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直”等生字和提土旁;会写“也、他、地”3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读好第2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教学重点:
1、随文学习生字,写好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
2、读好“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体会伙伴之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头饰)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读好这两个词
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三位学生分段轮读2-4节
设计意图:“不”字的变调是学习重点,也是学生朗读的难点,在初读课文后把课文中含“不”字的短语出示出来,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突出重点,解决学生朗读中的难点。
正音:“不”的变调:捉不(bu)到不(bu)会不(bu)信不(bu)行
3、借助提示,运用上面学的词语,说一说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当小公鸡看见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就( );当小鸭子听见小公鸡落水喊救命时,就( )
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板书:会捉虫不会游泳不会捉虫会游泳
读词语:捉虫学生字: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是让学生对故事有整体把握,又可以对所学的生字新词有一个巩固和运用的机会。
1、出示课文第一节,自由读,指名读
2、学习“一块儿”,读好儿化音,理解意思:一起
认识生字“块”和提土旁,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3、你每天总是跟谁“一块儿”玩呢?
说话练习:( )和( )一块儿(出去玩)。
( )和( )一块儿( )。
1、自由朗读第2节
2、数数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4句)
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
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指导朗读:“吃得很欢”写出了小公鸡高兴的心情。
朗读体会“急得直哭”
学习生字:急直
4、平时你有着急的时候吗?你会急得怎么样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一块儿”、“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认识偏旁提土旁,能正确认读“块”等12个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也、他、地”。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一块儿”、“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识字生字。
1.读完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预设:课文讲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故事。)(ppt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生读词语)。
预设:公鸡会捉虫,鸭子会游泳。
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会观察。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新收获?先看读书要求:
二、朗读课文,集中识字。
1.出示任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认准预习时圈画出来的.生字。
2.现在,生字宝宝给我们设置了重重关卡(qia)。敢来闯关吗?(敢)。
出示生字:(第一关,闯关小勇士在哪里?)。
第一关我能认准平翘舌音。
捉直身说死(平翘舌);
师:平翘舌音读得真准确。恭喜你们,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我能认准前后鼻音)。
信跟喊行听(前后鼻音);
第三关这些生字我也能读准。
急忽他地河哥块也。
3.检查自然段。
4.同桌合作读课文。
师:现在,请你和同桌合作读课文。
要求:(1)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2)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读得好的夸夸他,有困难的,帮帮他。
反馈:得到夸奖的举手?得到帮助的举手。相信在同桌的帮助下,你们的课文一定读得比之前好了。
师: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3人)。
师:声音洪亮、字音准确,特别棒!谁能像他这样读?
师:读书首先声音要洪亮,别人才能听得清。谁的声音最洪亮?
师:还有没有读得更加流利的?
师:都能流利的读读吗?试试看。
2.(出示词卡:一块儿)。
师:老师发现徐爱迪同学这个词(出示词:一块儿)读得特别准确。“一块儿”是儿化音,读的时候,“块”和“儿”连在一起读,跟我读“一块儿”。
3.“一块儿”放进句子再读。
师:把它放进句子里,再读读。
4.这句话讲了谁和谁一块儿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玩。)。
师:说的真完整,谁还会说?(生说)他说的对吗?
5.说话练习。谁和谁一块儿干什么?
师:除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你还会说谁和谁一块儿干什么?
师:请你说给同桌听一听。
(预设:一起)。
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把“一起”带进去读读,看看意思一样不一样。(生读句子)意思一样吗?(一样)说明“一起”就是“一块儿”的意思。
7.学习提土旁。
师:一起读读这个字。大家观察“块”字,它是什么偏旁?“提土旁”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土”字一样不一样?(不一样,说写法)小手拿出来,一起写一写。你猜一猜带有“提土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与泥土,土地有关)所以,这个“块”还可以组什么词?(泥块、土块)。
四、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品读语句,感悟课文主题。
(一)结合图一,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ppt示图画一)。
师:你真会看图。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3.图文对照。
师: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就写了这幅图的内容,大家找找看,是哪一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
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他们走进草地里。
师:你找到了他们在干什么,很厉害。你也教大家读读这句话。(生教读)。
4.现在,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读读这个自然段。
5.感情朗读。(ppt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都读懂了吗?(读懂了)考考大家:
生:捉到了。
师:说明小公鸡(贴:会捉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师:(出示:吃得很欢)吃得很欢说明小公鸡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所以,我们还可以说小公鸡吃得很——开心。还可以说吃得很怎么样呢?(吃得很高兴)。
师:小公鸡吃得很高兴,这句话该怎么读?
师:看来虫子一点儿都不好吃。谁再来读?
师:你读得太棒了。你再读读这句话。
师:虫子太美味了。全班一起读。
预设:(学生不知道)你看看小公鸡的表情。(小公鸡笑了)。
预设:(学生知道)(小公鸡笑了)你真会读书,知道一边看图,读课文。小公鸡笑得多开心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3)小鸭子呢?他捉到虫子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师:(出示词语:捉不到)生读,师贴。
(4)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心情怎么样呢?(着急)。
师:还不够着急。谁再来?
