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老人事迹范文怎么写 护理人员主要事迹怎么写(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护理老人事迹范文怎么写一
1、依据科室目前工作状况及人员构成,按照护理部要求,重新制定各班工作职责及流程,分工明细,各尽其职。
2、核心制度的落实
(1)主班与治疗班每天下午对病房医嘱进行大核对,小夜班与两头班或大夜班核对临时处理医嘱,每周护士长周一、周五核对医嘱并检查病历的书写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2)治疗室统一规范药品标签及位置,在治疗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定期提问核心制度,让每位护士铭记于心,将理论运用到临床工作中。
(3)规范诊疗医嘱本、长期及临时输液卡格式,字迹清晰,颜色一致。
(4)每天严格交接班,老年绝对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做好转交接工作,尤其全麻术后的交接工作,在今年的交接工作中,由于发现及时,积极成功抢救了一例全麻术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
3、责任组长每天检查病历的书写,对出现的问题,以便签形式留言,督促年轻护士不断成长,护士长每周不定时检查病历,保障病历的准确性。
1、病房管理是护士长的主要职责所在,只有从病房中才能发现问题,每天晨会主动与夜班、白班共同交接班,每周二科室大交班,随时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询问患者心理感受。
2、身边随时携带小笔记本,将科室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晨会反馈,每月科会集中反馈,保证每一位护士均能了解科室发展的动态,使科室顺利发展。
3、每月护理查房去除以往按部就班模式,选择科室病重病人为查房题目,科室所有人员均提前复习,由护士长随机指定人员进行讲授并提问,业务学习自定题目,制作幻灯,全科讲授,充实护士长及科室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调动大家积极性。
4、定期与其他科护士长交流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护理管理能力。
5、在护理部及科主任的支持下,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万名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班”和骨科coa高峰论坛会议,充实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管理质量。
6、做好一次性耗材的管理,杜绝浪费,防止过期。
7、组织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各项活动,在今年趣味运动会中获得了优秀奖,学制度用制度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全院授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科室均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并鼓励大家今后再接再厉,踊跃参加,发挥才能及光芒。
⑴护理操作及理论定期组织大家进行专科操作及理论的学习,利用晨会定期抽查掌握程度,在医院组织的理论和操作考试中,我科护士考试合格率100%。
⑵护理科研今年护理人员忙于工作,忽略了护理科研的重要性,使得今年发表的文章较少,通过研究生期间学习的科研知识,主动向科室人员讲解,凡是遇到有疑问的课题,大家主动查阅参考文献,共同探讨可行性,争取在明年的工作中争取发表2~3篇核心文章。
⑶弹性排班每周排班前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日、不同时段的护理工作量及护士的能力和需求等5个因素实行弹性排班,满足大家需求,促进科室和谐发展。
⑷继续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大家不断继续学习,才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年初给大家定一个学习的目标,年底考核,作为评优的标准之一,让大家主动学习,主动交流,并争取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出去交流和进修的机会。
1、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对卧床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定期检查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情况。
2、改革原有工作模式,科室共有xx名护士,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即每位护士根据病房病人的数量分管2~3个病房,负责病房病人的一切治疗,为病人提供连续而优质的护理服务。
3、为了把护士还给病人,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在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下,实现了药品、器械及物资的下收下送。
在辛勤的工作中,20xx年即将过去,在完成医院工作目标的同时,我们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给病人送去了光明,带来了生活上的福音,然而略感遗憾的是今年护理科研论文及新技术、新业务相对薄弱,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继续携起手来,团结一致,踏实敬业,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重视科研培训,加大科研力量,灌输科研意识,使骨二科护理人员不仅在工作中表现一流,在科研立项及新技术、新业务上仍与时俱进,走在医院的前列,为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护理老人事迹范文怎么写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 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空巢老人孤独离世的悲剧。
