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为了掌握准确、翔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来土地利用的分类、分布、面积和权属的现状,以及自然的变化和人为的变更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市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有关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文件精神,决定于1月启动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项目任务通过竞标方式确定由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接。中心下属的数据采集部具体实施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实地调查工作。调查工作自4月实施,至8月结束,形成了覆盖市1610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和基本农田实地调查成果。
1.2
项目任务
1.2.1总体目标
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综合采用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调查区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1.2.2实地调查任务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项目实地调查任务如下:
(1)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的调查。
(2)地类调查:地类调查是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等分布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3)工作试点:先开展调查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开展调查工作。
(4)基本农田上图资料收集:收集合法有效的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区、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5)统一时点变更:确定10月31日为统一时点,统一时点前已完成调查的县级单位,开展统一时点变更工作,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变化情况的调查,以及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变更。
1.3
调查区概况
地处苏鲁两省交界,是的北大门,东陇海产业带的中心城市,全国县级市中为数不多的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1592平方公里,辖下16个镇,总人口97万,其中城区人口24万。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4°06′-34°26′,东经117°59′-118°39′。东西最大跨度62.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0公里,位于省北部边缘,东与连云港东海县、宿迁市沭阳县相接,南与宿迁市宿豫区以河、骆马湖为界,西与邳州市为邻,北与山东省郯城县接壤。
是交通发达的区域中心。是亚欧大陆桥东起第一座枢纽城市,距徐州、连云港、临沂、淮安等大中城市均在100公里左右,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陇海与新长、胶新铁路,京沪高速与连霍高速、徐连高速公路,205国道与323、249省道,在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京杭大运河绕境而过,直通长江水道;东靠连云港港口,出海通道非常顺畅;周边8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山东临沂机场,构成了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1.4
主要资料情况
(1)第一次土地调查资料:在1984年~1996年组织完成了全市1∶10000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后按照日常地籍管理办法的要求,每年都实施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按照国家新的土地分类要求,又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取得了大量的调查成果,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调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量逐年增大,土地利用结构已发生变化,1∶10000基础图件的现势性一般。
(2)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底图资料:为了加快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工作进度,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于1月至4月统一组织实施了辖区内县、市、区的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底图制作任务,采用dmc数字航摄仪器进行航空摄影,摄影比例尺1∶0,实地分辨率为0.24米,dom分辨率为0.5米,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5000,材质为防水相纸,市辖区共计297幅,成果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聘请的监理单位的检查验收。
(3)调查区建设用地批文资料。
1.5
技术路线
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的领导指挥下,自上而下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为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各级政府、单位和个人充分认识到土地调查数据的重要性;组织培训,使全体参与人员全面掌握调查技术和调查规定;以镇为单元逐村分布实施,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手持调查底图,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和资料收集,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进行新增地物补测,并填写记录手簿,为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资料。
农村土地调查总体流程图:
gps测量
航空摄影
jscors网络rtk
像控设计与测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dem制作
dom制作
tk与dom叠加制版
topland生成tk
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农村土地调查
人员培训与宣传发动
权属调查
地类调查
权属、地类清绘上图
基本农田、权属
等资料收集
底图扫描、纠正
技术设计
权属地类图形数字化、属性录入
数据质量检查装入标准数据库
数据质量检查、系统管理
图件、报表输出
1.6
主要成果
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实地调查总面积约为1592平方公里,共调查16个乡镇,1个开发区,一个工业园253个行政村(居委会),调查宗地16217个。
(1)1∶5000防水相纸调查底图297幅;
(2)以村为单位的权属略图253张;
(3)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4)权源资料:以村为基础、以镇为单位汇总的指界通知书、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指界委托书、村民小组代表身份证明书、村民小组代表身份证复印件、相关土地权源材料。
(5)基本农田划定、调整资料。
2准备工作
2.1
组织准备
市政府成立了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各乡镇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召开了动员大会,给有关人员阐明了此项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成立了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部署及指挥承接的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对具体项目设立总负责人,全程跟踪项目投入、进度、质量情况,各工序设立分项目负责人,负责本工序的工作进度和产品质量,机关各职能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培训、进度和质量监控,并定期向项目总负责和领导小组汇报。
2.2
技术培训
为统一技术标准,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所有参与调查的外业、内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以《二次调查规程》、设计书等为依据,采用讲、做结合的方法,阐述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示范具体的操作方法、要领,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要求,做到内外业充分衔接,确保调查质量。
2.3
投入情况
投入设备有jscors接收机1台套,ibm笔记本电脑2台,汽车一辆;通过技术培训和考核选择具体实地调查的作业人员,共投入实地调查人员76人,质量检查人员8人、项目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
2.4
资料准备
调查区已有的1∶l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以村为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图、原有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争议原由书等权属调查档案资料、各镇土地利用现状总图、各镇独立工矿、企事业单位权源资料、各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生态退耕、结构调整等资料、各镇合并前各村民小组名称(按村统计)、各镇近期土地利用变更的批准文件及其附图、各镇基本农田划定资料,准备调查工作中所需的权属界线协议书表格、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法人证明书、指界通知书、指界委托书等。领取二次调查工作底图297幅。以上资料的准备方便了调查区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以及调查成果与更新调查成果的衔接。
2.5
工作试点
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技术起点高、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统一认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使二次调查整体成果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规程之规定,确保检查验收顺利通过。4月23日选择了具有典型地类和权属特征的唐店镇作为市1∶5000农村土地调查的试点镇,5月完成了从实地调查到内业调查数据录入、数据入库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报表统计及图件输出工作,形成了唐店镇二次调查试点成果。通过试点给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铺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实地调查
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是以镇为单元、逐村分布实施。市、镇逐级召开土地调查动员大会,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我们协助各镇国土所将批而未用的土地批文图件落实至调查底图上,以便实地核对。
实地调查工作分为行政界线核定、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基本农田调查。
3.1
行政界线核定
市位于徐州市域的最东部,省级、地市级、县(市)级行政界线是以民政部门的勘界数据为准,标绘于工作底图上,未作变动。
调查区内部的镇、村间的行政界线,以第一次土地调查更新调查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界线为参考,按实地重新指认的界线为准划定。为保持行政村的完整性,对跨村的镇有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地,可按就近原则将这些单位用地划入到所占用地面积较大的某一个村的范围内。相邻两村之间以国有道路、水域为界时,村界按道路或水域中心线位置确定,国有道路、水域分别按村设宗。
3.2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了镇集体土地、村集体土地、村民小组集体土地的权属界线和国有农、林、牧、渔场圃、公路、铁路、河流、湖泊及村庄外独立工矿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国有土地权属界线。
3.2.1权属调查方法
由调查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必要时应提前与权属单位沟通),在当地国土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向土地权利人发放指界通知书,明确本宗及相邻宗的土地权利人或委托代表到现场指界的时间、地点和需带的身份证明与权源材料。对认定的权属界线,由调查人员按照实地走向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同时填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确认书)。
在实地认定权属界线时对权属界线所依托的地类同时标绘在工作底图上,为了确保权属界线的正确位置,权属界线所依托的线状地类未作综合。当权属界线所依托的线状地类小于上图规定时仍据实表示。
3.2.2镇集体土地权属界线调查
镇集体土地由村委会代表与镇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双方指界,有批文的按批文确界;批文与现状不完全一致的,按现状定
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