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神奇的手教学反思(优秀17篇)

2024-06-234604

我家有一个手机座,是爸爸的好朋友送给妈妈的。它的样子像水晶鞋,晶莹透明、光彩夺目、做工精致,可爱极了。

它的里面装着三颗红辣椒和许多的水,辣椒在水里荡来荡去,露出一串串漂亮的水珠。只要把手机放在水晶鞋上,用其它的手机打来,铃声一响,水晶鞋上的灯就会自然亮起来,随着手机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即使把手机拿起来,它的灯都还会亮几秒钟,我觉得它好神奇呀!

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个研究专家,好去研究这些有趣的问题。

我真喜欢这个手机座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

二、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

三、教学难点:

理解“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塔”。教师接着板书:神奇的。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思考:这神奇的塔是什么塔呢?(生:这神奇的塔是广播电视塔)。

2.你们去过吗?请去过的学生讲一讲。

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3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

4.你们想看看吗?那老师当导游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放录相。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3.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段)。

5.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四)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

2.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3.指名读。

4.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

5.学生模仿读。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上插图,你能看图说一说吗?

2.师讲:塔这么高,星星月亮看见了想说些什么呢!自己出声读读2、3段。

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2、3段,体会它们说话的意思。

4.分角色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星星说的意思是塔特别高,离星星很近,更加突出了塔高。月亮说的意思是塔很美,每当晚上,电视塔里面的灯都亮了,就像一盏明亮的宫灯。)。

板书:美。

师问:你们见过宫灯吗?什么样呀!请查找到宫灯图片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一看。

又问:给你什么感觉?(美)。

5.你能不能把塔的高、美读出来?同桌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学习四、五段。

1.实物投影出示第二幅图:他们在干什么?

2.自己出声读读第四五段,妈妈和力生说了些什么呢?

3.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他们说的话。

4.指名分角色读。

(1)思考: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塔很神奇?(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

(2)“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

5.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和神奇的感觉。

(五)学习生字:

读准生字的音:

1.自己读读本课生字,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全读对了!

3.抽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识新偏旁“单人旁”“门字框”。

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学生自学。

2.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1)“们、问、什、电”这四个字用“熟字”加上偏旁或加一部分来记。

“生”用“青”换一部分来记,“青”字去掉下面的“月”字,加上一笔“撇”就是“生”字。

“力”和“么”这两个可以用笔画记忆。

指导书写:

1.学会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红。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你们哪个字不太好写?(们什)。

4.教师指导书写“们”和“什”字。

(1)出示带田格的“们”和“什”字。

(2)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们”字:单立人旁的“撇”写得不要太平,撇尖在横中线上收笔。“门”字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比单人旁的“撇”起笔稍低一点。“竖”写在竖中线左边一点,不要写得太长,起笔高一点,收笔也高一点。最后一笔“横折钩”的钩稍低一点。

“什”字:“”旁与“们”字相同,右边是“十”字,横写在横中线高一点的位置,注意左低右稍高一点,竖的起笔与单人旁撇的起笔高低一样,竖写得比旁边的竖稍长一点。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2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议。

5.其他5个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书中的描红和生字谁写得最好。

(六)复习巩固:

1.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抄写词语:有力有电不问我们什么生火。

3.读句子(课后练习3)。

(1)读这3句话。

(2)师生对答:

师问:江边有什么?生答:

师问:哪儿有一座高高的塔?生答:

生问:我家门口有什么?师答:

生问:哪儿有一棵小树?师答:

第3句:生问生答。

(3)出示句式:哪儿有什么?

(4)请学生概括句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朗读文,读出塔的高、美、神奇的语气。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学习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听话百认真有礼貌。

3、在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训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手的神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部分作品。

3、手工作品一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吗?(记得)今天(出示课件城堡),他将这座神秘的城堡里,等我们一起去找宝藏,想去吗?(想)那我们去看看吧!

1、(点击“儿歌宝库”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老师一起读一遍。

2、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手(画出“手”的形状)。

小结:今天,乐乐会带我们进入“知识宝库”去进一步了解的作用,好吗?(好)。

二、观察画面,角色体验。

1、出示课件,观察画面,板书课题。

(1)你们瞧,乐乐碰见文文,他们在说些什么?(听后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神奇的手(补充课题后齐读)。

2、出示书中内容。

(1)请小朋友利用拼音自由试着读读看;

(2)同桌互相读;

(3)分角色朗读对话;

(4)分男、女生对读。

三、引导“发现”,激活课堂。

指名说(多让学生说说自己手的'神奇)。

过渡说:小朋友们的手都很神奇,大家会做很多事,你们看作业本上漂亮的字,还有你用手整理的书包,梳得头发都很棒,更神奇的是你们画的画,现在乐乐将带我们去“梦幻宝库”里去看看他们的绘画展。

1、点击课件(书中作品)。

(1)师范讲一幅图片;

(2)引导学生说后几幅。

2、在黑板上展示学生部分作品,并讲解各自所画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1、你们的小手很神奇!那老师的手也很神奇呢?(出示手工作品:千纸鹤),你们看看。

2、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人,他们手的神奇地方?(指名说)。

3、你们还知道吗?叔叔阿姨的手也很神奇,让我进入“智慧宝库”去看看吧!

4、(点击课件)指名说说图片中叔叔、阿姨们手神奇的地方。

小朋友,你们在城堡里得到了什么宝藏?(手的神奇)回到家后希望小朋友用自己的神奇小手去制作一件作品送给你们的父母,看谁最棒!让我们和好朋友乐乐说再见吧。(出城堡)。

最后,让我们用这双神奇的小手跳起《拍手舞吧》。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了解手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红领巾若干条游戏用材料彩纸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体验活动:用手能做哪些事?并尝试去做事。

活动一会做事的手。

猜谜语、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么?

