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詹天佑教学设计(模板13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2、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3、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打开课本孩子们,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饱览长城景色的时候,在青龙桥车站矗立着一座铜像。你看,他目光炯炯,神情自若。在100年前,他的事迹震惊中外,在100年后的今天也在感动、激励着我们,他就是——詹天佑(板书课题)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来呼唤这个名字!(生:詹天佑!)
2、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詹天佑的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谈理解。
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课文。
课文讲了詹天佑的什么事?用简洁而完整的语言来概括。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有预习就应该有预习效果的检查,这样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和习惯才能得以养成。另外也是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自主合作,全面认识詹天佑。
1、学生用心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可以自读、可以探讨、可以读画结合,想一想课文中有关詹天佑的哪件事例内让你深受感动?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感受。
2、学生读书,思考,勾画,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四、交流探讨,深入认识詹天佑。
以下环节不分先后,学生交流到哪,教师就根据学情以学定教。学生自由表达,师引导学生运用读悟的方法自主学习。继续运用查找的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
克服社会环境的困难:
1、理解“阻挠”,主要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理解。
2、理解“要挟”,主要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勘测线路:
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勉励”的语气,创设三种情境体会詹天佑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让学生在朗读中发挥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去信心。”教师根据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同,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詹天佑开凿隧道的认真、负责和精密。
开凿隧道:
1、让学生认真读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詹天佑是怎样开凿隧道的?
2、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示意图。
学生在仔细读文后,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然后让他们当一回小工程师,在纸上画出詹天佑的开凿隧道平面简图。
3、交流、评议。从这样的开凿方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在充分地理解和感悟后,教师播放相应的动画,激发学生继续探求知识的兴趣,还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提出疑问。
设计“人”字型线路:
1、用心读课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笔来当火车。画一画、议一议、演一演。
2、指名板演,说说火车的走法,全班学生积极参与。
2、边看课件边解说。
3、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验詹天佑高度的创造才能。
提前竣工
1、师:外国人如此狂妄,事实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2、读了课文,心情怎么样?
2、交流体会。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个自然段。
五、领悟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进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从具体事例中感悟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只需教师稍稍地点拨就能领悟得到。)
六、情感深华,创意表达。
1、今天我们面对詹天佑的铜像,心情难以平静。你想说点什么?
2、交流。
3、师:面对詹天佑的伟大创举,我们由衷地说,詹天佑是一位——(生: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呼唤着个永世流芳的名字——(生:詹天佑!),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呼唤这个流光溢彩的名字——(生:詹天佑!)
(设计此环节主要是创设来到詹天佑铜像前的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写出心中对詹天佑的敬佩、崇敬之情,达到升华感情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实践,课外延伸。
课外查找詹天佑其他的的感人事迹及我国铁路建设新成就的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生词意思,用“争夺”“争持”各造一个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课文先概述后具体,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研究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
二、直奔中心句。
1、提示: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他是什么人,哪一句?
2、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哪两个,什么意思?
3、为什么称他为杰出爱国的工程师,他对我国铁路事业有何贡献?(学习第一段2、3句和第二段第一句。)。
4、交流资料,加强对詹天佑的认识。
对于他的生平资料你还了解哪些?告知学生: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三、理清脉络。
2、自由朗读全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想一想共写了几件事。
3、学生交流,理清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段(1—-3):讲清政府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的情况下,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第二段(4---6):重点叙述詹天佑带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
4、如果我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的话,文章内容会更清楚。
学生说师板书:接受任命。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四、检查生字词。
1、个别读生字,正音 翘舌音“嘲”和“岔” 前鼻音“宾”
2、检查读生词。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培养语感。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2)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五、练习读课文。
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中心的句段进行个别练读。
1、读熟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2、3、4、5段,深入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节课让我们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这个中心。
2、记得课文讲了关于詹天佑的几件事吗?首先来学第一件。
二、学习接受任命部分。
1、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文中有一句话。
2、第四段首句。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读前半句,问修筑京张铁路有什么困难?
第三段第五句 扣“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讲修筑铁路遇到的地形方面的困难.
4、帝国主义者怎样嘲笑中国工程师?
有一家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让学说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并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本段:
这一段讲詹天佑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的要挟下,在他们的嘲笑和蔑视下,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下,顶着很大的压力,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三、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这句话中哪部分概括了本段内容?
2、勘测线路部分也集中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细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再分析。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他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引读:“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不光严格地要求工作人员,而且带着学生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去做,用个成语说就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过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读到这句我们不得不说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
3、这一段写詹天佑勘测线路写得非常有条理,请按照“勘测线路的决心、詹天佑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把这段分为四层。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我们还应学习这段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里活动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开凿隧道部分。
1、读第5段第一句。
不改变意思把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
这句话在这段中有什么用?(总述)这是一个什么段?(总分段)。
把这段分为两层。
2、这段中从哪儿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根据课文描述,你能用示意图画出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吗?
4、在书上各找出一个字来概括这两个隧道的艰巨。(“高”“长”)。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6段,总结课文,再次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过程:
一、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
1、读中心句引起本段教学 。
3、理解第一句的过渡、引起下文的作用。
4、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演示给同学们看。
5、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是,引读“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有力的回击。”
2、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成功在我国铁路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3、在数万人的竣工典礼上,詹天佑会说些什么,人们会说些什么,如果你在场你又会说些什么。
4、我们应带着什么语气课文的最后两句话。
三、总结全文。
2、拓展像詹天佑这样杰出的名人你还知道谁?
