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精选32篇)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1
每人心中都有一个“盼”字,有的同学盼望早点放暑假或寒假,有的大人盼望能早点发工资,还有的老人则盼望能早点看到外出的亲人。而我,却最最盼望春节。
我盼望春节,是因为春节的街市最热闹!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欢声笑语。街旁有卖格式对联的,有卖大红福字的,有卖各种鞭炮烟花的,有卖红包纸壳的,还有卖火红灯笼的。街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个个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超市里大人们纷纷购买年货,孩子们东跑西追地寻找着自己想要买的礼物,就连那气球娃娃活蹦乱跳的。
我盼望春节,是因为春节的亲情最浓!家家户户围坐在客厅有说有笑的:爸爸、伯伯和叔叔在讨论着新闻,妈妈和婶婶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地准备年夜饭,姑姑和奶奶在唠叨家常,我们呢,则东跑跑,西跑跑的玩着游戏。我最机灵了,见到有亲戚朋友主动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到了稍晚点,我则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到长辈那,让他们给我们糖吃……
我盼望春节,是因为春节的饭菜最香!“吃年夜饭啦!”妈妈说完,我们就开动了!我可是“食肉动物”,什么鸡鸭鱼肉呀,全都被我干掉了!长辈们看到我这样,都怪我不够淑女呀!“不怕不怕!能吃就行!我说道。
我盼望春节,是因为春节的夜空最美!吃过年夜饭,我们来到楼顶,开始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天空!有的像一朵巨大的金黄的秋菊盛开,有的像一位仙女,舒着腰身、探着脖颈,挤着媚眼在千万目光的青睐中徐徐绽放,还有的`像一幅巨大的祥和壮丽的流彩画……真是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呀!
我盼望春节,春节不仅是对新的开始一种期盼,也是对逝去的岁月的一种留恋之情!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2
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兔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特别注意读春联,在写春联中去解读春联,值得一提的是领悟欣赏了三幅独特的趣联:
其一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巧用数字和谐音,补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种意思。字面看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没“东西”。我理解应为“缺衣、少食、 没东西,这家人很穷。
其二”上联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联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横批。字面上看,上联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为丰富,即丰衣(壹)壹,下联足够多的“拾”可以理解为足食(拾),“丰衣足食”正好配为横批。我理解这幅对联要表达的是:有衣、有食、丰衣足食,生活很富裕。
其三是“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缺横批。这是妙用多音词不同读音构成的一幅趣联。真正意思的读法是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联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据说这是一位从事豆芽生产的人写的对联,他希望自己生产的豆芽天天长(zhang),天天长(zhang)长(chang)。我给配一个横批应该是:越长(zhang)越长(chang )。
通过学习春联、书写春联。使我懂得了中国的汉字十分丰富。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节日里春联衬托了节日的喜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我爱中华民族文化, 我喜欢学习、书写春联。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3
盼着盼着,春节的脚步近了,大家穿上了羽绒服,盼着春节的到来!
说起春节,我的语气里总是充满了向往。春节对于我们全家的意义都十分重大。因为过春节不仅能收到奶奶给我的大红包,还能和家人团聚,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每当听到那熟悉的乐曲想起时,我的心里总会沸腾起来,虽然这些都令我兴奋不已,但我最期待的,还是奶奶做的一手好菜了。
我的奶奶,可正所谓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她做的菜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吃,而是堪比酒店大厨。知道我家为什么很少去饭店吗?就是因为有奶奶。每每有客人来时,奶奶便会拿出她的看家本领去招待客人,什么“红烧狮子头”啊,“清蒸鱼”呀,“糖醋排骨”啊,“凉拌黄瓜”啊,“土豆烧牛肉”啊,“排骨汤”啊,通通不在话下。这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奶奶做的土豆烧牛肉,土豆的表皮稍微有一点脆,土豆里面却很软,入口即化,牛肉也是经过奶奶再三挑选用的,都是最新鲜最嫩的,就是因为食材好,所以做出来的牛肉也很嫩。牛肉吸收了菜里的汤汁,嚼起来味很足,也很劲道。
奶奶不光菜烧的好吃,还会腌制小菜。就比如说“萝卜干”吧!奶奶腌的萝卜干清脆爽口,微微有点辣,是我的最爱。有了它,我的早饭小菜就解决了。
奶奶包的包子和饺子也很不错哦!包子外形美观,娇小玲珑,只有小半个巴掌这么大,咬开薄薄的外皮,里面的馅也别有用心,香菇和肉切成丁,胡萝卜切成细条,荤素搭配,健康美味!再看看饺子,一排排放得多整齐,好似小哨兵一样守护着我家的安全。咬开以后,汤汁流了出来,很鲜,很香!
奶奶做的美食数不胜数,每一种都是我的最爱,所以春节即将来临,身为“小吃货”的我最期待的,还是奶奶做的“绝世美味”哦!