相关资料显示,“空巢老人”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尤其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非常低。他们大多数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而老人劳动所得很有限,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总的来说,老人的经济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收入偏低。
这种状况一旦出现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支出”,而医疗费又占大多数老人生活开支的很大部分,这种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难…‘托病…‘怕看病”等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会的经济支持,尤其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会政策倾斜。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 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
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南京鼓楼区对空巢老人的活动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则成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诉求。
2023年护理老人事迹范文怎么写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就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步伐,医院护理毕业个人总结。医院正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护理也有临床扩展到社区和家庭。作为一名中专护士,我感觉虽然就业环境宽松了许多,但是文凭低,知识匮乏,压力仍然很大。
在护理人才济济的今天,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才能不被改革的浪潮所淘汰。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参加了x高考,如愿以偿进入专科班继续学习深造。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听老师授课,讲解疑难问题;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考试,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且通过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了证书。在工作期间,我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教导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工作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长辈,团结同事,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踏实工作;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个人总结《医院护理毕业个人总结》。在临床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观察和积累,我总结出了一套临床输液室护理工作经验,如下:
一、配药方面:无菌溶液里经常会出现橡皮碎屑类的无菌异物,往往给病人造成许多担心和误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通常我在配药时,将针头斜面与瓶塞水平面呈120°~130°的角插入。需要多次插入时,选择从同一针孔进针或取下瓶塞上的针头采用另一个针头吸药,然后再通过瓶塞上的针头注入。
二、肌肉注射方面:在肌肉注射混悬液时,由于配制时间过长,容易发生针头阻塞,导致多次注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我主张让病人采取坐位注射,取臀大肌定位消毒,然后将溶媒沿瓶壁慢慢注入,摇匀后吸取,药瓶内排空气,水平持针法快速深部肌注,效果很好。
三、输液方面: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经常性的基本操作。静脉穿刺是讲究技巧的。对于浅表粗直的血管,采取针头与皮肤间呈60°角快速进针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对与细、短、滑、不充盈的血管,局部热敷或轻轻拍打,至血管充盈后,固定好血管,选用小号针头,以15°~30°角进针,可以提高成功率;对于位置较深的血管,按解剖位置用手指腹触摸,有饱满感,掌握好深浅,摸索进针。
在输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几种情况:
1.输液前不能够顺利排气:我的方法是插上输液器时不用关闭调节器,挂输液瓶的同时将茂菲滴管倒置,与垂直面呈60°角,待滴管内液面达2/3时,缓慢将茂菲滴管转正斜放,使液体流入输液管直至排尽针头内空气,然后关闭调节器,这种方法排气很成功。
2.穿刺失败:这方面的原因很多,有技术因素、心理身体因素、患者因素等。我的经验是:首先,向病人说对不起,然后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在得到病人理解后,另选血管穿刺。对于渗漏部位,嘱咐病人勿按揉,六小时内勿烫,二十四小时后热敷,并按摩促其吸收。
3.输液至皮肤冷痛:当气温较低时,长时间输液会使局部皮肤发冷,疼痛,用热水袋热敷可以缓解;如果有刺激性药物输入所引起的疼痛,除热敷外还可以在输液部位或周围进行按摩推拿,但动作要轻柔防止针头滑出血管。
4.更换药瓶不及时至输液管内进空气:如果空气只进少量时,迅速关闭调节器,用弹拨法或卷折法将空气弹入茂菲滴管液面上。如果空气已到输液管下段,弹回很费时,可以通过过滤塞处排放。
5.两种药连用时出现混浊或结晶至滴速减慢或不滴:临床操作中我发现维生素b6与双黄连配伍会出现混浊至滴速减慢;穿琥宁与氟罗沙星配伍会出现结晶至输液管阻塞。所以不能将其配伍,如需连用时,应该在两者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
6.拔针后出现皮下血肿: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按压部位在穿刺点下。更好的方法是拔针时按压点选在穿刺点上面一厘米处或者用手掌大鱼际按压,切勿揉搓。血肿处二十四小时后热敷可以促进吸收,减轻疼痛。也可以用土豆片敷帮助其消肿。
护理老人事迹范文怎么写 护理人员主要事迹怎么写(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