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 一封家书心得体会怎样写(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一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一句句经典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语贯穿整本《傅雷家书》,让人深深体会到其中饱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是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傅雷,用不舍表明对孩子的愧疚,五三年正月父子之间的激烈争论,使他良心上的责备消释不了。直到儿子离家远行——留学于亚欧大陆另一边的波兰时,“胸口抽痛,胃里难过”的痛苦滋味他才尝尽。他用那一封一封不舍的书信来抒发自己对儿子无限的愧疚之情。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他,傅雷,用自身艺术造诣将孩子的道路铺向未知的前方。他常在信中大量篇幅谈美术,读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谈艺术修养。不管是留学波兰或是获国际大奖,还是赴各地演出,他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

他,傅雷,用做人的道理浇灌孩子懵懂的心田。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谦,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既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又是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在生活中,虽然也有像他那样饱含父爱的父亲,但给予孩子的却是溺爱。他们将自己的孩子泡在蜜罐里,当作温室的花朵呵护着,却不思教育其做人之理。我们期盼像傅雷一样的父亲。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楼适夷这样评价《傅雷家书》。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他,傅雷,用苦心孤诣的父爱填满了儿子的心灵,指引了儿子的人生。

描写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二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敏、傅聪等的家书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九六年六月。

这是一本的艺术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正有了这《傅雷家书》的流传,许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傅雷夫妇也就成为了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

一封封家书,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这部作品中,傅雷不仅仅作为一名关爱儿子的父亲,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也作为一个“过来人”以自己多年的阅历和在社会的摸爬滚打对儿子即将遇到的各种各样事情做出推测并给予独特的见解,更作为一个指路灯,为儿子设计好应对即将到来的事的办法,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也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分析,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儿子汲取教训,让他引以为戒。

“揠苗助长”“棒棒底下出孝子”也逐渐开始成为家长们去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后竟有根深蒂固的趋势。可他们却忘了,他们并没有傅雷的那种言传身教的品质。光学傅雷一个“打”字,便长期有着“孩子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于是孩子在父母的身边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渐而孩子们开始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属于孩子那独有的活泼。傅雷想通了,即使自己的晚年因为文化_的原因备受折磨,但却因为他与儿子成为知心朋友而感到幸福。这……或许就是父亲。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开启了一扇不大却能看清一切的窗户,很好的为我们保存了那个年代珍贵的记忆,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明了的阐释出来,它不仅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生行事的准则。《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处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

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父母或许没有傅雷先生那样知识渊博,也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他们任用他们全部的精力费尽心血的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只为让我们有个更好的未来,比他们过得更好,这便是所有的父母所期望的。为了我们,他们抛弃了他们所最初所坚持的理想,让自己的一生变得周而复始碌碌无为。

当我们出现忤逆思想,他们在一旁看着却又无能为力。小孩,路还长别绝望他们不是不在乎不关心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沟通,最爱你的只有他们没有之一。想一想他们也是人也会累,在不开心的时候也会难过,在绝望时也会流泪。别因他们是爸爸妈妈就将他们所有的不坚强都抹杀,别忘了他们在是我们父母的同时,他们也为人子女。

感谢《傅雷家书》在我最懵懂的时期给我上了的一课。

描写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三

一封给父母的廉政家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提笔给您们写这封信,您们或许会有些许的意外吧。最近,我们单位在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写一封家书”活动。提起笔来,真是感慨颇多。尽管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偶尔会谈及廉政这个话题,但从没有真正像今天这样深思过这个问题。首先映入我脑海的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说过的那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这与我们家一直都信奉的“家财不为子孙谋”、“遗财不如遗德”的道理不谋而和。中华民族历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教传统,治好家也是修身的具体体现,治好家才能从好政,才能治国平天下。换言之,“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现在的党员干部,仅仅管住自己、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要管好子女、配偶等亲属,廉洁治家是廉洁从政的重要一环。

如果“家风”不正,家庭成员中就会有人假借领导之权去谋私利;党员领导干部本人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行不义之举,为家庭谋不义之财,甚至以手中权力为家庭成员撑起为非作歹的“保护伞”。有少数党员干部为使家人捞到“实惠”和“好处”,不惜丢掉自己的党性、人格,丧失自身的形象、威信,不仅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害了自己和家人,给家庭带来了灾难。以权谋私到头来,家庭成员非但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和自己一样身败名裂,受到法律的严惩,在铁窗里度过余生,甚至就此终结生命。

