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500字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1500字(九篇)
拉拉刚进入美资500强企业db,只是一名区域销售助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岗位的能力要求:有良好的独立判断能力,懂得什么样的事情是值得报告的。其次要清楚每个部门的职能,这样遇事才知道和谁沟通。
两年后拉拉的能力得到证明,hr找到她愿不愿意考虑广州办行政主管这个职位。当时的拉拉只考虑到工资会增长一万五,欣然接受。这个决定也许是导致她后来在bd陷入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行政主管尽管看起来级别比助理高,但却属于支持部门的职位,替代性强,很容易被边缘化。而紧靠核心部门,才能最快地发展。
这一章关于装修的情节也让我深有感触。拉拉刚上任,就要负责广州办的装修。直属上司玫瑰直接指定一个供应商来负责这个项目。但是供应商的方案错漏百出:没有去实地认真丈量,若按图纸去预定家具根本摆不下;电源点的位置离地40公分,配套家具的挡板却离地仅30公分。
这让我想起自己学校的图文兼咖啡厅,用来自习的桌子高度不够,学生坐在那儿觉得很矮。插板位置设置也很不合理,有的设置在最底部,学生得弯腰费好大力气才能插上,其次,学生的脚经常碰到充电线,这就导致充电线被碰掉。
可见,事前的实地勘测多么重要,要以人为本,才会减少抱怨。
拉拉刚上任时,在决定什么该上报上,经常受到上司玫瑰的指责。起初,拉拉每次挨训时,都咬死一条:您老见教得是。
拉拉首先寻求横线帮助,即横向联络北京的主管王蔷,期望探出她是如何与玫瑰工作的。这次联络只得出玫瑰也是这样对待王蔷的,愤怒的王蔷怂恿拉拉和她一起越级申诉玫瑰,遭到拒绝。
企业中,越级是最严重的行为之一,不到最后一步不要轻易尝试。即使就当时那件事本身而言,申诉者申诉成功。但从长远看,没有企业会愿意雇佣一个曾经申诉自己上司的人。
他们会想:将来他会不会申诉我呢?后来,拉拉在“建立一致性”上动脑筋。玫瑰掌管三个行政办,每个办用的报告格式都不一样,而玫瑰习惯使用上海办的格式。拉拉获取上海办的报告格式,认为大致适合广州办使用,于是更换了报告格式。这一举动赢得了玫瑰的欢心。因为这使她在查阅数据的时候,方便了很多。所以在建立一致性上,一切出发点就是减少上司的负担。
此外,拉拉认真研究玫瑰主要控制哪些,找出规律后,拉拉明白了三点:
1、有些事情向玫瑰请示并且坚决执行,只要不会让自己犯错成为替罪羊。
2、玫瑰不关心的没有价值的就自己处理好,不要去烦她。
3、有些事情玫瑰牢牢抓在手里的,拉拉会提些建议和善意的信息,供玫瑰做决定时参考。
有总结意识,并学会总结。与上司相处,可能常常会挨训。有的人的做法是在心里积压对上司的不满,比如王蔷,最后被玫瑰设计离开了bd。而拉拉的做法是从每次挨训中总结规律,训不是白挨的,挨训买经验。不要浪费每次经验。
《杜拉拉升职记》,早在年初便已看过第一部和第二部,借助这次活动,我又阅读了第三部——《杜拉拉升职记——与理想有关》,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
“因为她觉得年轻的时候辛苦那就是个单纯的辛苦,年纪大了还在辛苦,恐怕就掺杂了辛酸和力不从心。总之,人一辈子要吃的苦头总量大致相当,大家玩的只不过是个时间差的游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年轻时辛苦总比年纪大了辛苦强。”这是文章里面杜拉拉关于辛苦的感悟,作者说,此类想法暗示了杜拉拉其人缺乏安全感,是悲观主义者,凡事喜欢作个周全保险的打算。总是不太赞同作者的这个总结,我总认为,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最自由的,既有了小时候没有的独立资金,又有了老年时没有的旺盛精力,倘若这时候还不曾要小孩,父母年纪尚轻,不必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发愁,此时的选择是诸多的,工作不顺心了可以换个,因为此时是人生中牵挂最少、可以单单凭着自己的内心去奋斗的年纪,这时候的奋斗,是单纯的凭心而作,这时候的拼搏是奔着自己心中的理想、是奔着自己人生的目标而去的,这时候的自己,即使工作再劳累、人事关系再复杂,心也是快乐的,因为是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战。倘若,在年轻的时候能吃得了苦,再动动脑筋,积攒点积蓄,等到差不多收手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的另一半,亦或是自己的孩子,外出旅游,去享受理想收获之后的喜悦。倘若,年轻的时候,不去奋进,不去拼搏,依旧是一天一天的为活着而活着,等到父母年迈,孩子尚小,那时候所有的事情才真的是身不由己,即使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依旧不敢辞职,只为着用这些薪水去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此时的工作,倘若劳累,就不单单是身体了,恐怕更累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吧!因此,趁着年轻,趁着牵挂少,该努力的`努力吧,此时累点,苦点,又算得了什么。
杜拉拉在微波炉事件后问自己,我这都是为了什么呀?王伟也说,人一定是到了极度茫然的状态,才会问自己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之类的。是啊,我们每天这样的状态到底是为了什么呀?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是为了每月的工资?是为了出人头地,让别人刮目相看还是为了父母的希盼?每个人选择的生活道路不同,可是是否所有人都能够清楚的告诉自己我究竟是为何选择了这样一条生活之旅,我的目的到底在何方?我不只一次的问过自己,究竟我是为了什么在这里工作,又究竟是为了什么选择了这天路,我告诉自己的是我别无选择,倘若没有了这份工作,我就没有了资金来源,没有了资金来源,我就连生活最起码的保障都没有又何谈理想。我总是喜欢用这样的语言去麻痹自己,却从不去改变,阅读了杜拉拉升职记,又一次的给了自己一个棒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别人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而我,同样的年轻,却一无所获,不是因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而是没有行动。多问问自己,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有利于在自己懈怠的时候鞭策一下自己,告诉自己,还有目标尚未实现,还有梦想尚未抵达!
