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

2024-06-071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通用6篇)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 篇1

  盛夏,北方乡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白云缓缓地飘动,柔嫩的柳丝低垂在静谧的小河边上。广阔的三晋大地上农民正在辛勤地劳作,为的是秋天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酷暑中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一个大学生更应该重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7月16号怀着满腔热情我再次走进了山西省恒雁晋剧团,随团参加下乡演出,奔着心中那个梦想进发。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大家庭,像久别的亲人重逢,十分激动,我受到了大家热情的招待。四处奔波,居无定所的晋剧生活又开始了,在我心中这种生活永远是幸福的。

  此次出行的第一站是平遥县古陶镇闫壁村,舞台是临时搭建的,住宿的地方还行,这儿离平遥古城很近,有很强烈的文化氛围,据说闫壁村每年都要演戏,除了晋剧还有太谷秧歌。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酷热的七月,演员还是得穿厚厚的戏曲服装,扎着靠旗,头被网子和水纱紧紧地包着,在舞台上还得做各种动作,让人看着都挺难受的,一场演出结束后服装都被汗水浸湿了,晋剧人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

  我这次随团的主要任务是《火烧庆功楼》的朝臣和最后一晚的清唱,这次来比上次更熟悉剧团的业务,更了解和适应这里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

  随团的还有我县闻名的鼓师蒋仁义老师,他对我的演唱评价很高,并在动作和唱腔上对我进行了指导,他很支持我对晋剧艺术的喜爱和钻研。蒋老师在晋剧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本团的演职人员大都是他的学生,他们现在都是团里的骨干,蒋老师为我们昔阳晋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平遥演出期间,我见到了山西戏剧职业学校的副教授闫斐瑜老师,她现在是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的负责人,是我省著名的晋剧须生表演艺术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晋剧的改革、创新和教学,近期准备在我团重排大型现代戏《杜鹃山》,重振晋剧现代戏雄风。我们谈到了现代晋剧的发展,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使晋剧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向前。晋剧观众趋向老龄化,年轻人不能正确定位晋剧艺术的地位,闫老师也非常支持我们年轻一代喜欢晋剧艺术,晋剧的明天要靠我们年轻一代,晋剧艺术只有在年轻人中发扬光大,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进一步了解了晋剧,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晋剧专业知识的空白,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我更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着振兴和发扬晋剧艺术的伟大使命,面对这些,我将会努力克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晋剧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500字篇六

  20xx年8月13日,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医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师生在XX市团委的领导下,一行30余人前往XX县进行"团旗飘扬耀边境---八桂青年,千里边境城市互助建小康" 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受感触。

  我们从出发,经历一天的车程,于晚上十点终于到达XX县城。

  一路车行,唯一的感觉就是山多,山山相连,这是我对那坡的第一印象。

  由于那坡的大山比较多,必然导致这里的道路极不方便,交通的不便带来的后果就是经济的发展滞后。

  8 月14日,我们来到百南乡,为百南老乡进行一场慰问演出,接着,我们来到了新村,新村是在XX市委的帮扶下,有三个村屯组建而成。在以前,由于天然条件的制约,村民的房子不得不都建在山顶之上,在山上,缺水、缺点、生活很不方便,人均土地占有率不足0。2亩年收入不到九十元钱。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养猪生存。村民的生活极其困苦。在XX市委的大力资助下,终于在20xx年在阴阳山山腰间建立起了新村,在这里不仅可以接通上了水、电,还为新村建立了学校、成才信息站等。让在这里的人们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信息。

  据说,在其他的某村里,在学校门前的篮球场上打篮球,如果不小心,把球弄到外面去,就会掉到山下。要去见这个球,还要准备带好一顿饭,才可能捡回篮球。想想看这样的条件,人们怎么发展?

