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质14篇)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巩固识字1。
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认督3个生字。
2.检查认字情况选字方式认读生字。
3.交流汇报。
合作探究深入学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
2.看看通过阅读学习,
3.你都知道了什么,
4.还有什么不。
5.懂得问题,
6.自己先思考,
7.然后小组交流。
8.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
1.学生会宝地以自然段的时候,
2.指3.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体会“云”的变化。
5.学生会宝地2、3、4自然段的时候,
6.感悟谁的各种现象,
7.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自然现象以及自己有关这方面的课外知识。
8.从分阅读地5自然段,
9.完成“有时候……有时候”照样字说一说写下来。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2.然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通过学习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自己理解自由发言。
方照例据说一说,并填一填。
通读课文回归整体学生小组分段朗读课文,说一说谁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指名汇报。
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1.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2.全班反馈解决问题。
实践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在课下,回到家中收集一写关于水的知识。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千古名诗,全诗共4行2句,写诗人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的愉悦心情,前两句写早晨辞别了朝霞缭绕的白帝城,顺长江而下,一日之间就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江陵。后两句写三峡两岸树木中猿声响成一片,走出很远仿佛还能听见,整首诗写得轻灵飞动,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古诗,进而理解诗人的愉悦心情。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看插图、看视频、配乐反复吟诵课文,体会诗人的心情。
“发、朝、还、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区别字音。
知识与技能。
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体会作者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
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出示李白头像)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配乐讲故事。
1、师范读古诗,读后让学生评价。
2、配乐再读古诗,让学生评价读得怎样。
过渡,听完古诗,你一定也想读对吗?试一试读。
3、生自由读古诗。
读时要求:读正确,通顺。
4、指名读,齐读。
5.学习多音字“发、朝、还、重”进行区别字间,分别口头组词。
过渡:让我们再深入的读一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古诗内容、
2、指名读前两行。
4、问: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师述:白帝城在山顶最高处(指图)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为李白急着回家,把好消息告诉家人所以试着用高兴的心情去读前两行。
6、齐读前两行。
7、指名读。
8、指导朗读,板书:辞、还。
9、指名读后两行。
10、看视频。师述:两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过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没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时和回来时是同一条小船,但感觉不一样,去时伤心,回来高兴,又是顺水行舟,所以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的“一日还”“万重山”是李白的夸张的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尺”等诗句都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这是李白特有的风格。
11、齐读后两行。
12、指导朗读全诗。
过渡:这么美的诗还想读吗?
1、打节奏朗诵。
2、表演读。
3、配乐朗读。
过渡:诗读的很好,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
1、齐读生字。
2、“帝”“岸”两字的写法。
早发白帝城。
辞还啼过。
白帝城江陵。
愉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2、抓住重点的语句品读,体会并理解课文。
3、学会保护更弱小的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会保护更弱小的人。
1、抓住重点的语句品读,体会并理解课文。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了解“弱小”的意思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弱小的?
2、可是有一位叫萨沙的五岁男孩,他却是一个勇敢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课题)。
二、共同研究。
1、课文中有一些好的词语,我们先去认识他们。(屏幕展示词语,点名读,再齐读)。
2、这个故事发生在“夏天的一个周末。”这里面有我们要学的两个生字,是什么呢?
3、(ppt中展示田字格,出示“夏”和“末”)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这两个生字,让学生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这两个字。(尤其是“夏”字的折文)。
4、打开书,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妈妈为何会夸奖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萨沙保护了比它更弱小的蔷薇花。)。
三、交流归纳。
2、这些花真美啊!让我们用甜美的嗓音来夸一夸这些花,读一读。
3、文中还有哪里提到了这些花,找一找,谁来读一读?
4、欣赏两张图片,你还觉得那些花儿美吗?你认为这时这些蔷薇花,会说些什么呢?
