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行动温暖了我(专业15篇)
我发现了,你一直透过窗户看着我。我并不知道你是谁,阳光太刺眼,我只能看到你模糊的样子。
是的,我生病了,不知道能否治愈,特别茫然无助。妈妈也同样无助,我生病,她来照顾我,一对无助的母女,在偌大的城市是那么不起眼。医生让我没事的时候多下床走动走动,于是我会每天在医院里游荡一会儿,直到发现了医院一角的那个小花园。
一连三天,我都来到这个小花园,把烦恼倒入花丛,把眼泪化作肥料。我扒动着花丛中的泥土,多么想用这带着芳香的泥土安慰我痛苦的心灵。有一天我发现了你,那个很熟悉的轮廓出卖了你。你远远地站在那里,像在病房窗户外一样,一动不动望着我。我终于轻松了些,渐渐向你走近。我想知道,那个经常看着我的你到底长什么样子,是何方神圣。
跃入我眼睛的,是你灿烂的微笑。这微笑仿佛冬日的暖阳,深深温暖了我。接着是你蜡黄的皮肤,没有血色的嘴唇和用帽子遮住的头。这种帽子我在医院经常看到,妈妈告诉我,化疗的病人大多没有头发,帽子是用来遮住那显眼的光头。
你看我走近,笑得更加灿烂:“小姑娘,你也来了,好些了没有,几时出院啊?”你热情地同我打着招呼,并从身边的袋子里拿出一堆零食给我。你的话似乎漫不经心,但我知道是说给我听的:“生活啊,要充满希望,要微笑。命运只是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玩笑,它无法打败我们,更无法打垮我们。”你的话让我想起了在病床上看过的《老人与海》,我笑了,那一天,我开始有了微笑。
坑下来的一段日子,我们经常在小花园里遇到,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知道了你在血液科治疗,那是我不敢走近的地方,因为在血液科治疗的病人,大多得了非常恐怖的白血病。你告诉我,你也是。每次见到你,你都是满面笑容,时常开导我,仿佛在血液科治疗的是我,而你是个知心姐姐:“我在这儿治疗了几个月,你们免疫科住院的孩子大多康复得很快,没事的,你会很快好起来。”现在想起,这是当时的我听到的最开心的话。我开始乐观起来。
如你所愿,一个月后,我终于离开了同济医院。出院前一天,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你。你甚至比我都开心,笑得格外灿烂。你说你还要在这里住上很久,你我约定,在我复查的时候再来这个小花园聊天。
出院一个月后,我来到同济复查,各项恢复指标都很好。我来到小花园,很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但那一天,没有见到你。我让妈妈到血液科去看看,她带来了一个沉痛的消息:你已经走了,到一个没有病痛也没有化疗的地方去了。
我没有哭,我知道你无论在哪里,都不愿看到我哭泣的样子。我感谢你,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用微笑和爱温暖了我。
现在的我,除了激素药物让自己变胖,身体已经逐步康复。面对困难和挫折我都能微笑面对,乐观开朗已经成为我的代名词。我希望像你一样,用笑容和爱来温暖别人,用我的经历来感染更多人,我相信靠自己的努力,也会很快瘦下来。
横亘在眼前的是褐色的树枝,干枯细瘦,像极夕阳下迟暮的老人。
夹紧棉袄,像红肿的`手心哈一口气,僵硬而机械地敲敲门,换来的是奶奶满是沟壑的脸和欣喜的笑容。
卸下一身的疲惫与寒冷,室内温暖如春,比冬日里的太阳温暖多。伸手接过奶奶递来的水杯,雾气氤氲眼镜。
许久未回老家,望着这几多熟悉却又带着些陌生的小屋,心中多几许怅然。一偏头,看见奶奶打量我的目光,生怕我轻几两。我望着您笑,目光透过我的镜片,您的镜片,最终落到您深埋着的笑意里与眼角刀刻般的皱纹上。
晚饭过后,奶奶纠结很久,终于小心翼翼地开口:“留下吗?”她的眼里满是希冀,我不想打破,却不得不摇头。她的满心期待像是元宵节的花灯,纸做的灯草被戳破个洞,哗啦啦地漏着风。鼻头被呛住似的发酸,心头极悲怆,翻滚着,却哭不出来。
出门,寒气刺骨。但是一步一步机械地前行,不敢回头,怕溢出的一地的悲伤。闪身到一棵大树后,月光穿出叶片的缝隙,投射在屋檐上,像尘寰的彩虹。而我的奶奶,在屋檐下,不停地挥手,像风干的树叶。
依依不舍的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仿佛从奶奶的目光中看到一道路光明,照耀着我前行。爱,无需太多的语言,不需要太多的包装和涂画。只有心灵的牵挂和思念。
虽然寒风阵阵,可我心里充满温暖,这是爱的力量,永不熄灭,以后我也要用爱去温暖更多的人。
你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太阳,你是我心中最纯净的清泉,你是众神之中最美的缪斯女神,你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
我小时候调皮捣蛋,但一见到老师就不敢张扬,虽然没犯错,但是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巴不得能立马溜走。自从见到了秦老师,我总是会停下匆匆前进的脚步,恭恭敬敬地说句:“老师好!”
