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餐桌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餐桌礼仪培训心得(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中国文明餐桌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创建做贡献 争做文明龙港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一江穿城的美丽城镇龙港。这里虽没有繁茂植被,没有高山环绕,但是这里四季分明、气侯宜人,高楼林立,交通发达,曾是中国农民第一镇,现在又是名誉国内外的”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这些获得的一张张金名片是所有龙港人的骄傲。今年,镇委镇政府提出了”文明片区创建“的目标任务,决定利用三年的时间来改变龙港面貌,提升龙港品味,加快龙港经济建设。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是这个城镇的主人,既是城镇的受益者,更是城镇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投身”创建“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明,是一个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最骄傲的礼物。也许,只有用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片圣洁之风。当有风度的一伸手,当有修养的一句话,充斥在人们的心田,便可回味出那文明的味道,那舒缓的感觉。
但是,同学们可曾见过在我们身边、道路边、校园内,那随处可见的垃圾,它们又是否刺痛了我们的视线,触痛了我们的心田呢?绿色植被在不断破坏,清水在浑浊。作为这个城镇的一员,作为这个城镇的主人,我们虽无法使这个城镇焕然一新,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为它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用你的双手捡走周围的垃圾,把它扔进垃圾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为城市减少一份污染,增添一份洁净!少一丝尘埃,我们的家园就会多一片蓝天。大家都喜欢春天,春天是生命的季节,让我们就从现在起,铲一锹泥土,提一桶清水,连同我们觉醒的意识,浇灌在一棵棵幼苗的根系下,同他们一起长大,为我们家园添一份新绿,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温馨吧!争做文明龙港人,就让我们先从三件事做起吧!
第一件事:爱护环境,你丢我捡
优美的环境是人创造的,也要靠人来保护。广场的绿色草坪上竖立的”公益广告牌“上写着:”爱护草坪,人人有责“;”同是生命,需要爱惜“;”给我一点爱,还你一抹绿“……这里没有”严禁“的呵斥,也没有”罚款“的警告,只有对文明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对社会公德的呼唤。因此,必须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不仅不乱扔垃圾,同时还要有”你丢我捡“的高贵品质,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第二件事:遵守秩序,你挤我让
文明的人都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这个简单的道理。买东西、上汽车、参观展览、进影剧院,都要排队。而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对这种同学该怎么办呢?我主张不仅要制止,而且要”让“,以”有礼“对”非礼“。”让“并不是软弱,”让“不仅是一种风度,而且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和批评。
第三件事:待人谦让,你好我学
谦让,是一个人的美德。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交往常常需要谦让。一个人要做到待人谦让,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另外,我们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谁好就向谁学习,这样的人不仅文明程度高、受人尊敬,而且自己会心情坦然,生活将愉快充实。
这些都是做文明小公民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小公民的基本素质。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每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
千学万学学做人,说的就是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争做文明小公民,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小公民在龙港处处可见!
谢谢大家!
2022中国文明餐桌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同志们、朋友们:
三年矢志奋斗,一朝梦圆怀川!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我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四的优异成绩被正式命名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焦作的最新实践成果,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回顾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总结弥足珍贵的创建经验,庆祝来之不易的出彩成绩,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把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引向深入,书写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绚丽新篇章!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付出艰辛努力、作出无私贡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朋友们!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最美丽的风景,总在逐梦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实,永远属于执着的耕耘者。
当我们把岁月的时钟拨回到2017年初,面对重塑政治生态的艰巨任务、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此作为凝聚全市合力破困局、开新局的有力抓手,作为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誓举全市之力干成之。三年多来,我们攻坚克难、破冰搏浪,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我们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此时此刻,当我们回望来时路,往事历历在目,万般感触涌上心头。
三年多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创建之路。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创建工作的“指南针”和“定盘星”,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的创建理念,构建了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党群联心、服务联动的创建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带群建促创建的新路子。5万余名党员、近百万群众在党旗指引下,投身波澜壮阔的创建一线,而创建成果也最大程度地惠及了全体市民。创建以来,我们共改造提升城中村、棚户区54个,农贸市场18个,背街小巷161条,老旧小区859个,受益群众超90万人。我们相继建成苏蔺、府城两座水厂,98万群众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我们让利于民,将近90%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群众,就地安置在总干渠附近的城市黄金地段,让他们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又不远离故土。
