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

2024-06-225946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四年级学生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抽象、推理等活动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自学,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通过数数的活动,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米尺、课件。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复习导入,情境感知教师利用米尺和书本的导图,深刻体会小数的必要性;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小组交流汇报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导图,通过分享生活中用到数的例子,引出小数,感悟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再交流汇报表示方法,直观感知小数的必要性。进而引出今天的主题“小数的意义”。通过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会发现小数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环节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小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并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小组合作,独立探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并归纳出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教师借用米尺,直观描述:“把一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dm,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十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1m来表示”,引导学生思考说出用分数和小数表示3dm和7dm;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描述自己的发现,体会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借助直观迁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独立探究的方法理解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具体意义。会理解并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会探究出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体会抽象和推理的方法,达成目标1。

环节三自主探究,获得新知学生自学课本,交流汇报自己的收获,说一说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自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提问:“默读课本,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会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达成目标2。

环节四巩固新知,学以致用学生独立解决“找朋友”,动动手“写一写”,集体交流“说一说”。呈现“夯实基础”,“培优提升”两个层次的习题,引导学生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巩固新知。会独立解决习题,达成目标1,2。

环节五回顾反思,归纳小结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教师适时补充。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会说出小数的意义及运用抽象和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课中学生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会发现小数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今后设计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多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不过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学生通过想一想、测一测、数一数、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学习到小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际认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我今后会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讨、解决问题,他们身上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他们可以学的更好。

这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和深入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小数的大量应用,同时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小数的读法,小数在价格上表达的具体含义都已有所了解。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于小数产生的实际价值有所认识,抓住数与数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小数的来源,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同时,通过与整数、分数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从而对于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0页、51页例1。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通过实际情境感悟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3.在探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结合小数产生的历史,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件,课前调查的数据资料

(一)创设情境

1.感受生活中整数和分数的运用。

(1)课件出示。

一张桌子、六把椅子、一个圆形花坛、白色占整个圆形的八分之一

(2)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整数的应用是非常普遍和广泛的。当我们

得不到正好的整数结果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感受生活中小数的运用,质疑反思,体会小数的产生。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数据信息

(2)师: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3)抓住现实信息引发思考

提问: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时候会常常用到小数?

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度或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

3.揭示课题:

看来小数的存在也有它一定的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产生及意义。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整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我们在测量时,往往又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应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小数的广泛存在又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疑问,引起探讨。)

(二)研究改写方法,探究小数的意义

1.1米

初步探究一位小数的改写。

(1)出示线段图。

(2)提问:看到上面的图,谁能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①(学生预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

②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每一份是0.1米。

③其中的两份用小数可以怎样表示,你怎么想?

(学生预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两份是米,小数是0.2米)

④图中还有哪部分表示0.1?(请学生指图)

(3)理解0.2并感知0.1与0.2有什么关系

①哪部分表示0.2?想一想对0.2你还能说些什么?

②0.2与0.1有什么关系?

(0.1 0.1=0.2,0.2是两个0.1…)

③对于其中的三份、四份、五份…你有什么想法?选择其中的一个和同学说一说。

④对比:米与0.1米,米与0.2米…有怎样的关系?

⑤观察米=0.1米,米=0.2米,…你发现了什么?

⑥提问:一位小数表示什么?

2.在迁移辨析中理解两位小数的改写。

(1)出示教材中的图: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提出要求:100份中的1份大家会改写成小数形式了,那么把其中的几份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呢?小组合作,涂上阴影,说出分数和小数,并说说小数表示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例如:米=0.01米,米=0.03米,米=0.12米)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上面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也可以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练习:说出小数的意义

课件呈现:0.6、0.09、0.12、0.86、0.1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深入、灵活理解三位小数的改写

(1)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你会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改写成小数吗?

(2)根据前面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改写成几位小数?

(3)课件出示三组数据。

第一组:1/100023/100026/1000

第二组:3/100043/100089/1000

第三组:9/100065/10008/1000

(4)提出要求:请小组合作自选一组分数,一边改写一边讨论。

4.: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使人们应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

5.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四位小数表示多少?五位小数呢?

(设计意图:由借助直观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到通过联想认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再到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发展提高能力。)

(四)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回顾整数的计数单位

师:回忆一下,我们都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1个一是10个(),是100个(),是1000个(),是10000个()…

4.提问:所以小数的计数单位应该是什么?

5.教师:这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小数,小数部分是多少表示的就是多少个十分之一,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小数,小数部分是多少表示的就是多少个百分之一…,所以,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它与整数计数单位一起形成了数学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6.依照这一体系,你能说说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吗?

(五)巩固练习

1.填数(数学书第51页“做一做”)

2.比一比(数学书第55页练习九第1题)

3.对口令游戏:一方说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另一方说出对应的小数;一方说小数,另一方说出对应的分数。

(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想了解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1毫米=1/1000米=0.001米

2分米=2/10米=0.2米3厘米=3/100米=0.03米127毫米=127/1000米=0.127米

3分米=3/10米=0.3米12厘米=12/100米0.12米74毫米=74/1000米=0.074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分别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

p32-33

1、在升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小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识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的分数,写成小数是几个0.1,几个0.01,几个0.001,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ppt,小软尺,习题纸。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小数和分数的小书签,我想把它们送给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想得到它吗?想得到就积极发言吧。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小数和分数,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用小数表示自己所测量的物体,请大家拿出大家准备好的软尺,请第1组的同学测量课桌的长度;请第2,3组的同学测量笔袋的长度;请第4,5组的同学测量数学书的厚度,请将你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老师发给你的纸里。

2、每生测量活动。

3、每组派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学生汇报预测:

学生1:我测量的课桌的长度是0.6米。

学生2:我测量的笔袋的长度是0.11米。

学生3:我测量的数学书的厚度是0.01米。

4、展示学生的.汇报结果,有质疑的请举手。

5、根据同学们的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小数)

