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队伍事迹材料
巾帼胜须眉 青春献公路
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有这么一支特殊的公路养护队伍,不论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您都能瞧见一位位脸庞黝黑、身着红色标志服的女养路工,或挥动长条扫把清扫路面抛洒物;或用铁锨疏通边沟、涵洞;或清理公路边沟周围的杂草、生活垃圾;她们长年累月地早出晚归,风吹日晒,以养路为业,以道班为家,人在路上,路系心上,为青海的交通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们,就是我们湟源公路段湟源女子工区的养路职工。
湟源女子工区共有20名职工,其中女工13名,女工比例达到85%,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38岁,平均年龄45岁。担负着国道10
9、315线、省道西扎线计54.6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此路段既是青藏公路的东大门,是入川、赴新进藏的门户,也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养护任务相当繁重。
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枯燥的公路养护工作,细心地呵护着自己养护的路段,就象公路上一颗颗不起眼的砂石,平凡、朴实,默默无闻。然而,就因她们太象一颗砂石,对工作那么执着、认真,所以又是最令人们敬佩的。在段每月的路况检查中,她们的考勤每月出工出勤率是最高的;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她们的身影如同定格在他们养护的路段上;她们就象公路上一个个流动的里程碑、一抹鲜红的方向标,让路过的司机朋友赏心悦目。
今年6至8月份,湟源女子工区在巡查中先后发现g315线4座小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桥面板裂缝、断板,2座涵洞塌陷。她们在及时向段汇报的同时立即组织职工连夜奋战,对桥梁进行加固,并设立限速、限载标志,控制半幅行车,确保了行车安全。在整个抢修过程中,她们放弃所有的节假日,加班加点,不辞劳苦,仅用7天时间凿除了4座半幅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并铺装了钢筋网混凝土,预制8米桥面板2块,涵洞盖板4块。7月4日,段领导到现场看望时,职工们顶风冒雨,忘我工作,脸上身上溅满了水泥浆都顾不上擦一下。为了抢进度,她们每天的午饭就是在路边烧点
公路养护队伍事迹材料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