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有相当数量的案件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有关。有些不法之徒在腐蚀拉拢领导干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往往迂回侧击,从领导干部的妻子和子女身上打开“缺口”,通过反复多次走“夫人路线”、“公子路线”,通过吹“枕边风”,达到“曲线敛财”的目的。沈阳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及其妻章亚飞就双双因经济犯罪而获刑。据统计,马向东近3000万元的受贿总额中,有68%与其妻章亚飞有关。马向东犯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章亚飞也因受贿、行贿被判处有期徒刑。贪腐使一对原本可以白头偕老的夫妻提早告别了幸福。截然不同的是,“廉内助”周云的事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广为颂扬。周云的丈夫吴冠玉曾任落马高官——海南省原副省长辛业江的专职秘书。在丈夫官场得意的时刻,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提醒丈夫拒收红包,坚决退回别人送来的钱物。正是在她的提醒之下,吴冠玉坚守住了自己的清白,并未滑入“高官落马,秘书必难辞其咎”的沼泽。正所谓:“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往往最能给人以警醒和启迪。加之我们所在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廉政”这个问题,专门开展这么一次“廉洁家书”活动,使我们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迪,更加深思这个问题,真正能从灵魂深处懂得廉洁的重要性。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只有把廉洁二字深深地刻

在脑子里,形成良好的廉洁从业习惯,为自己铺就一条廉洁从业之路,让家人放心,让领导放心。记得臧克家先生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权势大小,只要他为国家振兴尽职尽力,为百姓利益呕心沥血,人民都将永远记住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风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追求和人生,但人的生命就如同彩虹般——灿烂却短暂,要活出怎样的精彩,要留下怎样的英名,要说出怎样的终结语,全在于你自己做主,自己把握。

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的故事,在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廉洁自律和全力支持的和谐家庭。人民的好干部郑培民,他的妻子自己规定“三不”政策: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口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当好家庭的“纪委书记”。古代时人们就作过精辟的比喻:“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他来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这就说明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是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我深深体会到廉洁不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家庭的事情,在需要你自觉地去遵守各项廉洁从业规定的同时,还需要我自觉地履行家庭助廉的职责,当好家庭助廉守门员。

我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在工作之余,多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幸福快乐。希望爸爸、妈妈和妻子、儿子永远支持理解我,您们的幸福平安对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我们家庭的幸福,我愿意成为让您们爱的人、

关心的人和信任你的人,更为了相同的诺言,让我们来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充满和睦亲情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

今后的日子,我会用更多的爱为您们营造一个更加温馨的家庭,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在这港湾里幸福地过一辈子,这是我对您们的承诺,是幸福的承诺,也是廉洁的承诺。

爱您们的儿子:xx

20xx年x月二十八日

描写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四

没想到,从小到大一直不爱写文章的我,在工作几年后,第一次这么情真意切的写文章竟然是一封家书你。一开始我也习惯的准备去网上抄,然后给您交差。但是看了几遍网上的范文后,我开始自责起来,作为子女,为什么爸爸交给我做的事情,我要那么敷衍,更何况这是关系到爸爸安全问题。作为子女难道不希望父母健健康康的,一生平安么。一个不愿意花时间给亲人的人,能有多大出息。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亲笔写一封家书。

我想作为子女我一直做的不够好,不贴心又不懂事。俗话说女儿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但是从我来到现在这座城市读大学,然后在这座城市工作,这么几年我们之间的大多数的交流只是简单的电话交流。每次都是短短的寒暄几句,就剩下无尽的沉默。我知道我们都是不善表达的人。我知道您经常埋怨我玩什么好久都不打电话回家,都不知道忙些什么。连个和家人联系的时间都没有。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有时候给您打电话或者视频也想着要多说几句,可是又找不到话题,最后都是以匆匆挂断结束。真实我很苦脑,我不知道该怎么和您交流。今天借着这封家书,就和您说说心里话吧。

爸爸首先感谢这些年来为了咱们这个家做出的.努力。您一直努力工作,努力赚钱,虽然很累很苦,但是您从来不给我说,怕我们担心,想让我们放心,给我们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其实我心里一直明白,也一直要感谢您,我们都不擅长言语表达,更也许我长期在外读书和工作后,我们相聚也是无言,但是作为亲人,我们始终是牵绊的。也许我从来都没有这么直白的对您说,今天,在这里我真心说句爸爸谢谢您!辛苦了!

还记得小时候您从外面漂泊回来,决定到武山铜矿工作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反对。在我们印象中那是多么危险的工作。曾经新闻上经常报道井下发生安全事故,有多少人失去生命,又有多少家庭失去了幸福。但是您不是执意要去,作为家长之长,我们无力阻止您的决定。但也是这个工作,让您这十几年来一点点支撑起了这个家。我知道您十几年如一日的三班倒的工作很辛苦,也总是很有安全风险,但是我们不得不依赖这份工作而生活,所以我们常常在心里默默祈祷,年每一天出去工作都要平平安安的回来。

从我工作起,我就下定决心不再伸手找您们要钱。我长大了,就该独立起来,您和妈妈辛苦操劳一辈子,接下来,就不用再辛苦工作,背负重大压力。也许现在我还没能力让您们享福,但是我希望您们要好好保重身体。注意安全,不要像以前那么拼命赚钱养家了。尤其爸爸,您如今还铜矿下井高危行业工作,但是我知道您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以前强壮灵活,您一定注意安全。

