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漳州导游词(通用16篇)

2024-06-2438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漳州明清历史街区参观游玩。我是导游洪诗,大家可以叫我小洪。今天就由小洪我来带大家领略古城之美。

首先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青年路,现在我们向南走,来到了青年路和芳华横路的交叉口。我们先往右边走,先去参观一下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游客们请小心脚下。林氏宗祠始建年代不晚于宋代,因清末曾修建过,所以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宗祠南临洋老巷,北接振成巷,祠中供奉林氏始祖比干,是漳邑林氏祭祖之所。台湾著名的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是来自漳州,都以漳州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为共同的祖祠,是漳台林姓血脉相连的见证,它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客们请往这走。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的痕迹,可见原来的规模还是挺大的。文革前宗祠内仍高挂着多块明清时候状元、探花的牌匾,林震、林钎、林士章均高挂其上。正殿两边厢房各有十几间书屋,以前的时候各区林氏考生都可以来这里住宿读书作文。林氏宗祠记录着林氏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好的,现在请各位游客往我们来时的路往回走,继续在青年路往南走。在这条路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沿路的民居很有特色,他们的大门外还有一个小门,这是为了平时方便进出而设计的。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很多户人家也是做了这种大小门。

漳州明清历史街区位于台湾路和香港路一带,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几乎有26个足球场的大小,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资源,比如说“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这两个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嘉济庙碑,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还有漳州府衙旧址、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都是著名的文化古迹;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街区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闽南风格民居等三大类古民居建筑,现存有罗厝巷、台湾路94号等历史建筑以及“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等沿街老字号店铺招牌二十余处。

接下来我们从修文西路往东走,就到了我们今天主要的景点聚集地——香港路。站在这里我们首先可以看见的是远处有两座石牌坊。这两座石牌坊都建于明代年间,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我们较近的是“尚书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也就是1605年,是为明代嘉靖年间的探花林士章所建。林士章,福建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和国史副总裁。尚书相当于现中宣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清代有国史馆总裁,掌修国史,副总裁就是总裁的副手啦。林士章为人正直,知书达理,深得皇上信任并赐给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牌坊一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楼牌匾两面分别镌刻楷体巨字“尚书”和“探花”。巨字的下方还有一排字,写着“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两京国子监祭酒林士章。”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漳州土楼来观光旅游。我很高兴,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林导”好了。希望大家能在漳州土楼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漳州土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它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有“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等美称,漳州土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漳州土楼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有“四菜一汤”和裕昌楼。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是裕昌楼,它是中华第一奇楼,建于元朝中期1308年-1338年,它活了700年,已经东歪西斜了。游客们,我们顺着石路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裕昌楼了。我们进去看看吧!你们看,这座歪歪扭扭的土楼一共有四层,有的柱子斜着的,有的还没立柱子。为什么歪歪斜斜的还不会倒呢,原来它们的柱子一层向左,一层向右,这样交错,使土楼更加牢固。看上去摇摇欲坠,可是它还是很顽强的,能接受那么多游客的参观,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屹立不倒。快看,楼中有两口井在小房子两旁,这两口井一口叫阴井,一口叫阳井。阳井的水清澈见底,阴井则浑浊,原来这里有个著名的传说:从前几个人住在这里,其中两个人出去玩,把这阴阳井的水抽掉,回来时突然看到阴井的.水非常浑浊。他们把脏水抽完,新出来的水还是很浑浊,这样一抽一出,水根本没变,直到现在,阴井的水都是浑浊的,阳井的水都是清澈的。阴阳井是不是很神奇?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光,如果您们有什么不满之处,请指正,下次我会服务得更加到位。祝大家玩得愉快,万事如意,谢谢!

漳州始建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全市共有革命史迹和名胜古迹28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东山关帝庙、龙海慈济宫、华安二宜楼、市区明清石牌坊、漳州文庙大城殿、龙海江东桥、漳浦的赵家堡、诒安堡和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绳武楼。漳州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资源:以东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海滨风光秀丽、神奇;以花市一条街、马口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园林绚丽、诱人;以土楼、开漳圣迹将军山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悠久、灿烂;以虎伯寮国家自然保护区、马洋溪漂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葱郁、怡人;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地闻名遐迩。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东山风动石景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天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区)。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近代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等;漳州的芗剧、潮剧、木偶以及木偶雕刻艺术誉满海内外,剪纸、灯谜、大车鼓舞蹈、木版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

漳州位于北纬23.6—25度,东经117—118度,是个依山傍海、有江、有平原的富庶宝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全市拥有耕地面积250万亩,山地1230万亩,内陆水域、浅海滩涂180万亩。海岸线680公里,有众多天然良港,招银港区、古雷港区和东山港区都是深水港湾,多处可供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全省第二大江—一九龙江横贯全境。漳州平原是全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漳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21℃,无霜期达330天,是个天然“大温室”,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扇贝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

漳州是福建的重点侨乡之一,台侨优势突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现有人口中有1/3祖籍在漳州。漳台两地民间传统文化如歌仔戏、灯谜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面对台湾,南临港澳,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闽粤赣三省与通向台港澳、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要冲,区位独特,有利于对外开放。早在1985年,漳州就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东山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市定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台办联合批准漳州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5个,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亿美元。

漳州是福建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国道319、324线横贯南北,厦漳高速公路和漳诏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漳龙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市区到厦门机场不足50公里,南部几个县城到汕头机场只需半小时至1个小时的行车里程;漳州港被国家列为首批对台定点直航试点港口之一,招银港区、东山港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己对外开放,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300万吨。全国最大台资项目后石电厂已建成并上网供电,使漳州成为福建的重要电力基地。邮电通信设施先进,发展超前。全市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文档为doc格式。

