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鲁迅的理解
在中国作家里面,从系统的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莫过鲁迅,从初中时的《一件小事》、《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到高中时的《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祝福》、《孔乙己》等等,可以列出一长串的文章。这些作品,每一篇都是学习的重点,老师会从中心思想到每段、每层甚至每句话,都要分析出个子丑寅卯。
因此,在做学生的经历中,对鲁迅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思想睿智、笔锋的犀利,恨他句句皆警语,考试时疲于背诵还总是顾此失彼。及至从学校那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解脱,真正从欣赏理解的角度去拜读鲁迅的文章,才渐渐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读鲁迅的文章,尤其是杂文,在头脑中可以给鲁迅画一幅形象非常鲜明的素描,用文字简单概括一下:一张棱角鲜明的瘦脸,傲然上翘的八字胡,加上一头倔强的如钢针的头发,其中最突出的还是他那双洞穿一切的眼睛,似乎能看穿“藏在皮袍下的国民的劣根性来”,俨然愤世嫉俗,睚眦必报的倔老头的网形象(虽然并不知道那时他是否年老,印象中却是如此)。现在已为人师的我,看过的书多了,思想也多少成熟了一些,再回过头去看鲁迅的作品,渐渐看出了一点别样的味道;在他那冷傲耿直的外表下,藏的
我所鲁迅的理解
在中国作家里面,从系统的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莫过鲁迅,从初中时的《一件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