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00字(十篇)
我大学修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是一个培养较高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学计划里有许多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知识点,涉及学科较多,目的是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因此,社会上有传言“该专业是坑人的专业,什么都学,但是什么都不精”,曾经被列入十大最难就业专业。
但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在跟管理打交道,管理是一个永远的课题。最近还有点儿年纪大了的标志,总觉得自己时间和精力越来越不够用,工作和生活都比较杂乱。觉得当干之年,有好多东西想学、想提高,但总觉得时间不够。一本书看了一个月还没看完,英语小目标也还没实现,健身计划屡屡搁浅,真的该好好规划规划了。
工作中,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且能够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而且,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重视目标和绩效,要做正确的事和最重要的事。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在工作中,要学会用人所长,要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要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要只做有效的决策。
生活中,一是要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在生活中合理分配每一分每一秒,形成高效的生活习惯,让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二是要调节自己的人际关系。人是群居动物,因此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相当的重要。朋友是一面镜子,俗话说物以类聚,优秀的人通常也会跟优秀的人处于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检视,相互帮助,形成社会化的群体,有益于我们的学习与成长。三是要目标与期望的成果。我们在生活中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例如一位成功的父亲,或者其它。树立好明确的目标,通过自我管理,让自己产生更大的激励,贯穿生活的整个环节,使我们的生活获得最佳的效益。在目标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会遇上不少的挑战,同时也能看到自己期望的成果,这样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有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迎接更多的挑战。
该书的独到之处不仅仅在于对管理者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而且奠定了从行为角度研究管理者的现代领导学的学科基础,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卓有成效是可以被后天培养的,在这本书里,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同时,让每一个读过此书的读者明白,每一个智力工作者都是一个管理者,是否在履行管理职能不在于是否身处管理岗位,而在于是否像一个管理者一样在思考,是否以做出贡献作为自己的信条。
书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几句话:
“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一句解释了一个现象,很多很有才能的人并没有做出耀眼的成果。
关联到现实环境里,时常以为只要具备了专业知识、有才能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这种想法并不可取。
如今智力工作者比比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才能,如此一来将很多人结合在一起之后也许会适得其反,往往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自视甚高,久而久之会沉浸在自己的才能里不能自拔,这对组织是一种伤害。
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恃才傲物”,是否仗着自己的一点小技能沾沾自喜而不自知。
对于组织而言、好的成果才是王道,这要求每个智力工作者要自省,以贡献为出发点来思考工作,规划行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才能转化为成果。
“精而后博”,时常被一个全能人才的神话所吸引,觉得某个岗位就是需要一个样样通的行家,但是现实当中很少有这样的人,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精通多个方面的知识。
作为普通的一员,应该有专长,精通某一项技能之后自然会有一些东西触类旁通,加之辅修一些其他的跨学科知识,成为一个既精又博的人,因此,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先做精再图博。
“花在会议上的时间越多,是组织不健全的表现”。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会议过多除了组织不健全可能还有流程的问题,也许还有一些组织之外的因素。
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过多的会议都会挤占工作时间,使得本就不多的自我可支配时间变的更少,这对于组织的健康运行是一种伤害。
引申到现实工作中,如果作为会议组织者,我们要权衡一件事情是否适合召开一个大的会议,召集很多人参与其中。如果作为参与者,很多会议又是否有必要参与其中。
书的篇幅不长,但既有让人醍醐灌顶的金句,也有很多方法论,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有效率的利用时间,通篇下来获益良多。
要掌握自己的时间,以贡献为己任,发挥自己和同事的长处。
厘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有效的决策,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建设、发展组织,实现愿景目标。
感激领导的推荐,让我得以拜读德鲁克大师的这本管理学说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开篇就指出,本书的主题是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我想,我现在最为缺乏的就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思想与时间,细读下来,我定能在这本书中受益颇多,事实确是如此。
我一直都以为我自己不乏做好一件事的决心和勇气,总以为一件事情,我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结果无论成败,却也问心无愧,。德鲁克大师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做好该做的事情才能称之为有效。记得以前一次去成都收款,我一天跑三次蜀达电气公司,后来刘建民经理就摇头了,他问我:效果呢?他说,也许他去一次就能很好的和蜀达电气取得很好的沟通,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这就是有效性的问题,当时我感觉很茫然,心里在想,我若不是如此,又当如何。还有一次出差到咸阳,那是我第生平一次坐飞机,记得我接到的命令是去西安,公司小彭把我送到机场,买的是去咸阳的机票,下飞机的时候都到晚上8点多钟了,下了飞机就赶紧买张去西安的机场巴士,到西安后匆匆和谭经理打电话,电话通了,心也纠结了,谭经理说他在咸阳,问我跑到西安区干嘛,要我赶紧回咸阳。当时都晚上九点多了,没有班车去咸阳了,自己也挺累,就问谭经理明天要用保函的时间,说自己明天六点之前一定送到他面前。谭经理这样对我说的:小潘啊,公司用飞机给你当交通工具自然是很紧急的事情,这份保函我今晚要看的,这样,你去汽车站,那里有很多的士,你找四个人拼个的,没人也才十块钱,后来保函在晚上十一点的.才送到谭经理手上,耽误了彼此的休息时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事情不是你尽心尽力去做就行,你必须做对的事情,而且要做好,这才有效!
