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中秋节班会主持词 中秋班会主持词(优质10篇)

2024-06-23168

徐: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在这样一个硕果累累的金色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李: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巧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徐: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那么关于“中秋”还有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

徐、李:走进中秋。

李:首先有请13号为大家带来钢琴独奏《荷塘月色》。

——舞蹈连跳(3、14、15、51号)——。

徐:谢谢13号的精彩表演。皎洁的月光把黑夜照亮,美丽的荷塘边有一群小朋友正翩翩起舞,掌声欢迎3号、14号、15号、51号登场。

——民乐连奏(21、34号)——。

李:谢谢这四位同学的精彩演出。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徐:没错,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李:接下来让我们在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和二胡的演奏中来一次穿越,感受古代文人墨客面对明月时的思乡情怀。有请21号带来古筝独奏《凤翔歌》、34号带来《二胡练习曲》。

——小提琴独奏(17号)——。

徐:谢谢二位的表演。关于中秋,民间有很多习俗,最为普遍的是赏月、祭月和吃月饼,这当中咱们小朋友最喜欢的肯定是吃月饼了。吃得饱饱的,枕着月光美美地睡上一觉、做个好梦该有多惬意啊!当然,如果再配上一段《摇篮曲》就更棒了!下面有请17号带来小提琴独奏《摇篮曲》。

——歌曲演唱(1号)——。

徐:是真的,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演唱歌曲《打掌掌》。

李:大家掌声欢迎!

——钢琴连奏(4、7、11、19、22、44号)——。

李:谢谢徐逸兴的精彩演唱。钢琴号称“乐器”,这个称呼一点都不假,光从本次活动的节目单就可见一斑,钢琴、电子琴的节目占了半壁江山。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欢迎4号、7号、11号、19号、22号和44号带来钢琴、电子琴连奏。

——京剧演唱(33号)——。

徐:谢谢几位的精彩演绎。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是为了再一次的重逢。

李:同学们,现在的我们还小,无法体会这样的情感,但终将有一天,我们会长大,必须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独自飞翔!

徐:到那时,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放开父母的手、去搏击长空,但也要记住、必须记住:无论你飞多高、多远,心永远和父母紧紧地贴在一起!最后有请33号带来京剧演唱《临行喝妈一碗酒》。

——结束语——。

李:老师们,同学们,二(6)班“走进中秋”主题班会活动到此结束。

徐:感谢各位的参与,再见!

李:再见!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你们知道中秋节都要做什么吗?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赏月,吃水果吃月饼。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名字叫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基本部分: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变胖了,脸变圆了,八月十五到了,我们得吃月饼和水果了。看老师带来了一些月饼和水果,可是太少了,不够小朋友分,让我们一起再来做一些月饼好不好。

3、幼儿画月饼,给水果涂色。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月饼水果装到盘子里拿到外面的窗台上,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自己设计的月饼。

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

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

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

合:“中秋节快乐!”

女:下面请欣赏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男:很好,谢谢周想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同学们自由发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又是一轮团圆月,又是一年中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重要性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班会该怎么主持呢?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中秋节班会。

主持词。

供你参考!

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升旗仪式由63中队主持。

甲:第一项出旗。

乙: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

甲:我是。

乙:我是。

合:今天我们的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乙: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请**同学介绍这一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xx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乙: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请**同学介绍古人过中秋节的传统: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至今尚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乙: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请*同学说说月饼这一美食的故事。

甲:请辅导员讲话。

寄语。

中秋。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16班的张欣纯。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寄语中秋》。首先允许我代表学校及个人,祝各位老师、同学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其次,猜灯谜也是一项不错的游戏。有的。

谜语。

本身就是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用它的精彩诠释了灵,巧,细,致,也许是恍然大悟的感叹,也许是猜中后的惊喜,也许是错后的跃跃欲试,也许是掌握技巧后的百猜百中,无论如何,这都是参与的一份热情,快乐的一份享受,细致的一份美,想像的一份彩。

圆月知人心,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家庭主妇把一大块月饼切好,为远在异乡的亲人留下一份思念,举杯共进,分享点点滴滴地家常事,说说生活中的烦恼,也是情感最真诚的吐露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勿忘传统佳节,让我们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欢乐!

乙:老师们,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

甲: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乙: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甲: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你们知道中秋节都要做什么吗?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赏月,吃水果吃月饼。现在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名字叫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基本部分: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变胖了,脸变圆了,八月十五到了,我们得吃月饼和水果了。看老师带来了一些月饼和水果,可是太少了,不够小朋友分,让我们一起再来做一些月饼好不好。

3、幼儿画月饼,给水果涂色。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月饼水果装到盘子里拿到外面的窗台上,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自己设计的月饼。

班长:金秋时光佳节多,同学们,我们刚庆祝好教师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主题班会,喜庆中秋佳节。我们欢迎三年级的嘉宾与我们一起欢度这美好的时光。下面,我们欢迎两位主持人上台,掌声有请。

主持人(刘):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要珍惜今天天的“桂花香飘”。请欣赏舞蹈《八月桂花遍地开》由沈晓娟等十位同学表演。

主持人(徐):革命先辈创业是多么艰苦啊!我们是革命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下面请欣赏刘竹萍等同学演唱的革命歌曲《红星歌》。

主持人(徐):中秋的月亮更加圆。自古到今,人们举杯望月,吟诗作画,尽情地赞美地球的朋友——月亮。人们多么想到月亮上去看一看啊!《嫦蛾奔月》这个民间故事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愿望。请听刘雨薇同学讲民间故事——《

2023年中秋节班会主持词 中秋班会主持词(优质10篇)

徐: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在这样一个硕果累累的金色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李: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巧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徐: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那么关于“中秋”还有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徐、李:走进中秋。李:首先有请13号为大家带来钢琴独奏《荷塘月色》。——舞蹈连跳(3、14、15、51号)——。徐:谢谢13号的精彩表演。皎洁的月光把黑夜照亮,美丽的荷塘边有一群小朋友正翩翩起舞,掌声欢迎3号、14号、15号、51号登场。——民乐连奏(21、34号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