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心中的她读后感(实用13篇)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以“孝”字作为评判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孝心——不必须非得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职责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泸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看完这则报道,我不禁热泪盈眶,这位少年的孝心深深地打动了我。而我身边,也不乏有着孝。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前不久,外婆的脊椎病又犯了,不得不住上医院。这时,外公又感冒了。为了照顾他们,妈妈向公司请假。每一天,天还没亮,妈妈就朝医院奔去。中午,就让爸爸去照顾外婆,自我回来做饭,又送到医院去,之后,就去探望一下外公。这段时间里,妈妈经常睡在医院,也没睡过几次安稳觉,好几次都看见她的眼睛周围有一层黑眼圈。外婆也挺心疼妈妈,叫她不要这么辛苦,可每次,妈妈都说:“没事,我好得很呢。”外婆出院之后,妈妈不放心她,每一天都去看望外婆。妈妈的孝心把我深深地打动了,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香九龄,能温席。”小黄香九岁时就能用自我的体温,温暖父亲冰冷的被窝。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被人们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完美品德,让我们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孝敬长辈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十年中,我们共度难关,一路走来不知经历的多少磨难。回六十年前前,看看现在,幻想六十年后未来,一切的一切都……这几天,我读完了《祖国在我心中》,里面谱写了新中国是怎么诞生的,中国是怎么样保家卫国和抗美援朝的,共和国的法律的诞生……其中,要数《奥运百年圆梦记》印象最深刻了,因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感触也特别深。
从1949年前的铩羽而归,谱写了中国“零记录”到1984一举夺得15枚金牌,突破记录;从中国队连续参加六次夏季奥运会,到一共获得奖牌286枚;从萌生“在中国举办奥运会”这个愿景,到经历风雨最后梦圆,所有经历都是来之不易。
2001年7月13日,更是让北京,让中国,让海外华人华侨为之沸腾!就因为那句“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申奥之路整整走了8年,跨越了一个世纪,最后终于梦圆了!不知有多少激动,喜悦的泪水洒在了中国大地上!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13亿人的关注,绚丽的焰火,奔放的音乐,精彩的表演…..这一切的显得那么和谐,和平。因为奥运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事是和平友谊的象征!
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了,中国队一共获得了51枚金牌,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刷新了中国的记录。一个百年梦想也终于落幕了,但所有人都希望时间能过停留,因为还有说不尽的故事…….
这次奥运会的精神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奥运期间我们都做到了。奥运会之后,我们也把“绿色、科技、人文”做到了。
就比如是科技吧!奥运之后的9月25日,神舟7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这次,更让人为之震撼的是——月球留下了我们的中国人的脚印!正可谓是奥运后的壮举啊!
短文紧紧围绕"一分钱"来开情节,它记叙了三位退伍女怎样荣幸地成为中央电台国庆50周年的晚会特邀嘉宾的故事.她们之所以受到这么高礼遇,就是因为四年前她们在济南当兵时,在街上捡起了一分钱.
当我看到这里,心里还真有点为自己鸣不平。自己捡的东西哪一样不比她们捡的价值高,但无非就是被老师和父母表扬一下,可他们却受到那么好的待遇。在说,一分钱都能看中,这不是吝惜吗?要是我顶多把它当石子踢。可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脸发热。因为她们的回答让我无比的惭愧和自:她们之所以要捡这一分钱,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因为这枚分币上有我们的国徽,如果让人不经意地踩了,用她们的话说:“就是踩到我们心头上。”
因为只有把祖国时刻放在心里,留进血液,才会真正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滚滚的黄沙如海,没了历史远去的痕迹,往事一点一滴,任风沙洗涤旧迹。血色残阳中,鸣沙山崖上眼泪垂滴。
莫高窟,一个民族的骄傲,一个民族的悲哀。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后,我同样“好恨”。面对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莫高窟本能地抵抗,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眼泪流下,埋藏在沙漠里,成为历史的印迹。这凝聚了民族的悲愁的眼泪让人记住了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在这晶莹的泪珠中,我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那些西方的“使者”,把中国的文明夺取,还向世界宣告他们取得的成就,而中国敦煌研究者却是埋头苦干几十年,为敦煌洗刷屈辱,用事实诉说着中国古老的文明。
依旧黄沙路漫漫,依旧驼铃响彻玉门关,莫高窟,你不要再哭泣,那些岁月已成为旧迹,你的眼泪会让今天的每一个人串成一串项链挂在胸前,记忆着历史的足迹。
可是岁月虽以成为旧迹,但历史又重蹈覆撤。无数“莫高窟”在哭泣,泪串成的项链不堪负重的段裂。
不仅是莫高窟,许多的文化遗产都在眼泪中一点点被埋没,消失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是始作俑者,真正的罪人。
看那些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却看见丑陋的字符歪歪扭扭地刻在朱红的房墙上,看那些平仄押韵的诗句,却已变成俗不可耐的“歪调”。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韩国把端午节定为本国的特定节,并申报联合国。这让人匪夷所思。本是中国的节日,凭什么让韩国人抢了先?于是乎,国内舆论日益高涨,骂着韩国剽窃别国东西,似乎矛头一致的指向了韩国,确实韩国这样做显得太“厚脸皮”了。但转念一想,你中国人有那个时间与精力和别人叫嚣,何不坐下来静静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记得邓小平说过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原则,然而中国人似乎喜欢“拿来主义”,就像是当年吃了“闭关锁国”的亏,现在要一口气补回来,不管外国的东西是好是坏,总之“开放”是没错的。于是国内“节日市场”受国外“节日市场”的冲击,忘了本,只记住了上帝的生日。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多少。结果没几个人答得全。要问“情人节”“光棍节”“圣诞节”,一个个争先抢后。要在古代,那准被误认为“假洋鬼子”。一谈到外国节日,这厢的两眼放光,形色兴奋,不觉让人好笑。你摆出一副讨好的嘴脸是要干吗?义务宣传外国文化?有情人没情人的凑个热闹,不知道现在屈原在湖底凉不凉;2月14日街上热闹非凡,宁静的湖面上却没有一点涟漪。
是啊,比起韩国人,我们应当羞愧,起码人家还真当回事,又是上报又是庆祝,不亦乐乎。我倒还真没听说过养母甚生母这一说辞,不过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韩国确实比中国做的好。
再说一说“模仿秀”大国-----日本。这个“投机取巧”专靠“模仿”别人取胜的国家,曾对他的老师进犯,现在又不老实的将自己的“黑手”伸进老师的衣兜,拿走《西游记》。经加工后,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成了《最游记》《七龙珠》诸如此类的畅销漫画。老师生气了,斥道:“你怎么对中国文化进行无礼的恶搞?”学生支支吾吾地说:“只是人物名字相同而已,与内容无关。”且不说这是不是在对中国名着的“非礼”。但单从内容来说,日本的《最游记》《七龙珠》等诸如此类貌似改编中国名着的漫画,确实内容与《西游记》天壤之别,毫无关联,也确实只是一些叫八贼、悟空、唐三藏、悟静的人物,这和张三、李四、赵钱、孙李一样作为一个代号。
最新我心中的她读后感(实用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