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为**镇**村的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严格按照要求,深入村组户进行调查走访,进一步掌握村情民情,结合其它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走访情况及全镇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两市(昭通、曲靖)、两县(会泽、巧家)、五乡镇(炉房、大桥、迤车、老店、崇溪)结合部,俗有巧家“东南大门”之称。最高海拔老黑箐梁子3202米,最低海拔木桥虫源2080米。国土面积29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8500亩,森林履盖率达48%。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39户33027人,其中农业人口31313人,居住着汉、彝、苗等五个民族。20xx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814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956万元。全镇种植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经济作物主产油菜籽,绿肥籽。20xx年和20xx年该镇分别在小米地村新房子自然村和**村新湾自然村建设卫生文明村示范点及特色产业村示范点各一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设点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产业基础得到夯实。
同时,自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该镇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点7个,修建村卫生室2个,新修进村公路23公里及客运站1个,建立仔猪基地2个,生猪养殖小区2个,扶持培养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900户,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各个指导员的调查走访,虽然该镇在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条件产,水利化程度低下,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村位居首位,分别为1946.2万元、2134元,而木桥村位居未位,仅645.8万元和104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相关3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2倍多,导致了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太大。并且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加工能力低,缺乏产业化经营。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都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20xx年,我镇农业人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