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二三事初中(实用18篇)
暑假到了,轻松的长假让我悠游自在,父亲大人当然是看不下去,于是他就让我写一篇文章练练笔,并且确定好了内容:我的奶奶。
我从小就认为我的奶奶与众不同,为什么?因为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每天上下课都有奶奶爷爷接送,我就没有,而是由父母接送。我也经常看到别人家老人每天都锻炼,跳广场舞什么的,然而我的爷爷奶奶都不去,也去不了。为什么?长大后我才明白,原来我出生那几天,奶奶得了脑梗,昏迷中进了医院。从我看到她,她就没有健康的样子。她有脑梗后遗症。我的爷爷也有脑溢血后遗症。
但奶奶的精神却是健康的。
奶奶非常坚强。脑梗的后遗症给她留下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她腿跛,右手抬不起,话也说不清楚。父亲先后雇过几个保姆,都被倔强的奶奶偷偷地辞退了。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奶奶依然乐观向上。每天她用左手给自己洗衣、做饭。做了麦饭,还打电话让我父亲去取,因为她觉得这是好饭。奶奶炒菜时,只得用左手把铲子背在锅里翻,翻几下再把铲子转成正面在锅里铲。放调料时,她先把铲子放在一边,用左手抓起调料撒下去,等放回调料包,再拿起铲子继续翻着、铲着。虽然难,也不凑合。炒菜时她总会挑一根红辣椒扔进锅里,奶奶说:“辣椒提味呢!”我本来就不太能听懂她那地道的关中话,后遗症让我更加听不懂了。不过我在努力,尽可能去听、去理解。她喜欢吃自己做的馒头。做馒头揉面正常人也非常费劲,可是奶奶坚持用左手和面、揉面。显然我的奶奶蒸馒头要比一般人费更大的劲,用更长的时间。她还自己拖地,有几次我看到她用左手抵着拖把向前推,推一下,“吧嗒”走一步,推一下,“吧嗒”走一步。见奶奶非常难,我赶紧走上去帮奶奶。
奶奶非常大方。亲戚看奶奶,会带食品或水果。亲戚走时,她总是分一些让他们带上。我是奶奶唯一的孙子,所以我每次去看奶奶,她都会指着那些吃的对我用关中话说:“岸儿,你吃。”我大多数都在晚饭后去看奶奶,也没有吃几次,顶多父母把奶奶咬不动的或不能久放的食品或水果给我拿回来。我要离开时,奶奶还会拖着一条腿,以最快的速度赶上来,给我塞一个苹果或两个桃。我尽可能地接下,这时候她便满意地笑了。奶奶过去准时进韦曲的教堂礼拜祷告,现在住明德门,去不了教堂,她就让我姑伯捎钱去。她在枕头下取,每次都是二三百。奶奶显然有自己的寄托。
奶奶非常爱笑。每次去看她,敲完门,奶奶就连喊几声:“来喽、来喽。”便听见“吧嗒、吧嗒”的脚步过来,她给我们开了门。因为她是用一条腿拖着叧一条腿走路,所以要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奶奶见了我们,总非常高兴,看着我,她便更高兴了,笑得张开了嘴,就露出一颗牙。她也只有一颗牙,它孤独地歪歪地立在牙龈上,像极了风烛残年的老战士仍然默默地立在岗位上,帮助它的主人咬烂食物,送进食道。奶奶的笑是无声的,但那无声的笑包含了太多的意思:别人看望她,她高兴,她了解了别人的情况,她高兴,甚至她问我吃了没,我说吃了她也高兴。尤其问我写没写作业,我说写了,她最高兴。奶奶只要高兴她就笑。
