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纪念馆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一
4月26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处党办组织赴上海参观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和南湖红船的党性教育活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参观浏览了两处革命圣地,重温了入党誓词,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重新考虑中国的实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新路子。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翌年,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和在日本、法国的留学生中先后成立了共产党的初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等12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了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克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嘉兴南湖的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和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古老落后的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她满怀信心,以改造旧中国为己任,为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开始同军阀、帝国主义、国民党*进行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此有了方向。28年之后,当历经坎坷的中国人民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时,当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忘不了1921年7月的那一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坐落在上海市黄陂南路374弄。纪念馆建于1952年,由“一大”会议室、中共创建史陈列室和革命史专题临时陈列室3部分组成。为上海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一大”会议室位于兴业路76号底楼,家具与物品均按当年原样陈列。中共创建陈列室有历史文献、文物和照片170余件,陈列内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和浙江省委决定成立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纪念馆正式成立,负责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保护、开放和管理。按当年"一大"开会游船仿制的红船同时向观众展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党的诞生地,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勉励我们"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南湖革命纪念馆建馆52年来已三易馆址。建馆之初,馆址设在南湖湖心岛上,借用湖心岛古建筑作为举办党史展览的场所。1991年6月,由嘉兴人民捐资建造的纪念馆馆舍在南湖东岸落成并对外开放。20xx年10月,纪念馆扩建项目获得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新馆选址在南湖南岸。
重温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势风雨飘摇、外敌恃强凌弱之际,毅然决然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鼓舞下,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与砥砺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同进步、共成长。共产党人的勤劳、智慧、坚毅一代代薪火相传,正气凛然、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大无畏气概成为铭刻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烙印,党员们"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抛头颅洒热血"的担当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决绝,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人民奋勇前进。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呈"工"字造型,建筑面积19633平方米,展陈面积达7794平方米,具有陈列展览、文物库房、多媒体演示、学术报告厅等功能。主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物高度约为25米,是主展区;东、西副楼均为两层,建筑物高度约为11米,西副楼为副展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展陈内容将分两大篇章:。
一是"开天辟地",讲述鸦片战争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对外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苦难、抗争,志士仁人救国图存的艰辛探索,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一大"代表们的经历及会议概况,使广大党员、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明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是"光辉历程",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的重要史实为节点展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光辉成就。让广大参观者能迅即饱览我党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整个展陈以"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以党的"一大"为重点,向前延伸至中国近代史,向后延伸至中国当代史。新馆序厅直径为20米,序厅大型主浮雕分为两层,一楼浮雕高5米,二楼浮雕高4米,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画卷和1921年前后嘉兴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除了照片、文字这些传统的展陈手法之外,新馆更多地运用了雕塑、场景、油画、三维立体影像、多媒体系统、触摸屏等新手法进行展陈,仅场景制作就有"虎门销烟"、"开国大典"、"嘉兴火车站"、"三大战役"、"上海石库门"、"鸳湖旅馆"、"北大红楼"、"巴黎公社"等;"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相约建党"油画由国内顶尖油画大师陈坚绘制;三楼大型壁画"星火燎原"、"中流砥柱"高4米长20多米,生动展示了中国革命的磅礴气势和艰苦卓绝,富有历史的震撼力。
通过参观学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忆光荣而伟大的丰功伟绩,深深体会到先辈们不忘初心的高尚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是激励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源泉,而习近平总书记凝练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为党的事业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渴望去参观各种纪念馆,以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最近,我有机会参观了一些纪念馆,对我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纪念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场所。它不仅是纪念过去事件和个人的场所,也是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来说,纪念馆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共同的目的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递文明的智慧和美德,以及对过去事件进行反思。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纪念馆中获得一些启示,明白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段: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纪念馆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明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对于一个国家或乃至一个民族来说,了解自己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并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和教训。此外,历史的积累也是我们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基础。
参观纪念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在这样的场所里,你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痕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样一来,学习历史不再是单纯的阅读和观察。参观纪念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而且可以为我们的心灵创造一种历史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四段:感悟。
参观纪念馆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历史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参观纪念馆,我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历史,并把它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历史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纪念历史,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历史的发展。
第五段:总结。
纪念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场所,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明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参观纪念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并为我们的心灵创造一种历史的氛围。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们应该珍惜历史,并把它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纪念历史,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历史的发展。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篇三
刘震,是中国电影艺术家和导演,其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对中国电影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电影人物,刘震纪念馆应运而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刘震纪念馆,并且深感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经历。
第二段:观展体会。
刘震纪念馆由刘震的亲人和团队筹建而成,馆内陈列了大量关于刘震的生平事迹和其作品的珍贵文物和资料。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铜像,栩栩如生的刘震仿佛正在带我们进入他曾经经历的岁月。随着导游的引导,我深入了解到刘震从小就对电影充满热爱,在影视行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对电影事业的执着追求。刘震纪念馆内有一幅幅珍贵照片,记录了他和一些电影界的重要人物之间的亲密合影,这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刘震对
最新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纪念馆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