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 乐山广告设计(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一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能够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能够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明白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我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日的介绍就到那里了,期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著名的千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游览!
千山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分为“旅游观光区、田园度假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三大部分。其中,旅游观光区,由“大佛景区”、“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和“百鸟园”、“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五个游览区构成,有景点400余处。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千山系长白山的余脉,东临鸭绿江,西襟辽河,东南黄海晨雾远眺,西南渤海霞云相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而宗教文化更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
千山因佛道两教共居一山而形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被誉为“天成弥勒地,关东第一山”。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千山,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开始我们的仙境之旅吧。
一、天上天景区
现在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的“天上天风景区”。景区全长2762米,海拔450-550米,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景区内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著名景点有天上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等100余处。
(1)祖越寺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前身为灵岩寺,始于唐代。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进入祖越寺,我们可以看庄严肃穆的法王殿依山向阳。殿内正面供奉弥勒佛,旁边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据说四大天王可以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弥勒佛背后是保护寺院的韦陀菩萨。法王殿之后是大雄宝殿,里面中间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左侧是药师佛,右侧是阿弥陀佛,旁边的屋子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
(2)无量观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千山最早、最大的一座道观--无量观,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年),无量观共分为6个建筑群,19幢建筑。
“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的点缀,无量观内建有玲珑塔、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共5座古塔。
无量观建筑中最美的当属“西阁”,它依山而建,环境幽静,建有观音殿,内供奉慈航道人、眼光娘娘和子孙娘娘,殿内还有“天女散花”和“麻姑献寿”两幅壁画。在慈云殿后面的山路旁还有一处平坦的石面,击之能发出木鱼的声音,故名“木鱼石”,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敲一敲、听一听。
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就是无量观的正殿--三官殿,此殿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殿内供奉上元赐福天官尧,中元赦罪地官舜,下元解厄水禹,在三官前方分别是赤面亡灵官和护坛土地。在三官殿东侧是八仙过海,西侧为瑶池金母,右侧墙壁绘有尧舜和大禹治水两幅壁画。
接下来大家就要亲身体验一下千山“险”的乐趣了。在通往天上天的悬崖峭壁上,凿刻出八个跨度较大的石凳,仅能容足,匍匐攀登,不容稍缓,身后就是悬崖,回首生畏,此处就是以险要著称的“八步紧”。
“八步紧”的顶端有一条向北倾斜的夹缝,长4米,宽0.5米,高3米,这就是千山一绝--“夹扁石”。无论胖人瘦人只能侧身慢慢通过,出了夹扁石就是无量观的著名景点--“一步登天”。此处雄伟险峻,大家手握铁环举步一跨,便可到巨石之顶。
从一步登天登上另一部巨石,便登上了莲花峰的绝顶--天上天,站在天上天,白云在头顶环绕,彷佛伸手可摘,环顾四周,千山风貌历历在目。
二、五佛顶景区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五佛顶景区。五佛顶,海拔554.1米,为千山景区第二高峰。首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距封顶仅百余米的普安观,它的整体建筑坐落在一块东西长20米,南北宽16米的平台山,观东、北、西三面均已石壁为屏,有“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
(1)普安观
普安观,原为佛家寺庙,名西明庵,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普安观分为东西两殿。东殿,为关帝庙,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忠义财神关羽,关羽两侧是药王孙思邈和当地的保家仙黑妈妈。
西殿为老君楼,建于民国年间,系千山为数不多的二层建筑,里面供奉着道教最高天神太上老君,两侧为吕洞宾和全真教创始人丘处机。
(2)五佛顶
观赏过普安观,沿着台阶向上走,就是五佛顶了。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山峰光秃,其上多沙少土,无草无木,犹如和尚光秃的头,故名佛头山。
