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廉政文化的内化功能
发挥廉政文化的“内化”作用
培育崇尚清廉的廉政氛围
易仁利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上,公正清廉是“士君子之大节”,是官员必备的从政品德和政治伦理。廉政文化的“内化”,就是党员干部通过对廉政文化的认知和认可,从而变成“内心深处的自觉”,塑造自我公正清廉形象的过程。今天,我们倡导廉政文化,就是在党员干部中植入廉洁价值观念,从而引导、规范、控制、约束其从政行为,形成崇尚清廉的行为习惯和社会环境。
一、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功能,形成尚清崇廉的核心价值取向
古人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就是说,教化民众,形成良好习俗,必须依靠教育。廉政文化通过先进的文化塑造人,高尚的情操影响人,严谨的作风带动人,良好的精神凝聚人。因此,廉政文化和其他一切先进文化一样,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
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党员干部形成尚清崇廉的核心价值理念。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功能,要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不断挖掘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实践需求,使其更具先进性、传承性、渗透性和大众性,从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腐败的本质、产生的根源、表现的特点和反腐败的规律,增强公众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敬业精神和廉洁操守。要创新廉政文化教育的形式。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采取何种形式和载体,是廉政文化教育功能能否取得综合效应的重要条件和关键环节。要利用党校、电视、报刊等传统阵地和网络、短信等现代载体,搭建信息教育平台,让廉政文化渗透各个领域,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让党员干部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自觉廉洁自律,抵制腐化堕落。
二、发挥廉政文化的纠错功能,铲除腐败文化滋生蔓延的土壤
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有很多,内因固然起着主要作用,然而作为外因的“土壤”即腐败文化,却起着不可小视的催化作用。综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件,其背后无一不存在腐败文化的影子。因此,反腐倡廉不仅仅要加强惩治腐败的力度,更重要的是要铲除腐败文化滋
发挥廉政文化的内化功能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