今年5月,在我奶奶患脑梗14年后,她有点瘫痪,非常难坐起来、站起来了。我和爸爸去看奶奶,奶奶更瘦了。当她看见我们走进她房间,她躺在床上依然露出一颗牙在笑。奶奶问我“吃了没”,我又没听懂,她就用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嘴点了点,我顿时明白了,赶忙答道:“已经吃了。”奶奶又笑了。爸爸与奶奶聊了一会儿,告诉她这学期我的进步非常大,奶奶开心地又笑起来,这时候她脸颊上的、眼角周围的、下巴上的皱纹,全都堆积到鼻子的两旁了。
我的奶奶显然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奶奶爱我们,我们更爱奶奶。
饱经风霜的奶奶一大把年纪了,无论怎么说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应该通达人情世故,可不知道为啥,她却很“迂”,而且“迂”得“不可救药”。
那一天,二叔带着他的女朋友来我家做客。那姑娘第一次来我家,不免有几分拘束。二叔进厨房帮忙做饭,让她一个人坐在茶几旁嗑瓜子。一不小心,手碰到盘子上,把瓜子撒了一地。正巧从厨房出来的奶奶看见后,唠叨道:“哎呦呦,这是怎么一回事。”而后便弯下身子,想把瓜子从地上的捡起来。随后从厨房出来的妈妈见状,一把把奶奶拉起来,附耳低声地说:“妈,别捡了,不能太小家子气,这可是您未来的二儿媳妇,不能叫人家把咱看扁了。”大概是认同妈妈的观点,奶奶点点头道:“对,对,对。”可转眼的功夫,奶奶见弟弟进来,便扒在她的耳朵旁说:“宇儿啊,去,把地上的瓜子都捡起来!”
唉,奶奶的“迂”,真是“迂”得不是时候。
那姑娘在奶奶的带领下到小院子四周转悠,看到鸡窝里老母鸡下的蛋时,就伸手去拿,不料手指一滑,鸡蛋“啪”一下掉到了地上。女孩有些不知所措,奶奶摆摆手:“没关系,家里不缺这一个蛋。”女孩前脚刚走,奶奶就把栏子里的大鹅放出来,眼巴巴地盯着大鹅吃完那个碎了的`蛋。
唉,奶奶真是“迂”心不改!
虽然有些迂”,但关键时刻奶奶可不“迂”。
邻居李爷爷生病住院那天,儿女们都不在身边,住院的押金一时交不全,奶奶知道后,二话没说就去医院给李爷爷缴纳了住院费。
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迂”的时候令人哭笑不得,不“迂”的时候令人肃然起敬。
我从小在奶奶家住,而奶奶又常和太奶奶住在一起。后来,上了学,没有时间回奶奶家,只能慢慢期盼着那过年时的团聚。
太奶奶的腰不怎么好,记忆力也不怎么行,连天天跟她住在一起的爷爷,她也常常分不清。但唯独记得我的名字。
奶奶跟我说,太奶奶经常念叨着我的名字,问我怎么还不来。一次,我在奶奶家住,吃过了晚饭,把电灯熄了,大家都沉浸在了睡梦之中。“文欣……文欣……”太奶奶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呼唤着我的名字。我睡得熟,根本没听见。奶奶第一个听见了,但又不想吵醒我,只能一边劝,一边哄,又拿来点吃的,但太奶奶像是一个孩子在等她最好的朋友,怎么劝都不听。爷爷也起来了,跑到太太的屋里,又是一顿劝……“她都睡了,明天早上再见她好不好,她一起来我就让她过来。”“我已经……已经有好几年没见她了……”“不是下午才见完吗?”“她已经好几年没来了……上次见她才那么高!”太奶奶伸手比划着。爷爷奶奶没办法了,把我喊了起来。我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进了太奶奶的屋,我把手塞进太太又干又瘦的手里,我像是给她施了催眠咒语,没有任何交谈,太奶奶睡了。
太奶奶最爱吃糖,尤其忠爱大白兔奶糖。床头上,架子上,足足有七八盒的奶糖,每周都要吃上一两块。