德鲁克大师很仔细的分析了知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问题,他指出,无法对只是工作者进行严密与细致的督导,知识工作者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的完成任务,自觉的做出贡献,自觉的追求工作效益。这句话说的我有些无地自容,我很缺乏自我管理意识,总觉得自己能圆满的去完成领导吩咐的任务,却在领导没有明确给出目标任务的时候,失去了章法。这是我重点学习的地方。
德鲁克大师还有好多发人深省的话,我也都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子里,以供我迷惑不解时、闲暇时细细研读。只是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的工作缺乏有效性,那么不能做好工作和做出贡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卓有成效。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正直的品格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一个人如果缺乏正直与诚实,则足以败事,所以人在这方面的缺点,不能仅视为绩效的限制,有这种缺点的人没资格做管理者。
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在笑我自己,不过相信这管理经典,定能常读常新,我将不时的去翻起它,以致烂熟于心。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个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细细想来,确实也是切中要害。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和面临的最好的机遇,应该是迅速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么,什么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重视目标和业绩,只做正确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力审慎地制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观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
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第六,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管理者,作为一个自然人,他也和正常人一样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的约束,他所能利用的资源也是相当有限的,于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也成为管理者的一大能力要求之一。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制约。而在我们称之为“工作成就”的生产程序里,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也知道,人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每一个工作者都必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最优化地利用人力资源,使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好人的长处,而同时使人的短处和缺点不发生作用。
时间是最有限也最有弹性的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协调、整合、判断和想像”的能力,有它的特殊优势。大师德鲁克也着重写了这两种资源的使用原则。管理者要主动地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而不是被时间安排。联系到我们的现实工作:理想状态下我们最好能主动地面对和管理一切工作事务,是人安排事情,不是事情推着人走。我们的销售管理活动要把工作中消耗的时间和处理的事项标列出来,同时持续地进行改进。比如市场与客户工作,我们绝不能被动地被所谓项目和机遇牵着鼻子走,要主动地设计规划客户管理工作,主动地开发市场,主动地维护客户。
关于人力资源的论述,也让人茅塞顿开。简言之,就是“用人所长”。无论是上司、同事、下属还是自己,要多运用大家的强项,互相补充,团队作战。书里面一个很妙的地方在于,在论述“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之前的一个小章节,讲的是人际关系。互相尊重、讲求贡献是合理的人际关系的基石。有合适的人际关系,才有大家各展所长的环境和土壤。管理可以学会,却不可以教会。同样,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也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实践来完成。一个组织的成长、成功也要靠组织内部的精神磨砺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要着重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贡献,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促使我们的团队做得更好。
读了德鲁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之后,真的受益匪浅,特别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班级里的事务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在学习上,特别进入大学生活以来,学习和人际交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统筹学习和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的安排和利用时间,如何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同学们之间的人际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着的问题,《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了,将指导我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更好地在大学生活。
这学期利用学习之余时间再次拜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又一次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此书作者彼得&8226;德鲁克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管理学是他一生主要的研究对象。此书是彼得&8226;德鲁克40多年前写的一本著作,但是书中的思想和观点,现在读起来也仍然让人感到那么实际有效,感觉对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整个的人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00字(十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