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2012年,我县小麦条锈病、水稻二化螟继续发生,稻飞虱大发生,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站的指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紧紧抓住“防病治虫保丰收”这一中心,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病虫发生特点,以抓准确预报为基础,行政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层层落实责任制,促进了防治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根据《植物检疫条例》,严格按照程序对杂交水稻制种和苗木繁育进行产地检疫。通过有效地开展工作,控制了病虫害的危害,保护了农业生产安全。现将本年度工作概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
(一)主要病虫发生特点
1.小麦条锈病 由于当前条锈病优势生理小种对种植的小麦品种仍表现为强致病性,小麦条锈病在我县继续发生。今年的特点是初发时间明显推迟,发生程度比去年减轻,全县各镇发生蔓延情况基本相似。 病情指数在10以下,产量损失在5%以下的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90 %以上。今年在防治上仍然采取前期“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大面积适期防治,根据病情施
二、三次药。
2.小麦赤霉病 由于4月上旬扬花期间出现连续晴好天气,尽管菌源量充足,但发病较轻,发生危害程度为3级。4月下旬病情普查,未防麦田病穗率为0-26%,发生危害较轻。小麦白粉病发生较轻,但比去年稍重一些。小麦纹枯病发生仍极轻。
3.小麦蚜虫 受降雨降温频繁影响,麦蚜的迁移、繁殖受到了抑制,穗蚜发生较轻,发生程度为中等,与去年发生情况相近。
4.油菜蚜虫 苗期降雨较多,对蚜虫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苗床施药防治开展较好,栽后通过防治,大田油菜前期蚜虫得到了有效控制。3月中旬后,降雨较多,抑制了蚜虫的发生,后期油菜荚果上蚜虫危害轻,全年油菜蚜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较去年减轻了11.5%。
5
2012年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