五尊佛像是五佛顶的主要标志,但随着岁月流逝,五佛日趋减少。1991年,风景区重新雕镌5尊墨玉石佛立于峰顶,使“五佛”以崭新的面貌再返佛乡。
三、百鸟园景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百鸟园景区,这里四面环上,园内百鸟齐鸣,仙鹤翔于蓝天,孔雀飞于东南,让各位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惬意,卸去都市的嘈杂和人世纷扰的疲惫。
百鸟园,全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百鸟园内拥有适宜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100多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金雕和黑天鹅;二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秃鹫和鸳鸯等,此外还有珍惜的巴哈马鸟和中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等。
四、大佛景区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千山著名的大佛景区。1993年发现的千山天成弥勒大佛对北方乃至中国佛教都具有重大影响,在大佛景区不仅有著名的天成弥勒大佛,还有与秀美自然景色互相交融的仿古建筑群。
穿过龙华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千佛阁。因殿内塑造了由魏晋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弥勒塑像1446尊,故称千佛弥勒阁。进入阁中,迎面屹立就是庄严高大的佛装弥勒,大家看右上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大肚弥勒佛,左上方是乐山大佛。
千佛阁右侧是著名的古庙--南泉庵。南泉庵地处幽谷,依山而建,正面是一堵高10余米的高墙,牌楼状庙门前是宽阔的40级台阶,庙宇三面环山,一面高墙,共7幢建筑,大雄宝殿阶下并立两株300余年树龄的柏树,东西为配殿、课堂,规整优雅。
前面的广场就是大佛广场,修建于20xx年,大佛广场中间伫立着由雪花石雕刻而成的立体“佛”字,高6.9米,6和9都是佛家的吉祥数字。转过身来,看到的这尊巨大的弥勒铜佛是20xx年农历正月初一弥勒圣诞法会中开光的自在弥勒。
这是一尊我们熟悉的布袋弥勒法相,您看他笑口常开,注视着众生,把快乐和吉祥送给每一个人,这个布袋叫做乾坤袋,里面藏有百宝,取之不尽,您跟他说好了,未来佛祖一定会慷慨解囊。我们常说:“抱抱弥勒脚,诸事全都好;摸摸弥勒手,要啥啥都有;拽拽乾坤袋,升官又发财”。
绕过舍利堂,可以到后院瞻观一下舍利塔。这座宝塔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东北地区最为精美、最为壮观的石雕宝塔。宝塔为13檐,是宝塔级层最高者,塔基上有八角围栏,围栏上有释迦摩尼的座像,象征着八方净土。
走进气势磅礴、巍峨耸立的弥勒殿,可以看到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和佛家护法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弥勒殿称得上是佛教寺院殿堂的一绝,没有弥勒的弥勒宝殿在全国仅此一处,您不禁要问了,这弥勒宝殿怎么没有弥勒呢?
推开东面的窗户,远处望去,如果您是一个有佛缘的人,就不需要别人的指点也能看出弥勒的法缘真身,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一个窗,一尊佛,窗容佛,佛入窗,设计之妙,匠心独运。
现在大家期盼已久的天成弥勒大佛已经呈现在您的眼前,这个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没有一丝人工的雕琢的痕迹。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经岩石风化而成。
欣赏完大佛,我们再来看看历史悠久的龙泉寺。龙泉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相传建于唐代,龙泉寺之所以著名,还因此处风景秀丽,整个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相承,素有“龙泉仙境”之誉。
大雄宝殿是龙泉寺的正殿,建于明代,属于歇山式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横三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摩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五、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
我们即将游览的景区就是20xx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的仙人台景区。在我们眼前的是积翠门,它是传统的唐代建筑风格,青砖青瓦,重檐飞翘,气势恢宏。
沿着弯曲的山路,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五龙宫。千山素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五大禅林”之说,五龙宫则是九宫之首,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为道人彭复光所创,总面积533.6平方米。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著名景点--太和宫,创建于嘉庆十年(1820xx年),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采用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风格,简单古朴。太和宫分为中西两院,中间有一个花墙月亮门,两院相映,显得幽静典雅。
最后,我们抵达的就是仙人台,又名观音峰,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仙人台峰石奇翘、地势险峻,峰头似蛇背,东北西南走向,长20余米,宽5米,为高低不平的粗粒花岗岩体。
峰头西端,崛起一巨大的石柱,成四棱状,高7米,直径约25米,向东稍北偏斜,状如鹅头,俗称为鹅头峰,在鹅头峰西侧的峭壁上,有一石砌平台,上有石拱门,有墙垣残迹,为辽金时期观音阁旧址。
各位朋友,千山风景区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秀美的千山随时欢迎大家的光临。
如何写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三
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20xx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20xx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
各位小朋友、先生、女士们大家好!