  那坡由于海拔较高,而又山峰多高大。因而在与水资源方面不是很足,

  在水田方面,人均占有率低,是因为很大部分的田地是梯田形式,然而又不是大面积的梯田种植。有的一座山上自由寥寥的几块田,这样的自然条件,限制了人们大面积种植水稻。

  8 月14日,新村,我们在进行完捐赠仪式和成才服务站后,我们参观了一趟新村的村民村庄新貌,他们都已经住上了新瓦房。但我们也看见了许多的落后的地方,由于这里没有好的地方放牛,所以牛和猪一起是圈养的。看见村民收获回来的玉米果实。有的挂在门前,有的在路边。不多,而且玉米颗粒小而不饱满。一穗玉米很多颗粒不足一半。这样的果实原因是很多,水资源的却发展一定的原因,在新村的山脚下,就是一条小河,但常年都是混浊,含有大量的沙土,极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当然种植的不科学也是原因,我们可以看见村民收割完后的地里,里面的杂草高过了玉米秆。这样的在地里竞争生存的条件下,玉米如何可以生长的好?

  8月15日晚一场暴雨,使得边境公路多处塌荒,道路严重堵塞。据说环边公路是刚修葺好没有多久的,这种不稳定性,滞后了那坡多方面的发展。

  XX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与云南省和邻国越南接壤,这里群山连绵、嶙峋突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世居着壮、汉、苗、瑶、彝等五个民族。全县19万人,几年前这里曾经是土壤贫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缺水缺电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各方面的帮助下,那坡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宽敞平坦的柏油公路已通到各个乡镇、村村通电通水、电信设施完善。每个乡镇都有卫生院、文化站,基本上实现六年义务教育。

  以人为本,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违背的。

  来到那坡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给我最大的感触地还是在这里的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热情、好客,对外界又是那么的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

  那坡的人们生活简单、清苦,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兢兢业业的守护着自己的土地,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壤上,没有太大的苛求,只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让孩子可以读上书。

  这里的孩子,是那么的富有朝阳,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渴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然而,他们又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孤助无援,当我们站在他们的面前的时候,可见他们闪烁的眼光,我们的心为之一怔,这就是我们的那坡老乡?看见他们的穿着,我们有一种想把身上一切的物品都送给他们的冲动。但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8月14日,新村。这里有纯朴的民风,也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建立新村的之时,我们党的好儿子-苏少勇,为了让各家各户能够尽快的使用上沼气,不分日夜的辛苦,终于在建沼气的时候,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又有多少这样的事迹、这样的英雄呢?为了山区的发展,为了祖国的富强,默默无闻的奉献他们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奉献他们的生命。

  8月16日,我们来到百都乡弄陇村,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我们最可爱的人---驻边部队。在这里我们合作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军人一直是我最崇敬的人,而他们更让我钦佩。他们为了祖国的领土边疆完整,为了人民的安全,不惜来到边疆之地、贫困之所。这里冷清,但他们的内心不冷,他们满腔热血,以最高的激扬守卫着祖国的疆土寸尺不失;这里寂寞,但他们的内心不孤独,他们军民一家亲,常常以热情的姿态为周边的村民服务;这里苦闷,但他们的内心不苦闷,在每日的训练之余,也不失的排练节目,种植蔬菜,为平日的生活增添一道风景。在演出中他的节目业余而不业余,他们的节目不仅仅是用精彩可以形容的,个个都不乏军人的气度。他们的节目真诚,都无不反映了热血男儿的激情。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更深的懂得了什么叫奉献;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更真实地了解了什么叫付出;我更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更确切的明白了什么是无所求。如果他们有所求,求得也是过的富强、人民的和平、父母亲友的安康。

  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纯朴的民风,学习到了基层团委紧密配合党组织,深入群众开展工作朴素扎实的工作作风,看到了"三个代表" 思想在这里取得了显巨的成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先进的生产力才能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让时代更加绚丽,只有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让民族复兴、民心永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团中央、教育部布置"三下乡"活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倍觉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努力。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 篇2

  炎炎夏日,漫漫暑期,往年总是在家或颓废糜烂或肆意挥霍的我,今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山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迄今为止过得最有意义的暑假,那也将会是人生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从5月23日第一次队伍见面会到7月20日正式出发,经过将近60天的准备——课题资料收集、完善课题目标、队名队训确定、环保NGO等外联、拉赞助、问卷设计、环教准备、路线确保、实地拉练、队服队徽队旗设计等等——为期12天的“绿色长征”“绿色播种”奖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09暑期北京周边农村废旧家电回收现状调查暨“e路向北”队终于带着充分的准备踏上了征程——充分?的确,最初我们是这么认为的。

