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六篇(通用)
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2、空间与图形领域: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二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1、上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培养学生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让学生养成口头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5、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达到95%以上。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抓中间,带两头”养成学生之间互相帮扶的作用。
单元,日期,内容,课时
第一单元
2月14日,十几减9,1课时
2月15日,练习一,1课时
2月16日,十几减8、7,1课时
2月17日,练习二,1课时
2月20日,十几减6、5、4、3、2,1课时
2月21日,练习三,1课时
2月22日,复习(一),1课时
2月23日,复习(二),1课时
第二单元
2月24日,认识图形,1课时
2月27日,练习四,1课时
第三单元
2月28日,数数,1课时
3月1日,数的读写与组成,1课时
3月2日,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3月3日,练习五,1课时
3月6日,数的顺序,1课时
3月7日,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3月8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1课时
3月9日,练习六,1课时
3月10日,复习(一),1课时
第四单元
3月13日,复习(二),1课时
3月14日,月考
3月15日,我们认识的数,1课时
3月16日,复习检测(一),1课时
3月17日,复习检测(二),1课时
3月20日,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3月21日,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1课时
3月22日,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
3月23日,月考试卷讲评,1课时
3月24日,练习七,1课时
3月27日,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2课时
3月30日,求减数的实际问,1课时
3月31日,练习八(一),1课时
4月3日,练习八(二),1课时
4月5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课时
4月6日,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2课时
4月10日,练习九,1课时
4月11日,复习,1课时
4月12~17日,期中考试复习,5课时
4月18日,期中考试
第五单元
4月19日,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2课时
4月21日,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1课时
4月24日,练习十,2课时
4月25日,小小商店,1课时
4月26日,复习,1课时
4月27日,复习,1课时
第六单元
5月4日,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课时
5月5日,练习十一,1课时
5月8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2课时
5月9日,复习,1课时
5月10日,练习十二,2课时
5月12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1课时
5月15~17日,复习,3课时
5月18日,月考
5月19日,作业讲评,1课时
5月22日,练习十三,3课时
5月25日,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2课时
5月29日,练习十四,2课时
6月1日,复习,2课时
6月5日,各单元综合测试,8课时
第七单元
6月12~26日,期末复习,11课时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总复习等。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
202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六篇(通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