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辖一市二区八县,有120个乡、镇、街道。全市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

漳州始建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全市共有革命史迹和名胜古迹28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东山关帝庙、龙海慈济宫、华安二宜楼、市区明清石牌坊、漳州文庙大城殿、龙海江东桥、漳浦的赵家堡、诒安堡和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绳武楼。漳州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资源:以东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海滨风光秀丽、神奇;以花市一条街、马口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园林绚丽、诱人;以土楼、开漳圣迹将军山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悠久、灿烂;以虎伯寮国家自然保护区、马洋溪漂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葱郁、怡人;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地闻名遐迩。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东山风动石景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天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区)。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近代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等;漳州的芗剧、潮剧、木偶以及木偶雕刻艺术誉满海内外,剪纸、灯谜、大车鼓舞蹈、木版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

漳州位于北纬23.6―25度,东经117―118度,是个依山傍海、有江、有平原的富庶宝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全市拥有耕地面积250万亩,山地1230万亩,内陆水域、浅海滩涂180万亩。海岸线680公里,有众多天然良港,招银港区、古雷港区和东山港区都是深水港湾,多处可供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全省第二大江―一九龙江横贯全境。漳州平原是全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漳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21℃,无霜期达330天,是个天然“大温室”,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扇贝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

漳州是福建的重点侨乡之一,台侨优势突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中国台湾现有人口中有1/3祖籍在漳州。漳台两地民间传统文化如歌仔戏、灯谜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面对中国台湾,南临港澳,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闽粤赣三省与通向台港澳、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要冲,区位独特,有利于对外开放。早在1985年,漳州就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东山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市定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台办联合批准漳州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5个,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亿美元。

漳州是福建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国道319、324线横贯南北,厦漳高速公路和漳诏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漳龙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市区到厦门机场不足50公里,南部几个县城到汕头机场只需半小时至1个小时的行车里程;漳州港被国家列为首批对台定点直航试点港口之一,招银港区、东山港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己对外开放,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300万吨。全国最大台资项目后石电厂已建成并上网供电,使漳州成为福建的重要电力基地。邮电通信设施先进,发展超前。全市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漳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在衡量农业发展的13项指标中,漳州有12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全市已形成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其中,水果、水产、蔬菜三个大宗农产品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地市级前列。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全市目前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00多家,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全市建成了福建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共有11类、99个产品获得“绿标使用权,总数占全省45%以上。“漳州水仙花”、“漳州芦柑”、“王官溪蜜柚”和“天宝香蕉”等一批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全市培育壮大了一批工业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了以食品、电力、机械、电子、家电、制药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已有漳州发展、龙溪股份、片仔癀药业等三家上市公司,拥有片仔癀、万利达等2个全国驰名商标,22个省级著名商标,36个名牌产品。全市利用台资在全国地市一级居领先地位。至20__年4月,全市已累计批办台资项目1664家,合同利用台资66.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4.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三资企业数的47.2%、合同外资额的54.3%、实际利用外资的57%。引进台资大项目和特大项目不断增加,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有94家,上亿美元有3家。在中国台湾百家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已有台塑、灿坤、统一、泰山、天福等在我市投资办厂。全市累计引进农业台资企业731家,占全国总数的1/10,农业实际利用台资6.35亿美元,占全省的1/3强。

在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漳州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漳州110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平和县西坑村、东山实小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党组织“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得到中组部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今日的漳州,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按照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目标定位,加快实施“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生态品牌,提升城市品位,营造高尚人居环境。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漳州正在海峡西岸崛起!

天福茶博物院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漳浦324国道旁,占地80亩(5.3公顷),始建於2000年初,2002年元月建成开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该景区位于盘陀镇,324国道边,距漳浦县城8公里,占地80亩,建于2000年1月,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2002年1月建成开院,2003年被评授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5年被授予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是天福集团继1993年创办“天福茶庄”之后又一重大创举。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院。景区设四大展馆:主展馆、中国茶道教室、日本茶道馆和书画馆。还有薪火相传、茗风石刻、明湖垂影、茂林修竹、唐山瀑布、武人茶苑、兰亭曲水、天宫赐福等八大景观。景区典雅别致,清新秀丽,是一座文化内涵丰富、高品位的`茶专业博物院,省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天福”商标成为漳浦县首创、漳州市第三个中国驰名商标。茶博物院气势恢宏的大门两侧对联:“发乎神农、闻于鲁周、茶史溯源追亘古”,“经见陆羽、歌传卢仝、茗风愈盛看今朝”,把我国茶发展史描述得淋漓尽致;主展馆展示世界茶文化、中国茶发展史、茶工艺流程、茶艺与茶具、茶与健康等知识。“武人茶苑”立有“忠勇碑”,缅怀明代88名抗倭将士。书画馆展览名家书

最新漳州导游词(通用16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漳州明清历史街区参观游玩。我是导游洪诗,大家可以叫我小洪。今天就由小洪我来带大家领略古城之美。首先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青年路,现在我们向南走,来到了青年路和芳华横路的交叉口。我们先往右边走,先去参观一下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游客们请小心脚下。林氏宗祠始建年代不晚于宋代,因清末曾修建过,所以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宗祠南临洋老巷,北接振成巷,祠中供奉林氏始祖比干,是漳邑林氏祭祖之所。台湾著名的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是来自漳州,都以漳州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为共同的祖祠,是漳台林姓血脉相连的见证,它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