今天我就带着大家去玩。
在四川省西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岷江水流湍急,不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桥大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这就是我国最大的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背山面水,魏巍端坐。他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她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他都能擎得起。
我的解说完了,希望大家能到乐山大佛来玩,谢谢大家。
如何写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四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乐山市旅游观光。古时候乐山因盛产香味独特的海棠,故有“海棠香国”之誉。青山绿水与寺庙园林融为一体是乐山景观的最大特色。乐山市峨眉山景区包括乐山大佛景区和峨眉山景区两大部分。乐山最负盛名的是世界第一大佛一:乐山大佛。这尊由八世纪唐朝海通和尚发起修凿的弥勒石刻坐佛,历时90年才修凿而成。它面对三江,雄峙千载,阅尽人间沧桑。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那雄浑伟岸的躯体与青青凌云山、迢迢岷江水交相辉映,成为乐山的标志。1996年12月,乐山大佛——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四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之120xx年,乐山大佛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旁,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时期(公元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约90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时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型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千米,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遂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各位游客朋友,据《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记载,“乐山大佛”的真实官方名称应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乐山大佛”之名是后依据地名所取。“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佛体态勻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佛阁”,宋时称“天宁阁”,可惜毁于明末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可看到几十处孔穴,那是当年建造楼阁时,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壮的大佛仍巍然屹立着。
各位游客朋友,乐山大佛设计非常巧妙。首先是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衣纹皱褶有排水沟;正胸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其次是沿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第三是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银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各位游客朋友,与乐山大佛相依而存的有著名寺院凌云寺。凌云寺规模颇大,大佛就凿于离寺不远的崖上。从这里可以沿一条凿于悬崖边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脚边,在此凭栏看佛,可以仔细观赏大佛头部各个部位的细微之处。因为大佛凿于凌云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称为凌云大佛。而凌云寺也因有了这尊大佛,而被人们称为大佛寺。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出名,大佛在凌云山上,山更增色。
凌云寺建于唐代,位于大佛头部的右后方,俗称大佛寺。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宇又有扩建。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寺门正中匾上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厂于1930年新建,结构和外形为近代建筑风格,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发起建造者海通法师以及继任建造者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各位游客朋友,乐山大佛景区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接下来我们要驱车前往峨眉山景区游览。
如何写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五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我姓陆,大家可以叫我小陆,在我旁边的便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的车技相当娴熟,请大家放心,希望在李师傅和我的服务下,大家的大别山之行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北挽淮河,南濒长江,瞰至中原,其特殊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因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这里曾是一片红色土壤,是革命的根据地,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由此我们想到土地革命时期的全国三大起义之一的“黄麻起义”,最熟悉的莫过于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佳话!1920xx年白色恐怖后,大别山区域为中国共产党发展革命武装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根据之一,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点,1947年6月,刘邓大军依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写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佳话,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功的序幕,所以大别山在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了其光辉灿烂的一笔,这一笔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大别山更是是一个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这里冬季和夏季很短,春秋两季较长,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充满江南韵味的竹林、茶园、水田, 翩翩鸟儿落上耕牛背,都是大别山的美景。