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汇总17篇)
“美丽中国”,在通常场所,是一个对中国的赞美词,有点人性化,很温馨,在常人眼里,是一个带点诗意的概念。
中共十八大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设”部分这样论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党代会重大场合,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
“美丽中国”写入了党代会的报告,显然是个非常重要的提法,意义当然非同一般。
报告对于“美丽中国”并且作了浓墨重彩的表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对“美丽中国”的表述,表明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任的精神。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是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不争的现实困境,业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首先是资源的限制,粗放式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对矿藏、水利、电力、森林资源高效开发,可以让中国迅速实现温饱。但要实现富裕和发达,现有的资源远远不够。即使全世界的石油,也支撑不了每个中国人去实现小汽车梦。因此,无论从自然的可承受能力,还是从公众的可接受能力来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与环境的矛盾,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也是影响未来永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生态建设,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如今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使生态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了,从战略高度标示了生态建设的地位。
对于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是新概念,以发展的理念一以贯之,而其理念正是从十五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顺延。
从对于生态建设提法和概念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单纯的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这么简单,它是一种发展理念的革新,必将影响中国发展的思路的促进转变。
对于生态建设,中华民族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高度理性的大智慧识。从古至今,及至近代、现代,我们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对于生态建设,中华民族从古迄今,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gdp“数字中国”到“美丽中国”,我们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甚至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无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振兴中华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生态建设,就是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坚定、自信、清醒、理性、和谐、美好的表达,说明我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美丽中国,这是一个让人备感温暖、倍增信心、更新理念的信号。
美丽中国,必将成为指引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共识,必将会成为凝聚亿万人民力量,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必将对于中国的永继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天道人心,盛世华章,尊崇自然,振兴中华,吾国吾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从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步是保护环境,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无论是从个人的生活习惯,还是从社会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方面,我们都应该落实保护环境的责任。
首先,我个人在生活中注重绿色出行。我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己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于短途出行,我坚决不开车,而是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同时,我也鼓励我的家人和朋友们采取同样的方式出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对保护环境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其次,我在工作中也会尽量推行环保的理念。作为一名上班族,我尽量减少打印纸张的使用,提倡电子文档的传阅和存档。另外,我也会倡导节约用水和用电,不仅仅只是因为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还因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当然,我也会在日常工作中提倡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步是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在我看来,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只靠个人的自觉意识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以及对这些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环境保护氛围。
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比如,在工业生产中,应该建立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检测机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甚至关停。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保护的实现,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三步是加强环境教育。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想要使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教育活动。这不仅仅是在学校里开展环保教育,也包括在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媒体等各个领域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不仅要传授环保知识,还要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比如,人们应该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合理利用资源,做到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气排放等。而这些实际行动,都需要人们从小就习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最后,建设美丽中国的第四步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把环境“搞得更美一些”,更需要解决生态环境存在的根本问题。比如,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土壤的修复和改进、植被的恢复和保护等。只有真正从根源上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够建设出一个真正美丽的中国。
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可以通过保护环境、推行环保理念、参与环境教育等方面做出一些贡献。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推行更加全面的环保政策,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保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能够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可持续发展。
一曲《中国梦》勾起了内心情感,让我有很多感慨,想起了前不久才看过的一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建设美丽中国》。
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事件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证明了中国的强大。
成长也带来了伤害,带来了环境污染。
有一个笑话,写的是:放下骆家辉的辞职报告,美国前总统沮丧地说:“你们这些大英雄也都不敢接任驻华大使了?雾霾那么可怕?”钢铁侠、绿巨人、蝙蝠侠、蜘蛛侠等纷纷羞惭地低下了头。忽然,金刚狼提议道:“擎天柱肯定可以!他不需要呼吸!”热烈的掌声响起……擎天柱默默抬起头说:“我需要摇号!”
从这里可以看出,雾霾,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可怕的,尤其是在北京、上海。他就像一个凶神恶煞的魔鬼,满脸狰狞。他掩盖了绿水青山,遮住了所有的风景,紧紧勒住中**亲的咽喉,稍一用力,便毁于一旦。
除了雾霾,中国还有许多存在的问题,数不胜数。曾几何时,中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国家,她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江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她穿着一条蔚蓝色的纱裙,成为众国家的焦点。幽幽蝉鸣,蛙声连连,海欧轻盈地掠过海面,秋风落叶,田野飘香。可如今呢?垃圾遍地,臭味弥漫天地。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环保”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时兴起的做秀,更不应当是繁琐枯燥的环保条文,它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深入骨子里的爱的表达。其实,只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只要你少开一会空调,少用塑料袋……都可以算是“环保”。
不要小看个人的力量,正是个人点滴的积累,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好美好。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为了把中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绿色家园,促进科学节能。
我相信,我们的梦想将会实现,我们终会建成美丽的中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建设美丽中国,是时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关注和参与的重要议题。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对建设美丽中国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心得。下面我将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规划、文化传承和个人责任等方面,分别阐述我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看法。
首先,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之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环境资源的宝贵性和有限性,要改变过去不负责任的开发理念,转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绿化城市、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工作。个人层面上,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少开汽车等,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其次,资源利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资源是我们生活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合理利用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通过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等手段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要加强监管和管理,推动资源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开始,比如减少购物、节约用电、遵守交通规则等,坚持理性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第三,城市规划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城市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城市的美丽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城市规划需要注重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城市规划还需要注重绿色环保、交通便利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此外,城市规划要注重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四,文化传承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此外,我们还要注重现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开拓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最后,个人责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责任参与到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的事业中。只有每个人都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共同建设起美丽中国。
综上所述,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我们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规划、文化传承和个人责任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清新、宜居、宜业的环境中,让下一代继续享受这份美丽。
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美丽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是一个人们心灵的净化和文明的提升。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要想更加全面、深入地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探索前进。
我国各地已经有了许多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取得积极成果的实践案例。例如,北京市的“绿色保卫战”让城市湿地恢复了生机,清华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植树造林活动,广东省的污染物减排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等。这些案例都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彰显了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不够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一些人的环保意识还不够,缺乏行动起来的自觉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需要得到解决。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首先,政府需要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其次,企业要强化环保责任,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让更多的人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第五段:总结全文。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总结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迎来真正的美丽中国!
总结: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建设美丽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都需要加大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推动,共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们相信,只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美丽中国将会变成现实。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地球——我们的家,她是那样的和蔼可亲、美丽壮观。听外婆说,在她小的时候,天是湛蓝的,水是清澈的,树叶是翠绿的;孩子们在野外欢快地奔跑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渴了就捧起水沟里的水喝,那味道可甘甜啦!我闭上眼睛努力地去想象,可是睁开眼睛却看到了灰蒙蒙的天,大概有多久没有看到蓝天白云了呢?妈妈说,地球妈妈非常伟大,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但许多年以来人类不但没有好好的珍惜和爱护她,反而是肆无忌惮地破坏她。
我看到猎人为了利益、砍下大象的半张脸,只为获取那颗可以卖上高价的象牙;我听到大海里海豚的悲鸣,它问:我们不是人类的好朋友吗?为什么要这样残忍地杀害我们?我捂上耳朵,鼻腔里充斥着工厂烟囱里排出的臭臭的气味。我想,如果,如果这一切都能恢复到最初的模样该多好......
地球的哭泣、大地的颤抖、海洋的咆哮,仿佛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这就是你们对待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态度吗?不,不是这样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错误。瞧,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取代燃油汽车;千亩生态林正在努力修复地球上
最新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