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初步设想及2011年工作打算
“十一五”期间,xx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全乡人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全乡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事业兴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2012年预测分析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五年来,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大工作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总抓手,抓住“茶叶、核桃、杉木”三大长效经济作物不动摇,全力抓好烤烟、甘蔗、小米辣短效经济作物,增加农业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二是优势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围绕“三长三短、以短养长”的发展思路,强化松树管理,大力培育以茶叶、核桃、杉木、竹子为主的林果业。到“十一五”末,茶树总面积达15711亩,年产干茶250吨,实现茶农收入500万元;核桃总面积达27854亩,年产干核桃38吨,实现产值114万元;杉木总面积6500亩;竹子总面积达13895亩;完成松脂采割650吨,实现产值650万元。 四是后续产业迅速崛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烤烟、小米辣、甘蔗、蔬菜等后续产业。到“十一五”末,种 五是农村劳务输出成效明显。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广泛获取劳务信息,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内外、向第三产业转移和分流。到“十一五”末,全乡县内外劳务输出3000余人,预计实现劳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
(三)工业经济运行良好
立足资源优势,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个私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器和生命线来抓,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个私活乡”的意识,以小水电、特色优势农产品、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抓好优惠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制度,营造全民动员、共同参与、广泛招商的良好氛围。
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引进深圳市聚泉商贸有限公司,开发花桥河
一、二级电站和丫口
一、二级电站,现已建成花桥河
一、二级电站;引进新平龙泉茶厂,组建库独木分厂;引进云南黄金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新平库独木分公司,开发库独木金矿。
二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围绕企业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抓好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到“十一五”末,全乡预计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450万元,工业总产值550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78万元,比“十五”末增56.8%。
三是工业储备项目库存充足。丫口一级电站前期工作已就绪准备年初开工,曼干电站、猴进水库出水口电站前期工作开始筹划,完成竹筷、脱水蔬菜等项目储备3个。加快矿产资源探矿工作,梭山铜矿探矿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挂牌登记出让。
(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投资296.3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61件,解决6120人、4703头大小牲畜饮水问题。投资72万元,完成联合大沟、曼干大沟、丫口大沟和富民大沟水毁修复,新建设小水窖164口,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集镇设施趋于完善。投资121万元,完成集镇水泥路面硬化和柏油路面修复工程;投资27万元,完成1140米街道亮光工程;投资65万元,完成xx客运站建设;投资8.5万元,完成集镇供
排水工程;投资85万元,完成xx卫生院和信用社业务用房修缮;投资355万元,启动xx敬老院、计生服务所、涉农站所综合楼和职工廉租房建设; 投资25万元,完成坝塘街牲畜市场和曼干农贸市场改造,集镇供水体制改革顺利实现,集镇设施趋于完善,品位明显提升。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是强势推进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抓好晚婚晚育、流动人口、优生优育三大工作重点,在全县和全市计划生育考核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计划生育率98.4%;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控制在0人以内;人口出生率8.02‰,人口自然增长率3.2‰。 四是加快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的推广普及。各项辅助设施正在建设当中,电话装机容量明显提高,广播覆盖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了35%,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
五是做好民政优抚和劳动保障工作,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增强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六是抓好社会稳定,加快平安xx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视来信来访工作,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完成 “五五”普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和严打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七是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全乡实施了争创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组、文明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娱乐宣传活动,通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公民,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文明、卫生、平安xx建设。
认真总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特别是优质农产品和龙头企业较少,加工能力不强,市场流通不畅,从一定程度是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是财政调控能力弱,地方财力紧张。在确保工资发放的情况下,没有宽裕的资金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较多,城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聚集和承载能力还不强,投资和融资机制还不活,
二、三产业发展还不快,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
四是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意识不强,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和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形不成规模,个别企业质量运行不够高。
二、“十
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设想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桥头堡”战略和县委、县政府争当云南省民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排头兵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打造边远山区少数民族生态乡为目标,坚持“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战略,坚持“三棵树”的发展理念不动摇,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以稳定、和谐为基础,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益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努力开创全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要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xx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确立“多项资金整
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初步设想及2011年工作打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