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北部高山区,公园分设天堂寨大别雄风自然风光游览区、青台关古关名刹游览区、薄刀峰避暑休闲游览区、九资河大别山田园风光游览区、天堂湖水上乐园等五个景区,公园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公园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气温16.4℃。现有野生植物1487种,动物634种。1996年5月林业部组织专家组对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和评审,一致认为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并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中山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景观为特征,融民俗风情、农艺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开展避暑度假、旅游观光以及会议、科教休养、健身等活动的综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9%。
大别山横卧中原,逶迤绵亘,素以雄、奇、险、幽而闻名于世,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号称“中原第一峰”,位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角,主峰周围无限风光,竞显风流。
在此大家也许要问为什么取名为大别山?曾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为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音“烘”)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天地分开,万物生灵才获光明,于是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便天地有别,故名为“大别山”;另一种说法便是:大别山本名“大鳖山”,但当地居民认为大鳖山听起来不太雅,于是更名为“大别山”。
讲了这些,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去看看大别山几大景区中最具特色的景区—天堂寨,说起天堂寨,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的时候这座山被称作多云山,因为它终年云雾缭绕,景色奇特,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看中了,一日他突发奇想便找来大臣商量准备在此建人间天堂,结果众神都反对说:“这里的确风景迷人,只是我们去建,人仙混居有违章法”,玉皇大帝听后觉得有理,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并托梦给当地居民将多云山改名为“天堂”,后又因人建寨于山上,故改名为“天堂寨”。
天堂寨是大别山的主峰,号称“中原第一峰”,环视山下,则可见十万大山拥拜于下,凌晨观日出似乎置身于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如在仙宫散步,每当雨过天晴,早晨登主峰观云海更是气象万千,茫茫云海,层层烟流,青黛色的群山,像大海中的鱼舟,时隐时现又似条条苍龙翱翔起舞,吞云吐雾,在主峰两侧,抬头望去,可见一道高几百米的悬崖峭壁,生来酷似一大肚和尚,大腹便便,笑容可掬。传说此崖为弥勒佛所变,崖顶尚有黄色光圈显圣。从和尚脑越过空灵谷便是摘星峰,来到这里我们已经快到天边了,它两面都是万丈深渊,只有一条石径攀缘而上,其险峻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山脊上长满了千年古松,个个千姿百态,大家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如孔雀开屏,仙女起舞等,这些美丽多变的形态绝不亚于黄山的古松,摘星峰顶上的几块巨石,独立于峰顶之上,仿佛天外飞来之物,而站在摘星峰上向东北方向远眺,就有一险境会跃入你的眼帘,一支山脉至此嘎然中断而成为万丈悬崖,此处每逢春夏之季,便有无数石燕结伴飞来,栖身于悬崖壁缝之间,飞翔于山野丛林之上,因此被称为“石燕崖”。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被人们誉为“天堂三绝”之一的哲人峰,大家请仔细看一看,这个峭壁高约100米,酷似一个人头,阔额浓眉,高高隆起的鼻梁,肉质丰厚的嘴唇,他凝思北望,仿佛在思索着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堂森林公园不仅可以让你饱赏奇峰、怪石、云海之神气,还可以让你尽情领略天堂秀水之风韵,天堂的水是“神水”,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峰上,居然有一泉眼,泉水终年不绝,清澈甜爽。泉眼前有一平方米大小的水池,名曰“天池”,传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天完帝国皇帝徐寿辉曾于此池当众洗澡,身放紫光,众教徒以为弥勒佛降世,拥为圣主,义旗一举,聚众百万。大家不妨尝尝,看看这里的泉水究竟有何不同,正因为水的灵气使这里充满仙气的色彩。
那么我们现在就进入美景如画的神仙谷吧!神仙谷传说是太上老君所钟爱和活动频繁的地方,大家看这块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台,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两级相连的瀑布。相传池中有一对鲤鱼被太上老君的仙气所感染,游入不远处的双龙潭,听太上老君传经诵道。双龙潭其实是天堂九井中最大的两口“井”,并且两井相连,两潭之间有一巨大平台称“诵经台”,每当老君潜心布道时,两鲤鱼也潜心聆听,日久皆羽化成龙,修成正果所以后人称此二井为“双龙潭”。
好了,各位朋友,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此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若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和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非常的高兴,也希望有机会能再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一路平安!
如何写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著名的千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游览!
