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思考的五种问法
学习数学的关键是思维,而思维常从问题开始。那么,用什么样的提问方法才能激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思考呢?请看——激励学生思考的五种问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者精心设计一些不同类型、发人深思或富有情趣的问题,不仅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还能启迪思维,催人奋进。常用方法如下:
一、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枯燥乏味的抽象内容,可通过设问,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自觉参与问题的解决。如讲“一元一次方程”,老师问:大家想做猜数游戏吗?学生答:想做。老师说:那好,请你心里想一个数,把它除以2再减去3,把得数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这样,很快就出现了对话的热烈场面:
生甲:得数是5; 师:你想的数是16。
生乙:得数是0; 师:你想的数是6。
生丙:得数是-3?5; 师:你想的数是-1。
学生感到神奇,老师说:大家一定想知道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当你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如此设问,把抽象内容形象化,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二、指路法
《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对于较复杂问题,可按思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它犹如路标,为学生指点迷津,产生柳暗花明情境。如解应用题“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重量要减少15%,为了得到4250公斤面粉,需要多少公斤小麦?”为列方程,可作如下一些启发性的曲问:
1。解应用题先要弄清已知什么和要求什么,这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1小麦磨成面粉重量减少15%;2得面粉重量是4250公斤)这题要求的是什么?(需要小麦多少公斤)
2。列方程需设未知数。这题设什么为未知数?(一般把“多少”改为x
激励学生思考的五种问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