“一个
hr
可以是一个
hr
专员,也可以是一个
hr
经理,而一个牛逼的
hr
,王伟猜怎么着也得是一个
hr
总监吧,甚至是一个
hr
副总裁也难说。这中间的差别就大了去了。”其实,最喜欢的还是这句话,总是让自己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我是做会计的,会计依旧有很多,可以是一个单纯的事后记账人员,也可以是一个事前计划的分析人员,更可以是一个给别人税务筹划的注册税务师,更牛逼的应该是不仅精通会计相关知识更懂得法律的全能人才吧。虽然都是会计,可我们到底期望自己是哪一种会计,到底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些都是自己去定的,现在,无论是出去听课亦或是看到别人的名片,后面的财务职称总是一行行的让人目不暇接,对于自己的工作,奋斗的目标也是更加的清晰,总之,无论什么行业,都有很多的分层,关键是看自己到底想上哪层,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自己也是知道,想到了哪里就写到了哪里,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感悟,有点乱、有点杂,也很肤浅,只能告诉自己,再接再厉,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慢慢进步!
开学后,学校统一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之前我也曾看过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所以,这次观看电影版的也就格外印象深刻。
这是一部很热的反应当代职场女性的电影,人物本身又是80后的职场女性。书中的杜拉拉机灵,聪慧,尤其是她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昌乐外国语学校的教职工去学习的。从她开始做从业到事业的阶段性顶峰,讲述其顽强的职业经历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与下属、上级领导,同事间的职场故事,其中有很多很强的hr(指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技巧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就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有更大的可行性。
杜拉拉是个勤奋而且在任何时候都不拒绝学习新知识的人。这一点从头至尾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她的提升之路始于在广东公司由助理升为总监,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她干活比较实在,给领导和同事们很好得第一印象之外,就是她的英语很棒,这是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很少的了,现在太多人都是为了混个学位证书勉强过个四级,但是拉拉做为一个本科毕业生,她的英语水平是广东办事处里面属一属二的,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也暗示了她一直是个勤奋的女孩子。在很多人在课余时间看韩剧上网的时候,她在为自己的明天储备力量,事实证明,她的储备是积极地,是在某个时候帮了自己一把的,而且又是很关键的。让她成了原同事的上司,也从此成就了这个普通的女孩在这个世界五百强的跨国公司内的成长。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吴校长常给我们说得“终生性学习”的理念有多么的实在可行。我们要把不断的知识更新当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挑战,在挑战中超越自己,让自己在走得更稳、更远。
其实,我们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要抱有一份进取心,就杜拉拉而言她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设定明确的晋升和加薪目标,在机遇出现的时候及时把握,展示自己的实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杜拉拉勤奋的一面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当她接了办公室装修的任务后,拉拉在半年的时间里,成为全公司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主动加班加点超过700小时最终出色完成任务,很好地诠释了“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汗水和努力”的意义。想想自己在平日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中也需要这种忘情的投入,这样的勤奋。
当然,身在职场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杜拉拉在受挫后总会及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对方想达到什么目的?我该怎么做?犯了错一定反思,同样的错误绝对不犯第二次。这是拉拉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善于总结和分析。这更是我今后工作中要保持的一种态度。
这部电影虽然讲述的是外企中的职场故事,但是不管在怎样的组织机构中工作,都会有很多职场问题和人与人相处的原则,而其中的道理都是相似或者是相同的。杜拉拉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和融洽的沟通技巧,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在这部片子中看出了拉拉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坚持,这点杜拉拉和莫文蔚饰演的玫瑰有着相同的职业性格,她们一开始都不愿意为了感情而放弃工作,最终事业的成功取代了爱情,这正反映了当下的一些白领剩女们的心态;当然在一个企业单位中,你个人的努力并不代表成功,你应该拥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毕竟不是你个人造就了单位,而是单位整个团体造就了你。
我从这部片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有两点:一是“改变”,二是“思考”。对于刚刚在职业生涯起点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家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现实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况是不同的,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利,而前者则多会在抱怨中工作生活。因此,当你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改变自己比起改变环境更容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500字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1500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