四、作业。
1、小练笔以“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搜集阅读名人故事资料。
接受任命 毅然。
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
开凿隧道。
八达岭 中部凿井法。
设计“人”字形线路 。
《詹天佑》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明白,修筑铁路部分尤其写得具体生动。
【目标预设】。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学习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情感。
3.加强句式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4、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四、五、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2、理解火车是怎样爬坡的。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叶澜老师也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本课教学中,我尝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凭借多元对话激发学生对詹天佑爱国精神的敬佩。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詹天佑,实现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设计思路】。
本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品词析句,感受詹天佑在勘测线路过程中的所言、所为、所思,体会他的爱国情怀;第二部分,借助动画,弄懂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不同方法,以及火车是怎样经过青龙桥附近的“人”字形线路的,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干;第三部分,回顾前文,再次感受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非凡的智慧。
【教学准备】。
搜集詹天佑的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詹天佑。(板书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詹天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谁来说一说?
生: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由他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等。
师:(视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这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呢?
生: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师: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回击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4-6自然段。
二、浏览全文,理清层次。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到116页,哪位同学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能?其他同学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出来,写在旁边。
生汇报:勘测线路。
(板书)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2、师:你听的非常认真,概括能力也很强。
三、自读自悟,多角度探索。
1、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根据投影出示的要求学习。
读书要求:(师朗读)。
(1)、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分别用“”、“_____”、“()”在书上标出。
(2)、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并谈体会:
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严谨的科学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以身作则。
与工人同甘共苦。
3、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感受詹天佑的精神和那爱国热情。
生读。
四、设计图纸,汇报演示。
1、师:从勘测线路中,我们可以看出詹天佑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开凿隧道时,詹天佑又有怎样出色的表现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把詹天佑开凿隧道的方法在老师发的白纸上画下来。开凿方向用箭头表示。
生画。
老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上台讲为什么这样画,其余同学看他画的对不对,给与纠正)。
2、师:从詹天佑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詹天佑聪明的智慧与才干。)。
3、学到这儿,老师真佩服詹天佑的杰出才干,但更令老师惊叹的是,他在设计“人”字形线路时的奇思妙想,不信咱们就一同看一看课文的第6自然段。
(1)快速自由读文,思考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
(2)四人为一小组,下面咱们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这一段,我来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学习要求。
生小组讨论。
(3)哪个小组愿意来演示。(事物演示)。
先纠正线路是否对。
(4)谁来解说,谁来演示(注意配合),其余同学认真看。
4、想不想看老师演示火车上山的过程呢?(由老师播放火车上山过程的课件,同学们边看边想,)。
从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构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答。
五、总结全文,畅谈感受。
1、师:居庸关、八达岭隧道、“人”字形线路的修筑是詹天佑高度智慧、杰出才能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铁路修筑史上的新创举。就这样,詹天佑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2、这时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呢?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来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
4、是啊,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这又让老师想起课文开头的那句话:
生:(齐答)詹天佑的确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板书:杰出、爱国)。
六、课后作业。
1、詹天佑崇高的爱国思想、杰出的创造才能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2、在中国近代,还有许多有志气的中国人,他们也为我们的国家争了光,他们也是我们的骄傲!课外搜集他们的资料,大家一起来交流。
詹天佑。
杰出爱国。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推敲文中的词句。
2、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语句,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詹天佑。(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板书:杰出 爱国)。
3、一说到詹天佑,我们就会想到哪条铁路?(京张铁路)。
4、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读: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一条完全由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二、学习“接受任务”
过渡:19xx年,詹天佑接受了清政府给予的任务,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板书:接受任务)。
2、中国人: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出示: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了,大家都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了。
3、为什么说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点击“争了一口气”)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当清政府提出修筑计划时,帝国主义是什么态度?(出示第二自然段)(阻挠要挟)。
4、当时帝国主义是什么态度?
他们为什么要阻挠?(点击:阻挠)(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争夺”“进一步控制”)。
出示: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他们见阻挠不成,又怎么样?
要挟是什么意思?(点击:要挟)他们是怎么要挟我们的?他们凭什么这么要挟?(当时请政府有什么弱点给他们要挟)。
5、当时清朝政治腐败,完全受帝国主义控制,他们百般阻挠、要挟,可是他们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点击引读: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6、我们可真是争了一口气啊!
7、中国人都觉得争气了,可外国人是怎么说的?
出示: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a一起读。
b这家外国报纸是怎样地说?(点击:轻蔑)什么叫轻蔑?你来读一读。
c你也来读一读,朗读后你觉得帝国主义怎么样?(嚣张、自以为是)。
d如果你是詹天佑,看了这张报纸有什么样的感受?
8、他们凭什么这么说?
(出示:原来……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9、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引起你的注意?(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无论如何)。
你是如何理解的?还有哪些词也体现了任务艰巨,铁路修筑困难?
齐读。
10、引读:难怪他们会轻蔑地说:“——。
1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他真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手指板书)。
三、学习“修筑铁路”
接受任务后,詹天佑马上开始修筑铁路。(板书:修筑铁路)。
修筑铁路时,他做了哪三件事?快速浏览课文4——6自然段。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
板书: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一)勘测线路。
1、接受任务后,他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在勘测线路时他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如何想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
谁来说说看,他是如何说的?
2、出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3、从詹天佑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体会到的?
4、他是个对工作多么认真的人啊,让我们好好读读。
5、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请教当地的农民。
6、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7、说说你的体会?说说你的理解?你为什么感动?你感动在哪?
这一幕幕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好好读读。
8、他又是怎么想的?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9、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
当塞外坏境恶劣,勘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想——。
当他四处奔波请教农民,疲惫不堪的时候,他总是想——。
当清朝政府腐败,铁路修筑资金短缺的时候,他总是想——。
当帝国主义准备看
2023年詹天佑教学设计(模板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