盼着盼着,春节的脚步近了,盼着,盼着,春节要到了……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4
春节过后我们开了收心会,分为三大流程:春节、春运、春天。春节,同事之间相互拜晚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共同祝愿淄博站春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共同分享幸福。春节期间值班,我被安排在出站口岗位上,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我一想到能为了更多的同事姐妹们与家人团聚,感到高兴,能为更多的旅客服务感到高兴,旅客走亲访友,脸上带着喜悦,手里提着礼品走进我们车站,我们更应该热情的接待他们,理解旅客着急赶车的心情,让他们乘坐尽早一班车,那天主要还是免费儿童特别多,清点人数特别不好点,第一遍点半票儿童,第二遍点免费儿童,第三遍点总人数与核定定员,比较难点的是抱着的小孩也已经购买了半票,所以点人数的时候每个小孩需要看票或问一下,以免造成错成,漏乘现象,保证安全顺利到达终点。春运,一年比一年感觉到客流的下降。
客运市场的不景气,我们更应该提升我们的服务,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改变自己,十字文明用语的使用,珍惜进站的每一位旅客,积极卖三产,来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益。春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艺考生来了,我们做好迎接艺考生的准备,准备工作用具,喇叭,绶带,三产销售,艺考直通车标福,站内准备迎接开学的学生,过后是春暖花开,踏青,春季旅游开始了,走出去营销宣传,我们积极的行动起来吧!
春节已不知不觉过去,我们在春节假期中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同时,20xx年的工作也慢慢步入正轨,为了让大家收回过节的那种慵懒的状态,14号下午在活动室领导带领我们,开展以〃春节,春运,春天〃为主题的收心会。
首先,每个人借春节送上祝福语,这种面对面的拜年已经很少了,就算过年同事见面最多就是一句〃过年好〃,大家都是微信,qq各种网络群发祝福,连短信都很少了,这种方式拜年感觉亲近温暖。再就是,领导分析的节后综合症,我也把每一条病症分析看看我身上也是否出现。其实,作为新员工,这是我参加工作经历的第一个春运,很荣幸领导能委任我参加春节加班,本来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幸好有同事的帮忙,没有遇到大问题,也让我切实的锻炼了一把。但是从我参加工作,通过与同事的交流,以前真正的客流高峰,我几乎没有遇到过,所以我还需要加上业务知识和处理突发状况的学习,以后我总有独立面对的一天,所以我要继续充电,继续成长。
冬天已经悄然过去,春天已经崭露头角,我们已经感到春天的脚步,万物复苏,春天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希望,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伴随着春天的寓意,我们要加快步伐,牟足干劲,为总站为大家为自己一起奋斗加油!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5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它是正月初一。
春节的前一天,爷爷把一张古老的桌子搬出来,又拿出一些红纸,我想:这不是要写春联和福字吗?我也想写一写,于是,我勇敢的走上去,可一拿笔,手就开发抖,好怕写错呀!“加油!加油!璇璇!”哪里来的声音?原来是爸爸在鼓励我!听了爸爸的鼓励我有勇气了!我一边写,一边读,写下“一年好景同春到,四季财源顺时来”。还好没写错,爸爸将我写好的对联贴在了门口,看到自己写的对联被贴上了,我心里觉得非常开心。
最让我难忘的是晚上放爆竹,爸爸拿出一个五光十色的爆竹,点燃后,爆竹发出了美丽的彩光,光彩夺目。在彩光中我看到了一个身影,那是爷爷,爷爷拿出一个像蜻蜓的爆竹,点燃后,它飞了起来,像一只在空中飞舞的小蝴蝶,美丽极了。弟弟和我拿出三角光爆竹,点燃后,发出了五光十色的彩球,好像天上小星星,在对着我们眨眼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真是一个欢乐又喜庆的节日!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6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这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刚起床的我快速的穿起妈妈帮我新买的新衣服,走到外婆家门口的一块空地上,迎接“年”的到来!一早上,烟花,鞭炮,爆竹······响个不停,这就是年的欢呼声,这是“春节”的喜悦声!
当我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时,就听见妈妈在为妹妹讲“年”的来历时,我也凑过去听,妈妈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人们就想尽办法对付‘年’,经过几次与‘年’的斗争,终于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听完了妈妈讲的故事,我好奇地问:“妈妈,过年为什么还要给‘压岁钱’呢?”妈妈说“因为希望你们不要长那么快,压住你们的岁数!”这时爸爸从厨房里走出来,说:“错了,离正确的答案差‘十万八千里’呢!”
“其实,传说很早以前,有种叫‘祟’的小妖怪,除夕深夜出来,喜欢用手摸睡得正香的孩子头,孩子往往被吓得哭起来。到了第二天,不是头疼发高热,就是变成呆子,弄得民间有小孩的人家不敢睡觉。有户人家夫妇俩,五十多岁才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八仙路过此地,算到这家孩子有难。八仙于是变成八枚铜钱,守在小孩身边。孩子入睡后,夫妇俩用红纸把铜钱一包,放在孩子枕头旁边,并吹灭灯上了床。半夜,‘祟’出来,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一道道闪闪金光,吓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了左邻右舍。以后家家效仿,逐渐就演变为‘压岁钱’。”
“啊!原来‘过年’和‘压岁钱’也有这么多的来历呀!”我高兴地欢呼起来!
