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主题留守儿童收获友谊心得体会实用(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留守儿童收获友谊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案例描述

陆同学,男,12岁,留守儿童,是个学困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个孩子非常的内向,说话声音很小很腼腆。成绩很差,书写潦草,个人卫生极差。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没有热情。犯了错误嘴硬,不承认错误,反抗心很强。

二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情感方面存在缺失。陆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致使陆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对一切都很冷漠。离开了父母的关怀,小孩没有了安全感,对社会没有信任感,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易受创伤。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上教育。而父母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其监护人只是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3)学校教育鞭长莫及。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

三、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对结对子的每一个留守儿童,我先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发现学生有任何问题,及时与监护人联系。家访时一定要防止假象,隔代爱,经不起孩子的哼哼,当老师去家访时,监护人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见了老师直说孩子在家表现都好等等,敷衍老师,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在害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方法是:一是询问监护人,二是询问其他学生的家长,三是询问同学。

这个陆某,星期天到同学家里写作业,共两三个同学,陆某偷拿了这家一盒烟,在这个孩子家吸了一根,剩余的装到自己的书包里。周一时,一个学生在班里说陆某抽烟了。很快就传到了我的耳朵。我随即叫来陆某,问其是否抽烟,谁料他大嗓门的喊,我没有,我没有。我是软的硬的都用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只好叫来其他的几名同学,

来个当面对质,最后陆某没办法,只好认错。我随即召开班会,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然后,我给陆某的监护人打电话说这事,但监护人只是说孩子平时挺好的,家务忙,有空再好好教育,让老师多用心。

2、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是孩子的靠山,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很容易变成一个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就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教育程度。孩子受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由于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平时只管吃穿,孩子犯错,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顿完事。我有空就和监护人聊,让他们明白孩子现在是受影响的关键时刻,所以,不要溺爱,留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同时也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联系,让他们有空就回家,抽空给孩子打电话,问问身体,问问学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疼爱,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人疼人爱的孩子。不能过分依赖学校教育。陆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该同学比以前乐观了,上课也主动发言了。老师及时表扬,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有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

3、班级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让其他同学主动地去和这些孩子

沟通,在生活学习上予以照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4、爱心,耐心、宽容。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真心换真心;耐心换进步;宽容换回报。

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陆某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逆反心理在减弱。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高度重视,去研究去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找策略,用心去关爱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使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明净的天空,在美好的花季放飞理想和希望,最终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主题留守儿童收获友谊心得体会实用二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x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

主题留守儿童收获友谊心得体会实用(三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