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10上海世博会个人所思所想
看2010上海世博会个人所思所想
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人类城市生活为主题,这被公认为是一个创举。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认为,世界正在进入“城市时代”的转折,在这届世博会上,将会产生不同以往的思想火花。
实际上,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世界城市化的历史,世博会所展现的也是城市化的进程。今日中国的城乡人口比例,与1851年举办首届世博会时的英国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举办一系列世博会时的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00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大大改观,但在中国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然伴随着很多问题。在上海世博会的崭新平台上,人们将为各种“城市病”探询“药方”。
一、把破解民生难题融入大规模建设中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就业拉动明显、旧区改造焕然一新、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上海市民明显感到,世博会筹办的过程,正是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世博会对上海建设的促进不仅体现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体现在服务民众、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建设中。
筹办世博会的8年多时间里,上海掀起一轮投资最集中、而且投资效率也最高的城市基础建设,并且所有这些项目都以利民、便民为目的。比如,上海市民出行不够方便,市政府借世博会的东风,出巨资加强轨道交通建设。今年4月,又有数条地铁线将投入运行。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在世博会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上海市发改委表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举办一届有史以来最盛大世博会的需要,也是为偿还历史欠账、改善居民出行、完善城市生态等作出的部署,更是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做功课”。
相关负责人强调,如果算“投入产出账”,眼光不能仅盯着世博会。相反,世博会催生的一系列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有利于完善上海城市的
看2010上海世博会个人所思所想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