  挫折不断的第一天

  第一天,我就把我们最重要的环教道具巨幅喷绘落在了去怀柔区汤河口镇的公交上……顿时感到事态严重的我和小山想要马上叫车将其追回,却被队长狼以及目目阻拦。我永远也忘不了狼队当时严肃的表情和坚定的语气:“队伍绝对不能分散!”之后在等车的时间里,狼那始终紧锁的眉头和小山自责的神情至今仍历历在目。愧疚,是我后半天唯一的心情。

  “十分充实”的第一天并没有这样结束。下午我们在宝山镇宝山寺村第一次试做了调查问卷,结果出乎我们任何人的意料……当天晚上21:00全员洗漱完毕,开始开会。经过2个小时激烈的总结和讨论,负责问卷调查的记录委员小山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重新设计一张问卷!——是的,在真正试调查过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设计的问卷漏洞百出、问题不全面、目的不明确。我们开始反省当初在拉练时没有试调查、前期准备时没能结合调查分析设计问卷、或者我们根本没能认真对待过这张关系到我们暑期课题核心的问卷。作为“瓦力”行动的负责人,我已经有过设计问卷、分发问卷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经验,辅佐小山更好地完成这次暑期的问卷调查工作本事我义不容辞的任务……对此,我感到很惭愧。扯远了,这是后话。

  于是,又一轮激烈的讨论开始了。这次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拍案叫绝、愤然离席等精彩画面不时上演,甚至引来房东的责难……我们一次次明确思路、一次次认清现实、一次次确定目标,伴着一些人的困意、一些人的争吵、一些人的放弃我们终于在凌晨2点结束了会议,设计出了当时我们认为最完美的“e路向北”队的调查问卷。很庆幸我能够始终跟着大部队的思路走、成为获得问卷终稿的贡献者之一。

  我想,这样一群思想、观念各不相同的人,任凭思想冲撞、语言冲突,冲击再冲击、磨合再磨合,最终走向同一个终点——这样的故事,不会再有。

  喜忧参半的问卷调查

  从整体上来说,我们的问卷调查做得比较成功。我们十一个人在十二天的时间里,辗转北京怀柔、密云、平谷、顺义、大兴五个区,宝山镇、汤河口镇、溪翁庄镇、韩庄镇、杨镇、大孙各庄镇、瀛海镇、黄村镇八个镇以及各镇周边的二十多个村庄,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75份。

  报完一大堆数据,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熟悉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那些总带“门”、“沟”、“庄”等字的村牌、那些总爱冲人吼的看门狗、那些或拒人门外或诸多抱怨或笑容可掬或明白事理的村民们——我们从最开始胆怯、羞涩,到渐渐大胆、熟练,再到最后疲倦不堪……我想,无论我们遇到了多少挫折——是炎炎夏日被阳光暴晒?是被看门狗吓破胆?是被人当作推销员或是骗子?是被旅店老板娘敲诈?是碰到村头霸王?还是看到副队瑞景花了两个通宵做出来的宣传册被人拿来垫屁股?——我们并不在乎!因为无论过程怎样,我们的的确确听到了村民们的心声。我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到了北京周边农村废旧家电回收的大致现状,包括村民的一些认知度以及意愿,还有现存的回收渠道等等。

  在返程前一天也就是7月31日的队员日志中自己曾这样写道“今天下午的调查实在有些小不爽,不想多说了。我只想记住,至少要清晰的记录下那些美好的——无论做问卷的过程多艰苦、多煎熬,只要对方最后的一个微笑,一句‘进屋喝点儿水吧’或是‘留下吃顿饭吧’就能让所有的辛酸得到回报。当然,我们一定要以最好的,至少是我们能做到最好的成果来报答那些微笑,以及那些支持、建议,甚至是中肯的批评或是非难……”

  “你们调查这些没用!”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的确,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中是最“无力”的群体之一,我们没钱、更没权,但我们有那一腔热情和那一股冲劲!我们只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秉持自己的信念前进。即便我们只是一支11人的暑期实践队伍,即便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我们也始终相信,只要有一个人被我们影响而产生了环保理念,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将会更加美好……是的,对此我们深信不疑。这也是我们坚持做环教的根本原因。

