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詹天佑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8篇)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生词意思,用“争夺”“争持”各造一个句子。
(三)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课文先概述后具体,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研究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直奔中心句。
1、提示: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他是什么人,哪一句?
2、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哪两个,什么意思?
3、为什么称他为杰出爱国的工程师,他对我国铁路事业有何贡献?(学习第一段。
2、3句和第二段第一句。)。
对于他的生平资料你还了解哪些?告知学生: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三)理清脉络。
2、自由朗读全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想一想共写了几件事。
3、学生交流,理清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段(1—-3):讲清政府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的情况下,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第二段(4---6):重点叙述詹天佑带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
第三段(7):讲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回击,詹天佑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4、如果我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的话,文章内容会更清楚。
学生说师板书:
接受任命。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四)检查生字词。
1、个别读生字,正音翘舌音“嘲”和“岔”前鼻音“宾”
2、检查读生词。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培养语感。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2)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五)练习读课文。
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中心的句段进行个别练读。
(六)作业设计。
1、读熟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2、
3、
4、5段,深入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一)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课文先概述后具体,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节课让我们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这个中心。
2、记得课文讲了关于詹天佑的几件事吗?首先来学第一件。
(二)学习接受任命部分。
1、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文中有一句话。
2、第四段首句。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读前半句,问修筑京张铁路有什么困难?
第三段第五句扣“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讲修筑铁路遇到的地形方面的困难.
4、帝国主义者怎样嘲笑中国工程师?
有一家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让学说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并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本段:
这一段讲詹天佑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的要挟下,在他们的嘲笑和蔑视下,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下,顶着很大的压力,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三)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这句话中哪部分概括了本段内容?
2、勘测线路部分也集中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细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再分析。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他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引读:“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不光严格地要求工作人员,而且带着学生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去做,用个成语说就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过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读到这句我们不得不说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
3、这一段写詹天佑勘测线路写得非常有条理,请按照“勘测线路的决心、詹天佑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把这段分为四层。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我们还应学习这段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里活动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开凿隧道部分。
1、读第5段第一句。
不改变意思把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
这句话在这段中有什么用?(总述)这是一个什么段?(总分段)。
把这段分为两层。
2、这段中从哪儿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根据课文描述,你能用示意图画出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吗?
4、在书上各找出一个字来概括这两个隧道的艰巨。(“高”“长”)。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6段,总结课文,再次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一)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课文先概述后具体,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
1、读中心句引起本段教学。
3、理解第一句的过渡、引起下文的作用。
4、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演示给同学们看。
5、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是,引读“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有力的回击。”
2、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成功在我国铁路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3、在数万人的竣工典礼上,詹天佑会说些什么,人们会说些什么,如果你在场你又会说些什么。
4、我们应带着什么语气课文的最后两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全文学完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詹天佑的“爱国”、“杰出”表现在拿些地方吗?
2、拓展像詹天佑这样杰出的名人你还知道谁?
(茅以升贝聿铭袁隆平等)。
(四)作业。
1、小练笔以“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搜集阅读名人故事资料。
接受任命毅然。
勘测线路一丝不苟、作风严谨爱国杰出。
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
开凿隧道。
八达岭中部凿井法。
设计“人”字形线路。
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3、4 段。
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 人” 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 人” 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调节课堂气氛。
二、导入:
三、学习第3 段
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3 .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课文。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都来当一会小工程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3 段的第二、三层,并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 两端凿进法” ,“ 中部凿进法” 和“ 人” 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画在我发下的纸上,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起画,也可以单独完成,下面开始。
教师巡导,并指定几个画的比较好的同学拿上给大家参观。
4、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
5、那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 两端凿进法” ,“ 中部凿进法” 和“ 人” 字型铁路,请大家来看看。(投影出示动画) 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个别学生回答。(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
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
小结:因此,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
四、略讲第4 段
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回击)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 伟大” 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 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照应)
课后小结
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天佑首创的“ 人” 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
1、会读、会写本课佑、蔑、嘲等9个生字,理解这些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读会“联结”、“阻挠”、“修筑”、“控制”等词语,理解它们的含义。
2、通过朗读、默读、浏览等读书方式,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詹天佑在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帝国主义者掠夺、控制中国野心的基础上体会出他强烈的爱国之心。
3、学习围绕“中心句”、“衬托”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詹天佑的爱国。
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衬托”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建构阅读话题。
1、谈话:
最新詹天佑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