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语录句子(模板11篇)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3、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4、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5、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6、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2、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3、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4、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15、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6、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18、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9、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20、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1、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2、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3、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26、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27、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2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9、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0、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1、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32、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3、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4、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35、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36、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7、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8、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9、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4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4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4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43、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4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46、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7、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48、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49、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50、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51、一切皆为虚幻。
5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53、不可说,不可说。
5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5、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6、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7、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58、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5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0、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62、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63、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64、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6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66、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67、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6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6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70、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7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摘自:格言网。
74、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75、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7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7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8、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7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8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82、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83、刹那便是永恒。
84、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85、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8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87、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88、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89、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9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1、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9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93、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94、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9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96、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97、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98、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9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经典二: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经典三:不可说。
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经典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经典五: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经典佛。
语录。
希望你喜欢。
1)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2)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6)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7)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8)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9)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0)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2)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3)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4)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5)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7)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8)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9)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10)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11)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12)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13)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4)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5)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16)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17)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18)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19)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20)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1)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4)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5)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6)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7)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9)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10)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11)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2)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13)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14)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15)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6)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17)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9)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0)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1)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2)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23)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4)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25)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26)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27)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28)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9)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0)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3、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4、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7、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8、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11、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2、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3、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1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5、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7、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8、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19、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0、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1、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22、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23、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2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5、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26、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7、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8、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30、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31、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3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34、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5、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3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37、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38、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39、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4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41、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42、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43、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44、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4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6、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4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8、众生界即诸佛界。
49、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50、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51、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2、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53、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5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5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7、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58、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9、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一切皆为虚幻。
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
佛语经典语录句子(模板11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