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与提升人格魅力论文
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元素,不断塑造和培育符合党章和党纲要求的优秀党员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细胞工程,做一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员,关系到每个党员的人格和党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曾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大家都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进行党性锻炼,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已的信仰、志向,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真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这就意蕴着一个光辉的命题,从人格方面,共产党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首先成为“做人”的“标兵”和“表率”。
党性修养是一种政治自觉,而这种政治自觉要通过党员的社会言行来体现和实现,党员的社会表现集中反映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的魅力正是通过一个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彰显出来。如果说一个人的社会言行、社会行为和综合表现可以凝结为一种人格,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形象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就注定要体现在我们的人格魅力上。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过程中,通过高尚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力、辐射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在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基础之上,每个共产党员能够把党性修养体现在个人的人格魅力上就能不仅真正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而且能够把自已周围的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筑起牢固的统一战线。一、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特别重视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培育和塑造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具体落实和内化为党员自觉的工作、生活和社会言行,变成党员的人格要素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所期待和党建工作努力的方向。党的历代领导人尤其关心共产党员理想人格的建构,在这方面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和党建创意活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人格结构中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是遗传,后天是环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后天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人格中有相对固定的部分,也有发展变化的部分,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中蕴含着共性;人格类型的塑造和改变是一种自觉自为的社会行为,需要内外因共同作用;共产主义事业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是“特殊材料造成的”,要有高度的觉悟,根据客观世界的变化,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变客观世界,因而共产党人的人格表现和人格塑造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必须适应不同的要求进行人格重构与调适。即打破旧习惯、改造旧思想、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在不断实现新使命中,更新和再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除了反复强调要加强全党的无产阶级思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思想建设外,在行动上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制度和形式上创立了“整风运动”;在政策和策略上制定了针对不同阶级和不同形势的具体政策,确保党员的革命表现符合党的要求和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又红又专”的党员人格目标,要求处理好“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长期以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政治、工作、个人生活,到个人亲属关系、社会关系都是党关心的重点,可见党员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都是党员人格构造的有机组成部分。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为了使全党和共产党员在言语、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全面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对党员的理想人格提出了新的标准、目标和要求。1975年在《军队要整顿》、《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军队整顿的任务》等的讲话中,他鲜明地提出“要消除派性,增强党性”,“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要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中他提出全党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争取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增强党的战斗力。1977年《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强调配备领导班子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 结人,不信邪的人。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提出要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区别对待并引导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引用毛泽东同志延安整风期间有关著作的原话,“这种态度(实事求是),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说明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性。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每个共产党员绝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各级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已,做端正党风的表率。1980年《在目前形势和任务》中他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即合不合党员的资格,合不合党员的条件),提倡党性,反对派性,反对部分党员、部分党员干部特殊化,党员不能成为群众的模范、群众的核心就不能说合格;如果全体党员(当时是三千八百万)都合格,那将是一支伟大的力量;要求党员维护党的纪律要求,在党的纪律中特别强调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任何人都不允许以中央犯过错误为借口抵制中央的领导。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中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等问题。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他提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领导制度等制度问题的建设,防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搞特权、特殊化。他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他还说,“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各级党员都要做。要做的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已做起”。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他说“各级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一切行动服从上级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他认为身体力行,发扬共产主义道德,弘扬精神文明是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党性的标志。他还说过,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
加强党性修养与提升人格魅力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