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精选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一要细心审清题目过程的要求:如“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由强到弱排列的是”、“最大的是”、“一定”、“可能”等。二要准确审清题目的条件:如“所有主族元素”、 “标准状况下”、“温度不变”、“室温时”、“无色”、“酸性溶液”等。三要留心题目的“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如考查气体时经常是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5℃时等;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己烷、chcl3等;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磷酸的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 常温常压下,0.5na个co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c. 1mol 是ch4去掉氢阴离子后形成的碳正离子以及d选项中的白磷的化学式是p4等。答案为bc。
常见的热点、重点知识很多,如何伏加德罗常数;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离子共存;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及计算;电化学知识;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及平衡图像等。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原理和热点、重点知识,通过仔细的分析、比较,周密的思考和全面的判断,使知识整合,滴水不漏,从而做出正确解答。
解选择题,不但要掌握常规思路,而且要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超常的思路。要能针对试题特征,寻找隐含信息,敢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求答案。要善于运用化学的学科思想抓住变化过程的某个方面,分析清楚,就能形成解题思路,找到解法。守恒原理(如氧化还原中的“电子得失守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变化过程中的“某元素守恒”、还有质量守恒、体积守恒等等)、差量原理、平均值原理、整体思维、十字交叉法、等效原理、极限思维等,往往是“巧思妙解”的基础。
(1)直接求解,准确无误
例2.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是 ,氢的同位素是h、d、t,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a. 6种 b. 9种 c. 12种 d. 18种
解析:从水的分子组成(h2o)来看,3种氧原子分别与3种氢原子可构成9种水分子,此外,3种氢原子混合与3种氧原子又可构成9种水分子,因此自然界中的水一共有18种。即: 、 、 、 、 、 、 、 、 、 、 。
(2)排除筛选,步步为营
排除法又称筛选法或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将选项中不合题意的答案,逐个排除,加以淘汰,剩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
例3. 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解析:本题是一个信息给予题,读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题给信息知,玻璃态水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态变玻璃态其体积不变;此外,“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因而答案a、b、d错误。
(3)广开思路,左右逢源
例4. 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
a. feo b. fe2o3 c. cuo d. cu2o
解析:思路一:设氧化物为mox,然后找关系式 ,讨论得答案。
思路二:根据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来求解。
根据题意,可知
a. 72:44=1.64:1
b. 160:132=1.21:1
c. 80:44=1.82:1
d. 144:44=3.27:1
思路三:根据氧化物中氧的质量分数来求。
根据题意,可知 比 多了0.6mol的氧原子(9.6g),是co从氧化物里夺取的,所以氧化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在四个选择中,只有b。
(4)打破常规,快速作答
例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 充分吸收,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 36% b. 54.5% c. 40% d. 33.3%
解析:本题如能求出co、h2的质量,则o2的质量分数便可得出。本题按照常规解题思路是:
第一步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第二步设出co和h2的质量,并由方程式①和②分别计算出co2和h2o的质量。
第三步由co2和h2o的质量,根据方程式③和④分别计算出各自的增量,将二者相加为7.5g,由此计算出co和h2的质量为7.5g。
第四步求o2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选b。
若换一种思路,则情况大为不同:
将上述思路中的①③方程式,②④方程式分别加和得:
由此很快就得出结论:na2o2的增重就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便可求得答案为b。
(5)利用守恒,简化计算
例6. 在由nacl、kcl、na2c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5%,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5%。则该混合物中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等于2:1 b. 大于2:1
c. 小于2:1 d. 无法确定
解析:此题若按混合物计算题的常规思路求解,即先根据质量分数求出nacl、kcl、na2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再由化学式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求出 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则显得非常繁琐。若能利用离子电荷守恒来解题,便可使问题大为简化。
由离子电荷守恒得:
因为
(6)巧用差量,出奇制胜
例7. 18.4
2023年高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精选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