千山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分为“旅游观光区、田园度假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三大部分。其中,旅游观光区,由“大佛景区”、“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和“百鸟园”、“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五个游览区构成,有景点400余处。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千山系长白山的余脉,东临鸭绿江,西襟辽河,东南黄海晨雾远眺,西南渤海霞云相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而宗教文化更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
千山因佛道两教共居一山而形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被誉为“天成弥勒地,关东第一山”。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千山,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开始我们的仙境之旅吧。
一、天上天景区
现在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的“天上天风景区”。景区全长2762米,海拔450-550米,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景区内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著名景点有天上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等100余处。
(1)祖越寺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前身为灵岩寺,始于唐代。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进入祖越寺,我们可以看庄严肃穆的法王殿依山向阳。殿内正面供奉弥勒佛,旁边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据说四大天王可以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弥勒佛背后是保护寺院的韦陀菩萨。法王殿之后是大雄宝殿,里面中间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左侧是药师佛,右侧是阿弥陀佛,旁边的屋子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
(2)无量观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千山最早、最大的一座道观--无量观,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年),无量观共分为6个建筑群,19幢建筑。
“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的点缀,无量观内建有玲珑塔、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共5座古塔。
无量观建筑中最美的当属“西阁”,它依山而建,环境幽静,建有观音殿,内供奉慈航道人、眼光娘娘和子孙娘娘,殿内还有“天女散花”和“麻姑献寿”两幅壁画。在慈云殿后面的山路旁还有一处平坦的石面,击之能发出木鱼的声音,故名“木鱼石”,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敲一敲、听一听。
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就是无量观的正殿--三官殿,此殿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殿内供奉上元赐福天官尧,中元赦罪地官舜,下元解厄水禹,在三官前方分别是赤面亡灵官和护坛土地。在三官殿东侧是八仙过海,西侧为瑶池金母,右侧墙壁绘有尧舜和大禹治水两幅壁画。
接下来大家就要亲身体验一下千山“险”的乐趣了。在通往天上天的悬崖峭壁上,凿刻出八个跨度较大的石凳,仅能容足,匍匐攀登,不容稍缓,身后就是悬崖,回首生畏,此处就是以险要著称的“八步紧”。
“八步紧”的顶端有一条向北倾斜的夹缝,长4米,宽0.5米,高3米,这就是千山一绝--“夹扁石”。无论胖人瘦人只能侧身慢慢通过,出了夹扁石就是无量观的著名景点--“一步登天”。此处雄伟险峻,大家手握铁环举步一跨,便可到巨石之顶。
从一步登天登上另一部巨石,便登上了莲花峰的绝顶--天上天,站在天上天,白云在头顶环绕,彷佛伸手可摘,环顾四周,千山风貌历历在目。
二、五佛顶景区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五佛顶景区。五佛顶,海拔554.1米,为千山景区第二高峰。首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距封顶仅百余米的普安观,它的整体建筑坐落在一块东西长20米,南北宽16米的平台山,观东、北、西三面均已石壁为屏,有“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
(1)普安观
普安观,原为佛家寺庙,名西明庵,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普安观分为东西两殿。东殿,为关帝庙,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忠义财神关羽,关羽两侧是药王孙思邈和当地的保家仙黑妈妈。
西殿为老君楼,建于民国年间,系千山为数不多的二层建筑,里面供奉着道教最高天神太上老君,两侧为吕洞宾和全真教创始人丘处机。
(2)五佛顶
观赏过普安观,沿着台阶向上走,就是五佛顶了。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山峰光秃,其上多沙少土,无草无木,犹如和尚光秃的头,故名佛头山。
五尊佛像是五佛顶的主要标志,但随着岁月流逝,五佛日趋减少。1991年,风景区重新雕镌5尊墨玉石佛立于峰顶,使“五佛”以崭新的面貌再返佛乡。
