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红河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红河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红河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榨季即将到来,为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红河州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州蔗糖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上榨季的工作,对上榨季严格执行州政府的相关规定,严格自律,自觉维护蔗区生
产秩序的制糖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安排部署新榨季的制糖工作,针对我州蔗糖产业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采取措施,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扭转我州蔗糖产业快速下滑的局面,确保蔗糖产业的稳定发展,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榨季蔗糖工作主要成效
(一)食糖产销及效益情况 平均甘蔗收购价245.63元/吨,比上榨季每吨下降42.7元,与全省平均甘蔗收购价格相比每吨高出44.03元,平均白砂糖生产成本2551.72元/吨,比上榨季下降483.72元/吨,完全含税成本3826.43元/吨,比上榨季下降526.22元/吨,平均白砂糖销价(含税)3570.05元/吨,吨糖比上榨季下降618.47元,吨糖亏损256.38元,全州预计亏损4100万元,其中:糖产品亏损2483万元,综合利用产品亏损1533万元,预计上缴税金4750万元,比上年增加800多万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
榨季运行的主要特点:
1、甘蔗产量仍处于低位。由于连续三年干旱,加上我州甘蔗原料发展不力,/榨季甘蔗入榨量仅87万吨,只占全省总数的5.86%,已连续两年设备利用率不足50%,甘蔗原料的严重不足,直接威胁到制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势非常严峻。
2、甘蔗价格高。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影响,我州甘蔗收购价历年都高出全省平均价40-50元,这就要求我们制糖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要将甘蔗原料发展放在工作首位,让企业尽快吃饱,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经济效益差。甘蔗原料量少、价高,辅料、煤、电、油、运输价格上
涨,贷款利率上调等因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4、出糖率好于往年。蔗区收购秩序稳定,企业适时开榨,保证了有计划的砍运榨,甘蔗质量明显提高,出糖率好于往年。
5、甘蔗价格稳定,蔗农收入增加。为避免蔗区收购秩序混乱,州政府统一全州甘蔗原料收购价,绝大多数县市政府及制糖企业都严格执行,榨季甘蔗收购价格稳定,蔗农收入增加。
6、蔗区收购秩序良好。州政府加大了蔗区秩序的管理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绝大多数制糖企业自觉执行,严格自律,蔗区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二)统一思想,坚定巩固和提升蔗糖“传统产业”的信心。我州蔗糖产业是经过五十多年逐步发展壮大的,曾是红河州的“支柱产业”,为全州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州13个县市有9个县市种植甘蔗,涉农30多万人,种植甘蔗已成为我州相当一部份农民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农民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以及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我州蔗糖产业出现了快速下滑的势头,为此,州政府分管领导及州经委领导多次开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我州蔗糖产业不能垮,要积极寻求巩固和提升的新途径。州政协也十分关注蔗糖产业的发展,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对蔗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州政府分管领导的要求,首先,积极推动企业进行市场化整合,实现大集团对我州制糖企业的整合,增强企业实力。其次,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蔗糖产业的发展,加大蔗区生产秩序的管理力度,坚持“谁投资,谁服务,谁受益”的原则,坚定制糖企业扶持甘蔗原料的信心,以促进甘蔗原料的快速发展,使我州蔗糖产业迅速恢复并壮大起来。
(三)推进糖业整合,制糖企业实力增强。 通过整合,我州制糖企业在生产、资金、仓储能力等方面实力大大增强,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1)在资金方面,以往制糖企业最为棘手的流动资金问题,得
到了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避免了以往有的企业由于筹集流动资金困难而卖“青苗糖”的情况,减少了损失。
(2)在食糖销售方面,制糖企业在资金、仓储上具备了一定实力,能够在糖价低迷时减缓销售节奏,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3)在甘蔗原料发展方面,投入大幅度增加,各项扶持措施不断强化:①制定合理的甘蔗收购保底价一定三年不变,确保蔗农利益,大大提高了蔗农种蔗
积极性;②资金扶持,新植一亩优良品种,三年补助150—500元,高补贴鼓励种植水田蔗;③对新植甘蔗良种和连片种植大户从种苗、资金、化肥、农药、地膜、技术等方面对蔗农给予大力扶持;④推广良种良法,加大对蔗农的宣传、示范,培训,实现科学种蔗,提高甘蔗单产,增加种蔗效益;⑤加大蔗区道路、水利建设的投入。全州制糖企业投入甘蔗原料扶持资金共计1965万元,其中:东糖、南糖所属公司共投资1550万元,全州蔗农种蔗积极性高涨。
(四)加强蔗区管理,原料收购秩序稳定。 护行业大局的稳定。
/榨季,我州绝大多数制糖企业自觉执行州政府的相关规定,严格自律,确保了榨季蔗糖生产秩序的稳定。对个别违反规定的制糖企业,州督查小组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其违规行为,并给予了相应的处罚。榨季蔗区管理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保证了蔗糖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在蔗区秩序稳定的大好环境下,各产糖县市政府和制糖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纷纷加大对甘蔗原料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合理蔗价和各县市政府及制糖企业推行的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的鼓励下,蔗农种蔗积极性空前高涨,甘蔗原料生产出现了好的转机,全州甘蔗原料呈现了恢复性增长,蔗糖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巩固和提升我州蔗糖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州政府要对/榨季自觉遵守州政府相关规定,严格自律,自觉维护蔗糖生产秩序的制糖企业进行表彰与奖励,以促进我州制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强科技培训,提升科学种蔗水平。
为了迅速扭转我州甘蔗原料三年大幅下滑的局面,发展甘蔗原料才是硬道理,要发展甘蔗原料,提高甘蔗种植效益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升科学种蔗水平,掌握甘蔗良种高产高糖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特别是掌握旱地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才能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使我州甘蔗原料增产、提质、增效,实现工农双赢,推进我州蔗糖产业的稳步发展。/榨季结束后,我委安排全州8户制糖企业在当地各举办一期厂级甘蔗栽培技术培训班和脱毒红薯种植培训班,由州糖协、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承办,并邀请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培训工作在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和州糖协的积极配合和大力协助下,培训工作效果显著。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县市政府、经贸局、农业局,糖办等相关领导都参加了开班典礼,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成立了由张跃彬所长和黄应昆副所长为组长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二是培训具有针对性,内容丰富。针对我州蔗糖产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授课老师在蔗糖产业发展形势、构建和谐蔗区、甘蔗高效栽培技术、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甘蔗品种技术与新品种介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发放培训资料2400余份。三是培训面广,受训人多。厂级培训班共举办了8期,受训人员包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农务人员、蔗区甘蔗辅导员、甘蔗种植大户等共计700余人。南华集团蒙自克林糖业公司还举办了4期、云南力量生物制品公司举办了15期村级甘蔗栽培
技术培训班,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种植条件,有针对性地将培训班办到村委会以及田间地头,受训人员包括村委会领导、村小组长及村民,人数达1440人,让村民直接受训,便于掌握,村民反映十分良好,迫切希望科技经常下乡,更重要的是使蔗农对科学种蔗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由传统种蔗向科学种蔗的提升,这种深入细致、积极有效的工作是值得倡导的。
(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新兴产业。根据我州蔗糖产业发展艰难的实际,充分利用州内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以及国家对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寻求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1、发展燃料乙醇。随着国家对发展生物能源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前景看好。我州具有以木薯、脱毒红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元阳红泰糖业有限公司、建水县宏溪经贸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积极实施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技改项目,两个项目已经完成并投入生产。元阳红泰糖业有限公司第二阶段燃料乙醇配套循环经济项目─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红河糖业又好又快发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