  跌宕起伏的环教

  “环教”是“环境宣传教育”的简称。作为“e路向北”队的环教委员,我十分得失职。可能心中总是存着一丝侥幸心理吧,自以为环教作为此次暑期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远小于问卷调查,所以可以有所懈怠……于是,直到在汤河口镇的一个花园实地考察第一次环教场地时,我似乎仍不清楚环教委员应当做些什么。想起自己少的可怜的仅有一次的初中环教经验以及那片空泛得不能再空泛的环教计划就觉得无地自容。

  就在此时,狼队给我上了作为负责人十分重要的一课。7月22日汤河口镇第一次环教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召开了环教准备会。我的不知所云遭到了众人的质疑,环教单调的内容也让队友们感到有些不满,于是我头脑发热、彻底混乱了。已经不记得当时狼具体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最后有人要我去屋外冷静一下……那天晚上满是星星的夜空和生平第一次见到的类似银河的景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连同狼教会我的东西一起。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备果断的决策能力、统筹能力以及沉着冷静的判断力 ,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我所欠缺的。无论是在作为‘瓦力’行动负责人时还是作为e队环教委员的这段时间里,我总会不断地发现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害怕失败甚至让我在今天下雨的时候很罪恶地期望它不要停(环教开始前下了一场大雨)……相信在这条路上还有太多失败等着我去遭受,太多错误等着我去犯,但至少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队伍里,我不会是一个人奋斗,我坚信。”7月22日的队员日志中我如是说。

  的确,在这些可爱的人才们的努力下,一共三次的环教活动都十分成功,无论是从现场气氛还是受众人群上来说 。这里也要特别感谢经验丰富的来自兰大绿队的火山同学的指导。尤其是第三次环教,参与人数将近10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孩子。在“孩子王”火山的帮助下,现场秩序也很不错,最后我们还跳了山诺舞、唱了山诺之歌,然后恋恋不舍地和孩子们挥手道别……忘不了孩子们之气的脸上不舍的神情,忘不了那一声声“下次再来玩”的邀约……我们的信念留在了哪里,留在了孩子们的脑袋里,而他们的笑脸也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这是一段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

  ……

  这段暑期还有太多想说、不想说,可说、不可说的故事……就让我和我那十个今年暑假多出来的亲人们独享这份记忆吧……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 篇3

  蓝天,白云,炎炎的夏日,一排排绿油油的葡萄地和一片散发稻香的田野;一列列白墙琉璃瓦的小屋,屋前的盆栽和池塘;错落有致的健身器材和石制棋桌,内容丰富的板报窗口;整洁的村中小巷,明净的农家小院;村宣传栏前细致的文字和数字。这就是我眼里的吉安县横江镇政府和村民一同切实贯彻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后,一起努力打造的美好的新农村生活。

  激情似火的七月,为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和组织学校广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全省决定开展以“科学发展,加速崛起——青年勇当先锋”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到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感受水深火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锤炼自己,锻炼自身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南昌航空大学经管学院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江西实际,特别是农村基层实际,结合经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组织了4名青年教师和34名学生以2支重点服务队和一支小分队的形式下到基层,经过申请,我光荣并且有幸的成为赴吉安横江镇重点服务队中的一员。

  (一)活动准备工作

  结合全校“科学发展树新风,和谐共建新农村,青年勇当先锋”的建设要求,江西各大高校“三下乡”服务队都蓄势待发,我所在的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赴吉安横江镇重点服务队也整队完毕。为确保我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学院团委书记李淑贤老师在动员会上特别强调:同学们要发挥经管学院自身优势与特点,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三下乡”活动。之后,由经济学辅导员孙琳老师和市场营销辅导员李钊老师带领的12名同学带着全院师生的期望,以及一千余册捐助图书和新农村建设有关宣传材料出发到吉安县横江镇。

  在这支暑期“三下乡”社会服务队中,我作为一名大一的新同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通用6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3000字 篇1  盛夏,北方乡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白云缓缓地飘动,柔嫩的柳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