生:喜欢。

师: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啊?

生说谜语大家猜。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谜语,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

生:想。

师:那你要听好,十个兄弟亲一家,高矮不同本领大,学习劳动全靠它。

生(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手、手……。

师:是的!就是我们的手!

2、交流课前体验,体验会做事的手。

第一步:小组里观察小手,说说手的作用。

师:来,伸出来,互相看看!

师:大家都有一双健康可爱干净的小手!

师:你的小手都帮你做什么了?

生:……。

师:是啊,你看无论是做家务还是学习做游戏都需要小手的帮忙,看来大家都有一双能干的手啊!

第二步:系红领巾比赛,体验小手的本领。

师:这么能干的小手想现场试试它的本领吗?

生:想。

师:那好,我们来个系红领巾比赛!看那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又好又快的系好红领巾!不仅要有速度还要系整齐呢!这可需要互相帮助才行啊!

(教师分发红领巾,学生在小组里比赛系红领巾)。

师:瞧!多棒的小手阿,戴上自己系的红领巾可真精神!

第三步:夸夸小手。

师小结:通过互相帮助系红领巾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小手的能干!

(生用各种形式夸小手。)。

活动二会认东西的手。

1、师生合作游戏“会认东西的手。

(教师出示袋子,袋子里面装有一些日常用品。)。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人愿意,每个小组来一位。

师:请第一个小朋友转过身,闭上眼,小手背过来!

2,分小组进行游戏。

3、引导学生总结提炼。

师:大家没用眼睛看,小手就认出了……你们说小手的这个神奇的本领是什么呀?(板书:认东西)。

活动三会说话的手。

1、看视频图片,感受小手会说话。

师:请同学们看,跑步得第一的这个大哥哥做了个什么动作?大家都来做一做?

师:小手仿佛再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胜利了!我是第一名!……。

师:你们真聪明!听懂了小手的话呢!

师:看来,小手还有自己的语言呢!小手会说话啊!(板书:说话)。

2、调动生活经验,体会小会说话。

师:老师的手也会说话那(伸出大拇指),再说什么?

生:说大家真棒!

师:(用大拇指对向其中的一个学生)哎,手又在说什么?

生:,你真棒。

(老师再次用拇指对向其中的一个学生)。

生:某某某,好样的!

师:老师没有说你们就猜出来了!看来呀!手还真的会说话呢!你的小手都会说话么?都用那些手势表示过?先做给小伙伴们看看,让大家猜猜看。

(小组活动并交流)。

活动四会表演的手。

播放《手影》视频来来吸引学生。引出手还会表演。

学生尝试表演。

播放师表演《孔雀舞》,感受表演的能力。

活动五会创造的手(学生没来得及做)。

1、课件出示图片:介绍小制作。

师:这些东西都是小手制作的!小手真巧啊!

2、教师现场制作,激起学生兴趣。

3、小组活动:折一个自己最拿手的手工。

(播放音乐,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完成制作)。

4、展示手工作品。

师:小朋友,做好了没有?你们不但手巧而且动作也快!举起来互相欣赏欣赏!真是太棒了!(师从中选4个优秀作品请到站台展示)老师发现这四位小朋友的作品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4名学生上台展示。

六、引导学生总结小手的本领。

师:这节课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小手,说说看,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呢?

生:会做事、说话、认东西……。

师:是啊!我们的手会表演、会制作还能像眼睛一样认东西、像嘴巴一样会表达这真是一双双神奇的手(板书)。

生:……。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老师希望你们课下多动手,有更多的神奇等着你们去创造呢!

引出下文,我们的手这么能干,还需要我们的脑来控制,我们有两件宝,请看儿歌,播放儿歌,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读,引出下节课我们将来学习认识大脑。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的做好公开课,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幼儿园大班公开课《神奇的桥》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常见桥梁图片两幅。

2、从网上下载的各种不同桥梁图片资料若干,电脑一台。

3、积木(每组两篮),作业纸每人一张。每人从家带来的小纸盒两个。

1、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梁的课题,了解几种常见桥梁的类型。(斜拉桥、拱桥、立交桥)。

2、用电脑演示各种桥梁的图片,请幼儿说出这种桥梁的类型。也可让幼儿自己操作鼠标调出各种桥梁的.图片,并说出其类型,从中认识“梁桥”和“升降桥”。可让幼儿根据图片提出问题,由幼儿和老师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3、请幼儿分组用纸盒和作业纸(随意折成各种形状)搭成纸桥,用积木来测桥梁的载重。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4、组织各组幼儿开展自制纸桥的承重试验,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新方法的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活动较成功。能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成活动。

2、教学资料准备丰富、充分,能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3、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4、注意验证幼儿的实验结果,及时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5、幼儿个别指导不足,指导应更加细致。

教学内容分析:

《神奇的手》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二单元《

最新神奇的手教学反思(优秀17篇)

我家有一个手机座,是爸爸的好朋友送给妈妈的。它的样子像水晶鞋,晶莹透明、光彩夺目、做工精致,可爱极了。它的里面装着三颗红辣椒和许多的水,辣椒在水里荡来荡去,露出一串串漂亮的水珠。只要把手机放在水晶鞋上,用其它的手机打来,铃声一响,水晶鞋上的灯就会自然亮起来,随着手机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即使把手机拿起来,它的灯都还会亮几秒钟,我觉得它好神奇呀!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个研究专家,好去研究这些有趣的问题。我真喜欢这个手机座呀!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2.会认9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电视塔是做什么用的。二、教学重点:1.学会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