6、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小数?请举例说明。

生例举一些常见的小数,师补充一些常见的小数。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这时候通常用小数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一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分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师小结:取其中一份1分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1米。

师:取其中的3份呢?取其中的6份呢?生独立思考。

汇报:取其中的3份是3分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3米。

取其中的6份是6分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6米。

2、认识两位小数

我们都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老师现在把这一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厘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师小结:取其中一份1厘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01米。

师:取其中的40份呢?取其中的75份呢?生独立思考。

汇报

取其中的40份是40厘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40米。

取其中的75份是75厘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75米。

3、认识三位小数

我们都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一百分之一,那么老师现在把这一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毫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汇报:取其中一份1毫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001米。

师:取其中的59份呢?取其中的125份呢?

汇报

取其中的59份是59毫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059米。

取其中的125份是125毫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125米。

4、对比直观描述,小数的意义

师: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完成表格

生独立思考,汇报研究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通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几个0.1.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还有谁想来说一说?

学生2:我发现,分母是100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几个0.01.

学生3: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可以写成三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几个0.001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那小数点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想这样的小数和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等我们以后再学习)

5、小数之间的进率

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它们之间的进率发生什么变化?

0.001米→0.01米→0.1米→1米,它们之间的进率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在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把分数化小数(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2、填一填。

3、书本33页做一做。

4、找朋友(将老师发的小书签,根据书签上的小数或分数说出你的朋友小数或分数是几,请起立,展示给全班是不是朋友)。

5、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

四、能力提高,聪明屋

用5,4,0,1,3这五张卡片摆出不同的数。

1、小于1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小于1且最大的三位小数。

3、小于1且最小的三位小数。

五、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本课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创设情境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小数。如测量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自己的身高、体重、物体的大小或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实际在生活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因此我们有学习小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掌握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从一位小数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28页至30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1-5题。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小数的资料,老师选择了一些,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1)一块橡皮0.3元;一张信封0.05元;一本练习本0.48元。

(2)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0.001米。

(3)老师用的签字笔笔芯是0.38毫米的。

(4)艾兰德 “维生素c含片”净含量:0.65克×120片。

(5)钱嘉容的家到学校大约有3.9千米,她的爸爸身高1.82米。

像0.3这样的一位小数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这些小数和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会读吗?只读小数,谁来读一读。

你们觉得读小数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数点前面的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依次一个一个地读。)

【设计意图:学生的知识起点是三下时对一位小数的直观认识和刻画,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点。通过找身边的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激起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教材为什么三下就安排初步认识小数,因为生活中小数随处可见,孩子不陌生,早些了解也便于孩子在生活中交流。孩子对小数不陌生,因此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虽课本没安排学习,但孩子的读法早已在生活中习得,因此小数的读写方法不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只课之初始阶段稍做提醒,指出读法中的注意点,即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例1,初步感知

1、出示例1。我们先来看第一条信息。

这些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

如果你到商店去买这些物品,该怎样付钱呢?(课件出示: 3角 5分 48分)

谈话: 这里的0.3元用分数可以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板书:0.3元)

小结:1元=10角,3角是1元的3/10,可以写成0.3元。(板书:3/10元 0.3元)

2、初步认识两位小数。

你能仿照(0.3元)这样的思路说说0.05元和0.48元的意思吗?先独立想想,再同桌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提示:1元是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那5分呢?48分呢?可以怎样想?)

0.05元,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互相说说)

1元=100分,5分是1元的5100 ,可以写成0.05元;

0.48元谁来说?

1元=100分,48分是1元的48100 ,可以写成0.48元;

板书:5100 元 0.05元 48100 元 0.48元

3、看看这些小数,为什么(0.05)这里要写0?(因为是5分钱,1元=100分)几分钱用小数表示就是——,这里(0.48)为什么没有0?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就是——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比较熟悉,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初步感知阶段,利用“0.3元该怎么付?”学生把元转化成角,进而追问0.3元用分数可以怎么表示?得出3角是1元的3/10,可以写成0.3元。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类比,迁移,为下面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例2,概括意义

(一)进一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刚才我们借助圆角分间的关系认识小数,其实还可以借助其它一些事物,这是一把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多少(1厘米)?为了方便看得清楚,我们截取一部分将它放大。想一想, 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用小数怎么表示?

投影:1米=100厘米,1厘米是1米的1/100,可以写成0.01米。

谁能这样完整的说说。(板书:1厘米 1/100米 0.01米)

2、4厘米和9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拿出练习纸,在第一题处填一填。和屏幕校对。谁来说说(4厘米)你是怎么想的?0.09米有多长?

(二)自主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第一屏,收集的小数信息:请同学们看第2条信息,读——0.001米?你认为它比要0.01米的长度——短!究竟有多长?

2、老师将米尺再截短再放大,现在你能在米尺上指出0.001米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能仿照刚才的思路说说想法)

谁再来说说0.001米的意思?板书:11000 米 0.001米

你能说一个毫米数,让大家像这样来说说吗?板书两个

3、练习纸上找到材料2完成填空。(课件出示,直接校对)

这些用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都表示1米的——千分之几。

(三)观察发现,概括意义

1、一起来观察板书,先竖着看看,再横着看,仔细观察这一行分数和对应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竖着看,这3个数量都是——相等的'!下面两个数量的单位都是——相同的!这说明分数、小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可适当擦去写板书,只留下分数、小数,便于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意义。)

从分数往小数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呢?

看看下面的小数,可以分成几类?

从小数往分数看,一位小数、两

2023年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四年级学生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抽象、推理等活动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自学,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通过数数的活动,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米尺、课件。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情境感知教师利用米尺和书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