师:全班一起读。
(5)当你的好朋友有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小公鸡也是这么做的。一起读一读(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6)谁来说说小公鸡是怎么做的?
6.你喜欢这只小公鸡吗?为什么?
预设:这是一只喜欢帮助别人的小公鸡。因为它捉虫子给小鸭子吃。(板书:给虫子)。
7.你能看看图,说说为什么小公鸡能捉到虫子,小鸭子不能吗?(观察嘴和脚)。
师:你已经会看图了,特别棒。
8.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读读第一、二自然段。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下节课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三、四自然段。想要读懂课文,光会看图还不行,还要会认字写字。
五、写字指导。
出示“也”“他”“地”字,读一遍。
2.辨析“也、他、地”
师:你有什么发现?(找共性)。
师:怎么把这三兄弟区分开呢?谁有办法?(看偏旁)。
师:他是人,所以偏旁是“单人旁”;地有土,所以偏旁是“提土旁”。
3.组词.
4.要想写好这三个字,关键要写好什么?(也)。
5.书空“也”的笔顺。
6.提醒“也”字要注意的地方。
7.师范写“也”,生书空。描红。
8.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9.观察“他”“地”。你觉得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也”要写小一些;左窄右宽;“单人旁”与“也”一样高,“提土旁”比“也”稍微矮一点点)。
10.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师: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自己写一写,看看谁能写好。
师:大家评一评,写得怎么样?
六、总结。
今天,就学到这里。下节课,希望大家用上今天学习的方法继续学习。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小故事,课文通过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之后小鸭子又救助不会游泳的小公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教材倡导“多认少写,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上先让学生看图说、读句子识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头饰。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直”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吗?(记得)现在老师出两个问题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1)谁在雪地里画了竹叶?(指名答)答对了,老师把那只会画竹叶的小鸡请到了教室里。看,(出示小公鸡图片)就是它,快来和它打个招呼。(贴到黑板上)(2)谁在雪地里画了枫叶?(指名答)对,老师把它也请到了教室里。(出示小鸭子图片)快来叫叫它的名字。(贴到黑板上)
2.看,老师在它们中间写一个字,你认识吗?(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新授
1.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9页,自己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记住它,老师什么时候喊“停”,你再停下来。(生自由读)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相信你一定把字音读准确了。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那我们就找四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眼睛看着书认真听,你们都是小评委。(指名读)
3.小评委进行评价
4.刚才听了他们四名同学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一定要认真听,听听老师怎样把课文中的小公鸡和小鸭子读活了。(师范读课文)
5.老师读完了,也请你评价一下。听了大家的评价,老师想,你们一定也能读得像老师一样好。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这次只读一遍就停下来。
6.看来大家都读完了。带着拼音的课文你会读了,没有拼音的句子你会读吗?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长句子)
(1)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的很欢。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3)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4)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谁来读这几句话?(指名分句读)句子里划线的字你认识吗?它和别的字交了朋友你还认识吗?(用不同的方法适时认读生字)
7.这些句子你们读得真不错,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快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词语)
8.指名领读、齐读。
9.看来你们可真厉害!有一个小女孩想请你们帮帮她。她想到楼上去玩,妈妈说只有读对了楼梯上的字,才能让她上去玩,你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楼梯及生字)请你大声读出楼梯上的字。
10.大家成功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真棒!下面我们来做写字操,活动活动我们的小手指,准备写字。
11.大屏幕出示“也”、“他”、“地”
请同学们先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都有“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师范写,生书空)再讲解“他”、“地”这两个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醒双姿。
12.我们把今天认识的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请你再读课文,除了要把课文读流利,还要记住故事情节哟!
出示课本上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讲故事。
三、作业
把《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会6个生字。
2.读课文,看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标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音。
5.做猜字游戏进一步巩固字音。
6.在掌握字音的基础上自己轻声朗读全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并标出自然段。
7.同桌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8.分段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小组汇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发言。
吃:左右结构。组词:吃饭、小吃。说句子:小猫爱吃鱼。因为吃东西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提醒大家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一笔要写正确。
叫:左右结构的字。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竖折、竖。组词:叫喊、叫人。因为“叫”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弟:上下结构,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上面是倒八字头,下面是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在书写竖折折钩时要比上面部分宽一点,最后一笔撇要写得伸展一些。组词:弟弟、兄弟、弟子。
面: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共9画。组词:上面、下面。面条。
正: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是,共5画。组词:正当、端正、正好。说句: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
身:独体字,用笔画记忆,笔顺是。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4.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田格的生字。
2.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如:在书写“吃”字时,“口”字旁最后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第一笔“撇”的撇尖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要与左边“口”的“横折”的“横”高低一样。第3笔“乙”起笔在竖中线上,“横”不
最新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