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护士内科工作总结(优质8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以下是我这一年的工作总结: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6、手术室严格执行了院染管理要求,无菌包内用了化学指示剂。
7、供应室建立了消毒物品监测记录本,对每种消毒物品进行了定期定点监测。
20xx年大内科护理组在院部、护理部的领导下继续以深化优质护理,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的,狠抓护理安全不放松,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现将20xx年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丰富服务内涵,树立“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跟班指导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培训6s管理方法,加强责任护士工作的计划性,统筹性,树立自己的病人自己负责的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护理、检查,实施无缝隙、全方位护理,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倡导人性化服务。
2、开展优护评比,发挥骨干护士的模范带头作用。
3、按照《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将护士身份管理逐渐转变为岗位管理,合理安排人力,每天根据病人病情、工作量、护士年资、能力强弱安排分管床位。为提高合同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同工同酬考核,大内科上半年4名护士通过考核,在病区发挥骨干作用,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夯实基础护理,新入科护士增加《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与《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培训与考核。
1、本着科学、实用、专业和适用性为原则,结合近年来本科开展的医疗护理的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修订了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标准,增加了输血质量考核标准、护士长管理质量考核标准,组织编写了《内科高危疾病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手册》,深入科室跟班观察,细化了工作流程:吸氧、留置针、胃管、引流管、心电监护、输液泵的交接流程;夜班双人核对长期输液流程;更换输液流程;患者不在病房时的发药流程、处理静脉采血医嘱流程等,了病区交班报告,内容简洁明了,减少了护士的重复书写。
2、认真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监控,落实护理质量考评制度,制定质控计划,护士长和质控护士一起质控,科护士长抽查,检查结果随时反馈,并指导整改,护士长在晨会上分析、提出整改方法,跟踪检查整改效果,并在护士长会议上共享。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责任组长每天检查本组护士书写情况,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检查危重一级护理病人、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特别是夜间)、转出病人的书写情况,抽查新病人书写,科护士长随时抽查危重一级护理病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跟踪整改。护士书写水平、护理文件书写的终末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3、规范了床头交接班。将床头交接班的各项流程制成卡片,护士按流程交接,护士长跟班检查指导,科护士长抽查。现各种管道交接规范,夜班护士能主动了解病人的饮食、睡眠、二便、睡眠情况及病情观察要点,主动汇报,交班全面且时间缩短。
4、坚持护士长夜查房质控,保证夜间、节假日期间护理工作质量。
5、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根据了解情况及护理部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对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同时对患者表扬的护士给予赞扬,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主动服务。
1、组织学习不良事件的概念、类型、要素、分级、处理流程等相关知识,使护士能及时识别不良事件,按流程处理,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科室讨论,科护士长、护理部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形成周密的整改措施,指导落实,及时评价改进效果。重视流程的因素,改造流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根据患者安全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一年来,未发生严重差错。
3、执行《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未发生外渗事件。
4、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医嘱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严格遵守“谁执行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管理。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所有操作均落实双核对,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执行单保存做到可追溯。
5、完善抢救药品、备用药品管理,根据药品高危级别分为abc三类,统一标识,提高用药安全。
6、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如见习护士、实习护士及新入护士,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使他们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
7、常抓应急预案演练,对每例抢救进行分析,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1、按照护理部护士分层培训计划,根据职称、工作年限对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在职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合理使用专科护士,组织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会诊、参加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发挥专科护士作用。
3、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在院“5.12”护士节举办的急救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较好成绩。
4、对护理人员重点进行危重病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包括:急救药品知识、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抢救技能、生命支持设备操作,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理能力等,制定在科室理论、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内,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合格,对输液泵的使用及血糖监测、胰岛素笔注射进行全员培训、考核。
1、充分
最新护士内科工作总结(优质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