦躁不堪的情况下的调节和宣泄,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中大家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抱怨的人会说生活的这么累,因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也不会埋怨生活,因为他知道,失与得总是同在的,我们做不到从不抱怨,但我们应该让自己少一些抱怨,而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抱怨成了一个人的习惯,就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已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诚如《做不抱怨的老师》书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长久以来,我们教师这一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引发的焦虑、抑郁、担心等负面情绪正在悄悄侵袭我们的身心,我们教师成天也就唉声叹气地过上了日子。经常听到老师抱怨(我也曾抱怨过):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怎么这么不爱学习?怎么这么小就想着喜欢呀、爱呀?怎么家长都不管……那些坐不住的孩子,连带家长,似乎就成了我们最大的麻烦。

  可是家长又会怎么想呢?“老师有点小题大作了”,不就是上课开了小差吗,提醒一下,下次别这样就行了;不就是跟同学闹点矛盾吗,他们现在不是好的很吗,告诉他们下次收敛点,别太冲动就行了;这次作业没做好,确实是家中有事,他也只是偶尔没完成吗,告诉他别再出现这样的事了就行;考试成绩不好,他也就这水平,我以前也这样……其实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有没有放弃学习。只要他还在努力,只要他还能接受你的话,我们就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相待。

  当我读完《做不抱怨的老师》,我明白了,抱怨环境不如自己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生命成长。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情况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咱们在校时间长,孩子一人在家,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还学会了做比较简单的饭菜;教师的平均寿命太短,咱们控制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我们必须发展,只有发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别再抱怨,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阅读好书、研究教学等有意义的事情上,用心平气和的心情,远离浮躁的心境,来细细品读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累了,伸伸懒腰;困了,看看远处的风景;烦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厌了,找家人说说内心的苦闷,让倦怠从此随风而去……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阳光老师,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做不抱怨的教师,做不抱怨的人,做不抱怨的工作,过不抱怨的生活。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有什么事直接对别人说出来会好受些。但,当我遇到《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后,才发现有很多误解。不知不觉中,我把诉说演变成了一句句的抱怨,并在他人的“无语”中越行越远,负面情绪笼罩着我,我充满着负能量在影响着甚至毁坏着别人的快乐。

  毕业,意味着从象牙塔里出来了,意味着长大了,意味着将要面临很多的压力,当然随之而来的就会是各种各样的抱怨。当你想抱怨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有很多可抱怨的:无聊的工作,没按时到的公车,八卦的同事,极品的亲戚,不听话的学生……这些抱怨会把你变成一个有口臭的人,人人都会远离你。

  其实,每当我们想抱怨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也是我们需要行动的时候。于丹说:“抱怨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地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

  让我们行动起来:

  一、不抱怨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确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愉悦快乐的心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他们没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就会抱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一名教师,那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能把快乐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浪费在抱怨上,那么这个人终将一生碌碌无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得更好。喋喋不休的抱怨,注定于事无补;若想拥有美好前程,就要抛弃所有抱怨,学会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二、不抱怨压力,从压力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个中关键在于不抱怨压力,而是找出压力、利用压力,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积极面对人生,进而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

  生活和工作中有压力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不能让压力变成我们的累赘,变成我们颓废、悲观的根源。

  抱怨与苦恼的真正根源,并不源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而在于我们对它持有的态度。纵使是“恼人”的事情,换一种心情、换一个角度看待,也能让人感到心满意足。

  三、不抱怨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他人完全满意。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关爱、理解与宽容。对待学生,我们教师更应如此,孩子们也都只是普通人,不要像对待天之骄子一样对待他们。我们允许学生们出错,给他们改正的时间。诸如“这届学生基础太差,该怎么教”“某某同学太笨,怎么还不会”之类的抱怨,完全都是庸人自恼。学生成绩有差异是正常的,尽管如此,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发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并培养他们的闪光点。孩子们有了信心,我们有了希望,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抱怨。

  总之,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人不安。我们要远离细菌一样的抱怨,把抱怨的时间用在提高自身能力上,让我做一个不抱怨自己、不抱怨家人、不抱怨工作、不抱怨压力、不抱怨学生的不会抱怨的教师!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我们校长非常喜欢看书,经常向老师学生推荐一些书籍看。今年放暑假前,学校老师人手一册《做不抱怨的老师》,老师们在暑假掀起了读书的热潮,有的老师还推荐给自己的家人看。大家都深深被这本书吸引了,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它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我非常赞同书中的很多观点和方法,这本书,不仅让我、也让我的家人受益匪浅。

  女儿今年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感觉给她看看这本书非常有必要,当给她看这本书时,她边翻书边说,这是给你们老师看的,可一会功夫,她就入了迷。正如一位同行所说,《做不抱怨的教师》,这个名字可以更换为好多啊,比如,做不抱怨的领导、明星、大老板。

  抱怨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地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对社会的价值、对他人的承诺,其实都体现在行动上。爱是一种行动,善良是一种行动,慈悲是一种行动,这一切靠抱怨是无法实现的。

  如何做到不抱怨,我们要想清抱怨会带来什么好处?抱怨的好处无非是获得他人的同情,证明自己的无辜,获得心理的平衡,再往后想,就很空洞。不抱怨呢,就是不给自己放纵的借口,觉得自己有最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充足的智慧和行动力可以让事情转危为安,学会一个人独立承诺责任,能改变自己,就能帮助他人。

  当然,我们说的不抱怨,不是说无论遇见多难受的事情都沉默和闭嘴。大家都看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张大民一个下岗工人,妈得了老年痴呆,妹妹白血病,弟兄几个争一间房,自己的小屋还长棵树……但是“贫嘴”两个字是他解构苦难的一种方式,他能调侃,不把这些事情当回事。

  想要做到不抱怨,就要学会接受。这种接受要从接受自己开始,中国老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不抱怨,接受命运赐给你的东西,不是认命,不是容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在接受的前提下,迅速找到你与这个境遇相逢后的最佳方式,找到去改变它最大的可能。

  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人是有行动力的。从小事做起,只要坚持就能改变自己。诚如书中说的,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停止抱怨,在好事发生时表达感激,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当我首次看到《做不抱怨的老师》这本书时,我就产生了两个质疑,第一: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不是从事教师或与教育行业相关的人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在我们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很多抱怨,于丹说,“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