6、看图理解“雷声大作”和“倾盆大雨”,用横线画下来积累词语。
7、这么大的雨,这么可怜的蔷薇花,如果你是萨沙你会做些什么呢?自读课文的4-9自然段,找一找萨沙一共提了几个问题,把他的问题用波浪线画下来。
10、既然他不服气,他做了些什么呢?找到那个自然段,将表示他动作的词圈出来。
11、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萨沙又说了些什么呢?练习朗读“自豪”的语气。
12、为何他会从充满疑问变为自豪呢?为何妈妈会夸他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呢?(因为他学会保护更弱小的蔷薇花)。
四、课堂小结。
希望我们也可以像萨沙一样自豪地喊出“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
五、板书。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夏末。
不解。
弱小不甘勇敢。
不是学会保护更弱小的。
六、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主要围绕着萨沙保护弱小的蔷薇花,抓住萨沙的三个问题,一步一步的语气变化,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到萨沙由不解到不甘,最后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人。学生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要保护更弱小的。
教师抓住课文内蔷薇花的样子的对比,充分体会到蔷薇花的弱小,并在其中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在其中抓住重点词语“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倾盆大雨”“雷声大作”。,让学生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而在文中重点语段,萨沙的三个问题时,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朗读。分角色朗读,不同的语气,抓住提示语,体会情感。
但是本课在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同时。还是有一些瑕疵的。比如在细节的重点词语分析上,还可以在如何运用上下下功夫,出些相应练习。教师应更富有激情的去带动学生,营造气氛。这都是教师应继续努力的地方。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要求:
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1.
2.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猜我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1.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在书上。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
小组交流问题。
4.
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5.
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
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课件出示三项作业,你想做哪一个就做哪一个。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板书设计:
19
我是什么
形态汽云雨雹子雪
水状态静动
性格温和暴躁
《小露珠》是冀教版语文第四册一篇优美的童话。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交代小露珠诞生的时间及地点,小露珠就这样悄无声息、毫不张扬地来到了世上。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小露珠受到小动物们的喜欢。小动物们见到小露珠纷纷和她打招呼,并且赞美她“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归结起来,这些赞美称颂的是小露珠美丽的容颜和纯洁的品质,这也正是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第六自然段写小露珠装点了花草树木。小露珠不仅本身很美,而且还会用自己的美来装点别人,让植物们显得更精神更美丽。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与她依依惜别。
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4个生字。3.抓住重点句子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学习仿写句子。
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使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课文的优美语言。难点:
使学生从动物、植物对小露珠的态度中,感悟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格。
《小露珠》是一篇极美的课文。翻开课本,细细读来,如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因此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美读感悟的方法展开教学。
课件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显示谜语: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太阳出来去无踪。
师:谁能猜出来这是什么?(露珠)2.板书露珠,同时指导书写。
师:“露”是上下结构,上面是雨字头,第二笔是点不是竖,第三笔是横钩,千万别写成横折钩。下半部分是“路”。“珠”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朱德的朱。
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再现图画,读议深化主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环境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渗透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
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难点:体会小洁美好的心灵,懂得人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自读自悟与合作讨论想结合、想象法、实践法。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在感受景美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灵美。
2、读议结合,抓小洁的神态、心理变化来体会其美好心灵,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我们来猜个字谜,“大王头上长两角,怎么看怎么好”是哪个字?
生:美。
师:你来说说是怎么想的?(生答)真聪明!
师:谁能用“美”组词?(生纷纷举手回答)词语真丰富!
师:“美”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丑。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许多美或丑的事,你能用“美”或“丑”说一句话吗?
生:北京真美呀!
师:这是景色美。
生:老师可真美呀!
师:谢谢你对我的夸奖,这是外貌美!
生:他捡到了一角钱,交给了老师,他心灵真美啊!
师:这是行为美!
……。
师: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篇文章,它会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揭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声音响亮。)。
师:读得更美些。
生:(学生声音放轻了许多,感觉湖水更美了。)。
师:读得真好,奖励大家一个小游戏。看老师这边的词卡做动作。(老师出示词语卡片:攥纸,卷起,欣赏,跨步。)。
生:(游戏让孩子放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着不同的动作。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师生游戏。)。
师:猜对了吗。
生:猜对了!(学生眼中充满欣喜。)。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欢快的氛围中,孩子们读得很投入。)。
(设计意图:游戏的设计,强调了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历,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只有这样,学习才变成一种乐趣,一种有效的活动。事实证明,学生各尽所能,课堂生气勃勃。)。
二、合作,感悟自得。
(一)第一xx第三段。
第一段:
师(边生动的讲述边出现插图画面):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教室静悄悄的,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了。)。
师:美吗?
生(小朋友被优美的图和老师充满情感的朗诵所陶醉,不约而同地说):美。
师: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一学生读,读得比较通顺,但感情还不够。)。
师:谁能读得更美(另一学生读,明显比前一学生有感情了。特别强调了几个词:白色的,长长的)。
师: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吧。(全班学生一起有感情地读第一段。)。
师:这么美的句子,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质1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