太奶奶爱糖如命,从来不会给别人奶糖,也不允许别人跟自己抢,要是有人与她抢糖吃,她会想尽一切办法抢回来。奶奶打趣儿让她给自己一块,太奶奶躺在床上,抱着糖罐儿不撒手,像是松鼠抱着自己宝贵的松果,又像是孩子抱着他最喜欢的玩具。可是年年我到奶奶家,太奶奶总是主动微笑着把我叫过去,抱着她的糖罐,叫我张开手,往我的手里倒。我不是特别爱吃,所以常对她说:“够啦!够啦!您自己留着吃吧!”,太奶奶又转身去拿别的糖,“好吃,你尝尝吧,你没吃过,好吃。”其实太奶奶已经给过我很多次了。
又是一年过节,表哥们来奶奶家过年,太奶奶破例把手伸进糖罐里,微微的拿出一两块糖果分给他们。可到了我这,她才不再把手放到糖罐里,而是直接把糖罐倒过来,往我的怀里倒,有好几块儿掉在了地上,太奶奶弯下腰来捡,全放在了我的怀里。
太奶奶的身体终究是垮了下来,自从去年的春节开始,她再也没有下过床,医疗器械堆满了她的床边。
6个月前,奶奶把我们叫了回去。我和妈妈急忙坐着车,赶回家。在车上,我一会儿也踏实不下来,像一只鸟儿要冲出牢笼那样兴奋。但是妈妈一点没有开心的样子,自从听了电话,她的脸色不大对。到了奶奶家,我并没有听见往常一样的召唤。妈妈让我在外面等,自己先进去了。门被关上了,我这才感觉出来一丝不对,过了不久姑奶也来了,她也慌慌张张的进去了。我在外面转圈,跑到阳台,那里有一盆花谢了,是太奶奶亲手种下的。我是望着那盆花发呆,但心里有事总是安静不下来。
我又跑到太奶奶屋门口,又不敢进去。我在她门口转,焦急而又漫无目的的在房间里等,连自己也不知道在等待些什么。
终于,门被打开了,姑奶从里面冲了出来,满脸泪痕地坐下来,在包里翻找着。突然一把抓起了手机,连打好几个电话。然后又冲了进去,我也跟了进来。太奶奶还躺在床上,身子有些僵直,我进来时,她竟把眼睛睁开了。太奶奶戴上了氧气罩,没有办法说话,但胳膊却抬了起来,我握住了她的手,她干枯手里握着一颗糖,笑了,但眼睛也闭上了。医生到了,我被赶到了门外,从门缝里看见,医生冲着奶奶们摇了摇头,顿时屋里哭声一片。回想着那个心里只有我的太奶奶,我把一颗糖放在嘴里,但它却化为一滴泪水,滴在了枯萎的花瓣上。
一年过去了,我又来到了奶奶家。屋中的床还在,但床上那个一直等待我的人不见了。糖果儿还在,但永远不再会有人给我倒满一整怀的糖了。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奶奶二三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饱经风霜的奶奶一大把年纪了,无论怎么说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应该通达人情世故,可不知道为啥,她却很“迂”,而且“迂”得“不可救药”。
那一天,二叔带着他的女朋友来我家做客。那姑娘第一次来我家,不免有几分拘束。二叔进厨房帮忙做饭,让她一个人坐在茶几旁嗑瓜子。一不小心,手碰到盘子上,把瓜子撒了一地。正巧从厨房出来的奶奶看见后,唠叨道:“哎呦呦,这是怎么一回事。”而后便弯下身子,想把瓜子从地上的捡起来。随后从厨房出来的妈妈见状,一把把奶奶拉起来,附耳低声地说:“妈,别捡了,不能太小家子气,这可是您未来的二儿媳妇,不能叫人家把咱看扁了。”大概是认同妈妈的.观点,奶奶点点头道:“对,对,对。”可转眼的功夫,奶奶见弟弟进来,便扒在她的耳朵旁说:“宇儿啊,去,把地上的瓜子都捡起来!”
唉,奶奶的“迂”,真是“迂”得不是时候。
那姑娘在奶奶的带领下到小院子四周转悠,看到鸡窝里老母鸡下
奶奶二三事初中(实用1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