尤其我和哥哥现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无法陪伴您身边,不能经常回去看您们,请您们谅解。您和妈妈要多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您和妈妈的健康安全就是我们在外地工作最安心的保障。即使身在元方,也是无时无刻牵挂着您们。

爸爸希望您看到这封家书后,明白您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您是妈妈的丈夫,是我和哥哥的父亲,是爷爷和奶奶的好儿子,我们是亲人。我们在相互牵绊,您的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您的安全意味着我们整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为了我们您要牢记在工作时规范作业,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这封家书不仅代表我,更是代表全家对您的深情嘱托,是对您企盼与牵挂,您要深刻认识到“一人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的道理,自觉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

千言万语。祝爸爸和所有的同事每天工作都能开心,保障安全!

描写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五

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地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地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这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得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描写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六

初到部队时,人生地不熟,又是第一次远离家门,我是怀着焦急的心境等待父亲的来信的。家中有二十几亩地得靠父母日渐瘦弱的身体苦苦料理,母亲又是个感情脆弱的人,我怕离家之后让她过多悲痛。第一封家书是班长在四天后中午开饭前交给我的,在战友们羡慕的目光中,我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父亲只上过小学五年级,不满一页的信纸上错别字竟占了一大半:“我儿立丰,钢(刚)到部队还好吗在部队必须要主(注)意身体,尊中(重)令到(领导),团接(结)战友,记住,必须不要怕苦,多干活。家中一七(切)都好,你不用旦(担)心。对了,你母亲教(叫)你多串(穿)衣服,另(别)爱(受)凉。到此各(搁)笔,祝儿马到成功。父笔。”

家书仿佛一杯凉水,一下子将我拿到信后的那股兴奋劲、甜蜜感冲刷得干干净净。尽管我并不指望犁了半辈子黄土地的父亲能写出什么优雅的字句,但这家书实在太过生硬,俨然儿时听惯了的训条,嚼不出多少体帖与温暖。怕战友看到了笑话,我将家书放进衬衣口袋,之后在洗衣服时给洗烂了。可是我还是很快回了信,向父母介绍了一些在部队的训练、生活情景,最终写上一句:“请你们不要担心,我必须会好好干的。”毕竟父亲在我入伍前的好几个晚上都与我彻夜长谈,绵绵鼓励,而离家时站台上默默流泪的母亲更让我多了几分牵挂。

十几天以后,家书又飘然而至,但父亲除了删掉“钢(刚)到部队还好吗”其余和第一封写得一字不差。我感觉有些无聊,就没有立刻回信,一向拖到父亲寄来第三封家书:“这(怎)么不回信,家里很记挂。在部队……”信没读完,心中便涌出一股难咽的酸涩,我开始觉得十分厌烦,记忆中一向严肃的父亲此刻一下子变得婆婆妈妈起来。我急急地回了封信:“部队很忙,我没时间写信,我一切都好。”

而父亲依然每月两封家书不断,有时也寄挂号信,写上“束(速)回信”之类的话。到之后,我实在觉得没什么可读,就不再拆看家书,回信也逐渐由原先的一月一封变成两月一封、三月一封甚至半年都懒得写了。

前不久,表哥来信告诉我父亲手受了伤的消息,埋怨我怎样这么长时间也没给家里写封信。我的心一惊,急忙把柜子里一大摞家书一一拆开,才发觉从5月份开始的家书都是由邻居上小学的小明写的,信的资料没什么变化,只是没了错别字,却一向没提到父亲手受伤的事。而那句“家中一切都好”,此刻令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窒息般的感受。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不时吹过的冷风袭得我禁不住颤抖起来。手中的笔显得格外沉重,心中的内疚搅得我不知如何向家人开口。

父亲不是一个感情外露的人,至今,心头仍残留着他曾令我噤苦寒蝉的时暴燥脾气。高考落榜时,正当我设想父亲会如何对我大动肝火,他却笑着安慰我说:“不要灰心,今年去体检试试,阿兴不就是在部队考上的军校。”父亲的那次宽容,曾使我暗自庆幸了好一陈子。可当我从军他乡,父亲便要在繁重的家庭负担和深深的念子之苦中,再用满是老茧的双手重新去握起搁置了多年的笔时,心境将会是怎样沉重与陌生。那满是错别字的家书上不正刻着他那颗日渐衰老可怜的心,然而我的无知却一次又一次地吞噬了令他聊以慰藉的回信……

月上中天,远处传来绵绵的汽笛声,像父亲在向我动情地呼唤。我提起笔,颤颤地在信纸上写下了几行大字:“敬爱的父亲、母亲:对不起,以后我必须好好回信。愚儿:立丰。”细心翼翼地将回信装入信封后,我长长的舒了口气,因为我已经品出了家书的味道———被思念的甜蜜,被期盼的香醇。

家书中的家书心得体会范本 一封家书心得体会怎样写(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