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关工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先进事迹
关工委是党委、政府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关工委在农村中该做些什么工作,发挥怎样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省关工委农村委认识到,必须围绕着农村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立足农村实际,紧紧抓住“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这根主线,以农村青少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重点,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工作,并把工作落脚点放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青少年素质和促进农村和谐上,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贡献。
以下是多年来省关工委农村委的基本工作和成效:
一、确立教育活动主线
农村委成立于1994年,1998年7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农村委在漳州召开会议,确定全面深入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提出“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农村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会后,各地关工委围绕这个主主线,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永泰等地关工委在开展活动中,以科技扶贫、扶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为着力点,成立夕阳红科技服务组,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省关工委农村委多次深入永泰县调查,总结他们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这种形式是关工委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教育农村青少年的十分有效载体,并决定向全省推广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二、抓好工作联系点
农村地广面宽,情况十分复杂,关工委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省关工委农村委成立之初,便确定建宁、龙海、建瓯、城门四个县市镇为联系点,目的是了解掌握山区、沿海、平原及城乡结合部农村关工委的工作情况,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漳州会议后,1998年底1999年初,随着抓好农村青少年两个素质教育,提倡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的活动逐步在全省农村展开,原有的抓四个点的工作已经不能够反映全省的工作全貌,经研究又增加了闽清县、永春县、上杭县、仙游县榜头镇、福鼎市贯岭镇和同安区等6个点,扩大成10个联系点,这样全省9个设区市都有1-2个
省关工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先进事迹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