秦老师是我三年级的班主任,是个和蔼可亲的女老师。她留着一头长卷发,个子不高,身材也不胖,皮肤白净,虽不及倾国倾城般的艳丽,但也颇有小家碧玉的风韵。
夏天的一节体育课下,我仍不肯回位休息,依旧在走廊里打打闹闹。上课铃一响,我拔腿就向教室冲去,走路不看路,“梆”的一下撞在门上,头虽疼,但无大碍,头发却散了下来。上过体育课后头发本就松,这一撞,不掉才怪!
我哀怨的瞪了一下门,无奈的拾起头绳,跺了跺脚,跑进教室。那堂课是秦老师的课,我上课从来不会做小动作,然而那天实在是太热,头发又长又厚,闷得实在是难受,于是我就趁老师掉过头去板书时捣鼓头发,奈何手实在是太笨,扎了几回都没弄好,最后,只得作罢放任它到放学。
下课时,秦老师点名让我跟她过去,我立即紧张了起来:怎么办,老师要惩罚我吗?老师那么和蔼的人应该不会太严厉吧?但为什么不在教室里说呢?难道怕我在同学前丢脸?我自己在这一直胡思乱想,自己先把自己吓到了。带着一肚子的不安和疑惑,我走到了办公室。
照例,敲三下门后我推门而入。“哦,过来吧。”秦老师唤我。我的脚步如上战场般沉重,然后规规矩矩地站在老师面前,老师示意我坐下,我又僵硬地坐下。老师又让我转过身去,我带着困惑和不安照做。斜对面的镜子可以让我看见老师的动作,只见她拿出了一把桃木梳,抬起手在我头上翩然起舞。
我被这戏剧般的转折弄得不知所措,只好僵硬的坐在那,老师又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放松些,我渐渐的平复下心情,盯着镜子看。屋外的牵牛花爬上了墙壁,在阳光下静静的绽放着,太阳懒洋洋的将光线撒在老师的头发上,金灿灿的,安详又美好。我痴痴的看着老师,仿佛她就是传说中的缪斯女神,仿佛有一台无形的照相机,拍下了这静谧的一刻,留在了我的心里。
待头发扎好后好久,我才缓过神来。“老师你好漂亮!”我由衷的感叹道。老师听后捂嘴偷笑,说道:“有人说,古代的女子成年时,母亲都会帮她扎头发。现在我可算是你半个母亲了,闺女!”说完我俩都哈哈大笑。
其实在我心里,老师就是我的再生母亲,给予了母亲所能教给我的一切,给予了母亲所能带给我的感情:欣喜,感动,尊敬,温暖,体贴,善良……她让一个惧怕老师的小女孩变得尊敬老师,让一个调皮的小女孩理解老师,她其实是将学生当孩子看的。
每每回忆起这位值得尊敬的老师时,我心中满满的感动,这样一个爱生如子的人值得我们尊敬,不是吗?老师缪斯女神般的身影一直在我心中。
又是这样一个闷热的周五傍晚,虽然已步入秋天,可是那聒噪的蝉鸣声依旧萦绕在耳畔。抬头望向窗外漂泊的浮云,不由得又想起了在外打工的老爸,也不知他现在下班了没有。
或许,因为老爸常年在外打工的原因,从小我与老爸之间言语不多。一年365天,老爸有三百多天在外奔波,加上我在校住宿的缘故,他能陪我的时间简直比穷人家的金子还少。可她经常打来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婆婆爷爷的身体怎样,秧插上没有,家里的肥猪卖了吗,问的最多的还是我的学习和生活。但我总觉得这是他在寻求不在家陪我的心理安慰。
我最喜欢冬天了,虽然天气很冷,但它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时刻。因为每到腊月我就可以见到老爸了,那时我就可以大饱口福,而老爸总是坐在旁边,微笑着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不时的说“慢点,你看你哪是个女孩子呀,没有一点吃相……”。我才不管那么多,朝老爸做个鬼脸,继续战斗!
老爸回来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漂亮的衣服,更让我高兴的是他每周会到我的学校看我。来时,会给我带上厚厚的衣物和我最爱吃的一种小饼干。吃着饼干,我常常感到很诧异,老爸的记性真不是一般差,不是掉了钥匙就是忘了拿钱包,我老妈经常吵他,怎么会记得我最爱吃的小零食呢?由于老爸经常来看我,寝室的同学们都认识他了,而且掌握了他来看我的规律。一次,老爸没按时到,一个同学就便问:“咦,你老爸今天不来看你吗?”话音刚落,老爸的身影便出现了,接着便是同学们“o”形的嘴和我的窃笑。呵呵!每次老爸来,同学们就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当时我心里呀就像吃了蜂蜜,甜滋滋的!
我性格外向,大大咧咧,活脱就是一个性格外向的boy。老爸常说:“幸好你是个女孩,若是个儿子,可能早就把家里的屋顶掀了。”。这时我便反问道:“老爸,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每当这时,老爸总是哈哈的笑起来,好像很得意似的!
叮铃铃,床头的电话响了。“喂,是小兰吗?这会放学了呀!……”
放下电话,心头暖暖的,还有那么一点酸酸的!哦,原来一直以来是你在温暖着我!冬天,你快点来临吧!
夕阳的背后,月牙悄悄爬上了夜空;回家的归途
你用行动温暖了我(专业1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