三、百鸟园景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百鸟园景区,这里四面环上,园内百鸟齐鸣,仙鹤翔于蓝天,孔雀飞于东南,让各位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惬意,卸去都市的嘈杂和人世纷扰的疲惫。
百鸟园,全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百鸟园内拥有适宜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100多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金雕和黑天鹅;二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秃鹫和鸳鸯等,此外还有珍惜的巴哈马鸟和中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等。
四、大佛景区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千山著名的大佛景区。1993年发现的千山天成弥勒大佛对北方乃至中国佛教都具有重大影响,在大佛景区不仅有著名的天成弥勒大佛,还有与秀美自然景色互相交融的仿古建筑群。
穿过龙华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千佛阁。因殿内塑造了由魏晋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弥勒塑像1446尊,故称千佛弥勒阁。进入阁中,迎面屹立就是庄严高大的佛装弥勒,大家看右上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大肚弥勒佛,左上方是乐山大佛。
千佛阁右侧是著名的古庙--南泉庵。南泉庵地处幽谷,依山而建,正面是一堵高10余米的高墙,牌楼状庙门前是宽阔的40级台阶,庙宇三面环山,一面高墙,共7幢建筑,大雄宝殿阶下并立两株300余年树龄的柏树,东西为配殿、课堂,规整优雅。
前面的广场就是大佛广场,修建于20xx年,大佛广场中间伫立着由雪花石雕刻而成的立体“佛”字,高6.9米,6和9都是佛家的吉祥数字。转过身来,看到的这尊巨大的弥勒铜佛是20xx年农历正月初一弥勒圣诞法会中开光的自在弥勒。
这是一尊我们熟悉的布袋弥勒法相,您看他笑口常开,注视着众生,把快乐和吉祥送给每一个人,这个布袋叫做乾坤袋,里面藏有百宝,取之不尽,您跟他说好了,未来佛祖一定会慷慨解囊。我们常说:“抱抱弥勒脚,诸事全都好;摸摸弥勒手,要啥啥都有;拽拽乾坤袋,升官又发财”。
绕过舍利堂,可以到后院瞻观一下舍利塔。这座宝塔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东北地区最为精美、最为壮观的石雕宝塔。宝塔为13檐,是宝塔级层最高者,塔基上有八角围栏,围栏上有释迦摩尼的座像,象征着八方净土。
走进气势磅礴、巍峨耸立的弥勒殿,可以看到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和佛家护法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弥勒殿称得上是佛教寺院殿堂的一绝,没有弥勒的弥勒宝殿在全国仅此一处,您不禁要问了,这弥勒宝殿怎么没有弥勒呢?
推开东面的窗户,远处望去,如果您是一个有佛缘的人,就不需要别人的指点也能看出弥勒的法缘真身,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一个窗,一尊佛,窗容佛,佛入窗,设计之妙,匠心独运。
现在大家期盼已久的天成弥勒大佛已经呈现在您的眼前,这个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没有一丝人工的雕琢的痕迹。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经岩石风化而成。
欣赏完大佛,我们再来看看历史悠久的龙泉寺。龙泉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相传建于唐代,龙泉寺之所以著名,还因此处风景秀丽,整个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相承,素有“龙泉仙境”之誉。
大雄宝殿是龙泉寺的正殿,建于明代,属于歇山式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横三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摩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五、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
我们即将游览的景区就是20xx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的仙人台景区。在我们眼前的是积翠门,它是传统的唐代建筑风格,青砖青瓦,重檐飞翘,气势恢宏。
沿着弯曲的山路,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五龙宫。千山素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五大禅林”之说,五龙宫则是九宫之首,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为道人彭复光所创,总面积533.6平方米。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著名景点--太和宫,创建于嘉庆十年(1820xx年),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采用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风格,简单古朴。太和宫分为中西两院,中间有一个花墙月亮门,两院相映,显得幽静典雅。
最后,我们抵达的就是仙人台,又名观音峰,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仙人台峰石奇翘、地势险峻,峰头似蛇背,东北西南走向,长20余米,宽5米,为高低不平的粗粒花岗岩体。
峰头西端,崛起一巨大的石柱,成四棱状,高7米,直径约25米,向东稍北偏斜,状如鹅头,俗称为鹅头峰,在鹅头峰西侧的峭壁上,有一石砌平台,上有石拱门,有墙垣残迹,为辽金时期观音阁旧址。
各位朋友,千山风景区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秀美的千山随时欢迎大家的光临。
乐山广告制作简介范文范本 乐山广告设计(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