我们慢慢长大,年得味道却越来越淡,人们已不再注重那些繁琐的习俗,过年的娱乐方式也在不断翻新,这些古老而有趣的事儿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父辈的老去,我们对这些事儿更是几乎没有继承,留下来的只有脑海深处那些无法抹去的儿时的记忆。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7
过年真好过年真好,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一进腊月,就渐渐地露出了过年的气息。特别是腊月二十三过后,人们就真正地开始忙活起过年来了。最难忘的是除夕,这一天才是迎接新年到来最重要的一天。一大早,妈妈就忙着做菜做饭,爸爸忙着打扫卫生、贴对联,我则把鞭炮拿出来晒了又晒,准备“爆竹声中一岁除”。
年夜饭真是丰盛,没有什么客人,但十个八个的菜都端上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美酒,喝着饮料,吃着美味的饭菜,很自然的,话题就是总结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我的心中感觉很充实。晚饭后重要的活动项目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到深夜也不休息,大人们说这叫守岁。从下午时分一直到凌晨,接连不断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早已按捺不住了,几次想燃放那晾晒好的鞭炮,可爸爸不同意,说是凌晨时分燃放才更有意义。
凌晨十二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和爸爸将鞭炮点燃了,听着那阵阵鞭炮声响起,看着那片片礼花在空中闪耀,我兴奋得连蹦带跳。鞭炮放完了,春节联欢晚会也看过了,我竟然毫无睡意,妈妈劝我早些睡,说是明天一早要回老家拜年呢。除夕过罢就是初一,回老家拜年,不但会得到大把的压岁钱,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就这样,鞭炮声会“噼里啪啦”地从除夕一直响到十五,这才算过完年。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周围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脸。各户人家都在门上贴上了喜庆的对联。
今天过年,我回到了老家。我穿着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开开心心的来到外公家,给大家拜年。拜完了年,我们几个孩子的手就开始痒痒了!"不如我们大家去买鞭炮玩吧!"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我们立马跑去买了几盒鞭炮回来。只听见"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我也不甘示弱,拿起一盒"大红鹰"放了起来。我一扔,一不小心,居然扔到了草地里。突然之间,我的眼前只看见了红红的一片。大人们赶快跑过来救火。我居然呆呆的站在哪里,我想:这次我可闯了大祸了。经过那一次以后,我可不敢在乱放烟花了。说完放烟花的事,就要来说说我这个"吃货"最喜欢的晚饭时间了。
大家全部都围在一起。餐桌上的饭菜真丰富,看的我眼花缭乱,不知先吃那个好。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我正高兴地吃着饭,小姨娘突然问道:"赵斐,你今年期末考试考得好不好,考了几分呀?"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给吓到了。"我。我。"我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是不是考得不好呀,考得不好,我们就不给你压岁钱了呀!"小姨父也说道。"我这次期末考语文考得还行,数学不怎么好,科学和英语都考得很好"我骄傲的说道。
大家听到后,都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来。吃完晚饭后,我们大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随着夜色的降临,外面的鞭炮声也是时时阵阵,断断续续的开始响起来了,欢快的声音一直荡漾在房间里。"噼里啪啦!"新的一年,在烟花声中开始了。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篇9
放寒假了,要过年了!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下一年,20__年,新年,是我们的本命年:虎年。还有就是我们要去热闹的重庆中那一片低矮房子的土地——老家大足。
我和我弟、妈妈乘飞机去了大足,爸爸和哥哥则在家自己过年。我们乘上了飞机,离开了老家,去另外一个老家。飞机飞在高高的天空中,飞在云海之上。云,飘着飘着,白啊!映出了离开爸爸的伤感,也夹杂了要见到外公外婆的开心。我看着那飘着的白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只是可能觉得好看,呆呆的看着。不久,下飞机了。一下飞机,就感到了空气里充满了麻辣的味道,我们乘车行走2个多小时到了大足。
那是,天色已晚,来到了大舅妈家。当时,外婆和外公都不在家,刚好出去逛街了,于是我们跟大舅妈、大舅、二舅聊了一会天。这时听到一声清脆的门铃声,妈妈立刻跑去开门,外公外婆回来了。我们高兴叫着: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妈妈则拿出给外公外婆大舅妈等人买的衣服给他们试。我们在谈笑声和浓浓的欢聚情中度过了来大足的第一天。
第二天一醒来,就听见了炮声。我们则做了会儿作业出来休息。我们大足一家人中午去外面吃火锅。人可多了,还有几个哥哥姐姐也也一路来了。大足的一路灯灯火火,一条靠河的路,另一边全是烧烧烤考的烤羊烤兔之类的。我们到了目的地,坐了下来。一桌人说说笑笑,过了一个愉快的中午。下午,几个大人在家里聊天,又有几个串门的,可热闹了。我们在家中大吃一顿,并开始看春晚。边说边聊,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初一、初二、初三……直到初五的情人节,我们坐着川哥的车离开了大足。
第二天,也就是初六。早上在江北机场,我们告别了川哥,告别了翠姐,告别了重庆,告别了那一篇热闹的城市和那一篇
关于过春节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