三年多来,我们聚焦提升颜值、涵养气质,走出了一条精致品质的创建之路。以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为目标,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心灵寄托。创建以来,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公园城市”,北部山区生态复绿71.5平方公里,南水北调绿化带华丽蝶变,大沙河涅槃重生,苏蔺体育公园、沁泉湖公园以及60余个“口袋公园”星罗棋布、点缀全城,中心城区绿地和生态水面面积较2016年分别增加1.03万亩、0.64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4平方米。我们新建改建主次干道96条,全面消除建成区内14个黑臭水体,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我们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pm10、pm2.5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城市环境大为改善。现在的焦作,山青、水秀、天蓝,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三年多来,我们着眼以德育人、以文化人,走出了一条春风化雨的创建之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先育“文明人”,再建“文明城”,使城市充满道德滋润、向善力量和文明之风。创建以来,我们大力宣扬全国道德模范谢延信、维和英雄申亮亮、人民功臣程传信、最美导游韩滨、优秀共产党员李志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最美医生”赵童、“二次出征”靳双周等先进事迹,把一个榜样树成一面旗帜,让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市。我们倡树文明新风,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景,全市39万“小红帽”“红马甲”志愿者如同一粒粒“文明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文明已经成为焦作最靓丽的城市底色。我们弘扬诚信文化,“白求恩式好医生”赵飞琴开出1毛9良心药方,被媒体称为“良心医生”,“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在焦作深入人心。
三年多来,我们围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统筹协调的创建之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比翼齐飞”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从2016年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到2018年学成都佛山,拉开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的帷幕;再到2019年学徐州扬州,吹响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冲锋号。一路走来,我们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思路的大创新、发展的大突破。2019年全市gdp达2761.1亿元,是2016年的1.3倍,实现了年均7.5%的中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6∶58∶36.1优化为2019年的5.4∶53.6∶4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2016年提高12.2个百分点。2018、2019年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我市分别位居第二、第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2018、2019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三年多来,我们叫响一线锻炼、一线成长,走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创建之路。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锤炼干部队伍作风的“主战场”、锻造干事创业精神的“炼钢炉”。创建以来,我们实行市级领导分包街道、区级领导分包社区(城中村)、市(区)直单位分包老旧楼院制度,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冲上创建攻坚一线。我们探索“一线锻炼工作法”,三年多来选派2100余名优秀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接受锻炼,连续打赢了几场大仗、硬仗。在今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我们1天之内,就抽调14名新提拔县处级干部和8467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抗疫一线;仅用14天,就对全市1826个村、149个社区、2000余个楼院、37.8万人次开展了两轮“见面式”“拉网式”排查。危难显本色,烈火炼真金。现在的焦作干部,已经重拾干事创业激情;当前的焦作,已经彻底走出昔日的政治生态阴霾。
星光不负赶路者,岁月不负追梦人!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今年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12月10日国家卫生城市开始公示……这一连串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全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重塑,是焦作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多来云帆沧海,三年多来长风破浪,一个头角峥嵘、风华正茂的焦作已在眼前!一个渐入佳境、引人入胜的焦作已在眼前!
同志们、朋友们!
星霜荏苒,往事如歌。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曾留下过最温暖的瞬间;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总是带给我们最多感动。
从2017年3月9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拉开帷幕,到今年11月20日正式命名,我们携手走过了1353个日夜。1353个日夜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却因为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的拼搏奋斗,被赋予了更为辽阔而深远的意义。
1353个日夜会永远铭记住那些不忘初心、忠诚履职的人。在三年多的创建历程中,最贴近群众、工作任务最吃劲的是一线基层干部。解放区城管局六中队中队长张少杰,把一岁三个月的儿子送回老家让父母照看,自己和队员们奋战在创建工作的最前线,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再次见面时,幼子已经认不出这位年轻的父亲。山阳区丰收社区党群议事会主任张太明,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党员,他凭着一腔热情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改造,仅用7个月时间就把原来设施老旧、脏乱无序的落后社区,改造成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明星社区,成为全市创建工作的一张名片。马村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全国,在母亲身患重病期间,仍然坚守在创建一线,未能到床前尽孝。中站区春晓社区党支部书记牛晓岚,拒
中国文明餐桌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餐桌礼仪培训心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